唐僧扫塔的故事
《西游记》是高中之前经常看的课外读物,里面关于唐僧扫塔这个经典情节,我是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了。最近关注这个典故是因为《玫瑰的故事》里面庄国栋爸爸的一番话,玫瑰和庄国栋分手后,庄爸打电话请玫瑰吃火锅说了这个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经过祭赛国金光寺,寺中僧人因塔顶明珠被盗而蒙冤受屈。唐僧为了帮助僧人便在塔前发愿,并亲自扫塔。他选择从下往上扫,逐层清理塔内的蜘蛛网、灰尘等污物,最终帮助寺内僧人找回了国宝,洗刷了冤屈。一般人都会认为从上往下扫才能彻底扫干净,从下往上扫,下面刚扫的就会被上面的灰尘弄脏了。事实上,唐僧这个从下往上的扫法蕴含着四条人生哲理: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
起点低,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这就是天道。无论一个人有深重的慧根,有多么高远的志向和丰富的资源,通往成功的道路都得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默默前行。
当下净,人生在世不活在过去尘埃,也不活在未来的虚幻。所以,人生能做的只是不忘初心,始于当下。唐僧的初心是扫塔,一边扫,一边发现刚扫过的那层又脏了,不过没关系,当下要做的就是把眼前这层打扫干净。人生是由每一个当下的日子组成的,过好当下,就是过好这一生了。
回头脏,在扫塔的过程中,回头看看,便会发现前面扫过的那一层又脏了。这说明现在的境界提升了,看以前的事情有了新的认知。而且能够看到下一层的脏,说明已经走到上一层了。所以,人只有不断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新的进步。
平常道,人生真正的修行,就藏在生活细枝末节的琐碎里。从点滴小事做起,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做事,于平常中寻求人生的真理,才是真正的人道。平常道,告诉我们,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什么就全力以赴,当下不虚度,才能做到人生无可悔,这就够了。
《西游记》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光是它经历足够漫长时间的考验,而且还在于其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内涵。所以,故事里看似唐僧扫塔从下往上扫不合常理,其实这是在揭示人生中的大道至简。它提醒我们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尊重信仰、及时自我反省和提升,并在一路前行中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