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改变生活 是真的 240723
跑嗨了然后嗑cp打游戏更嗨了 睡不着 来絮叨两句
我本来很恐惧蟑螂。全职的第一年,刚租了房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现了蟑螂,内心天崩地裂,感觉整个屋子都脏了,甚至动了连夜辞职跑路的念头……对,当时的mindset就是这么极端。后来嘛当然是努力克服了恐惧买了蟑螂药来灭杀……
这半个多月跟爸妈在云南一个县城避暑,租了一个房子,没两天怀疑有蟑螂,于是我妈买了五个蟑螂屋,我帮着组装。这个日本制蟑螂屋竟然真的把纸盒画成了屋子的模样,甚至还画了两只卡通蟑螂,一只在屋子里打开窗户,心情很好的样子,一只在敲另一扇窗户——它竟然还懂得敲门诶!!我突然就觉得这两只蟑螂很可爱很懂礼貌,而这个本应该诱捕蟑螂的纸壳子也变成了温馨小屋。于是我对蟑螂的恐惧(从概念上)消失了【生理上可能还没有,还没见到实体,不清楚。但总之,这个环境,就不是让人无法忍受的了,我甚至有点点期待会不会真的有蟑螂住进这个小屋。
我心态上的转变之彻底,让我自己也觉得有点,难以理解。该说这就是插画的魅力吗?倒也不是想说这个……我只是突然意识到,蟑螂其实还是蟑螂,唯一转变的只是我自己的认知罢了。
其实还想发散性思维一下的,跟最近看了失忆投捕可能也有关,不过说着说着可能就变成回忆青春期创伤……
总而言之,从高中开始的至少十年里,我的精神状态都在越来越不好,越来越感觉到活着的痛苦,为了达到“好”去计划、去完成,可是并不能怎么感觉到快乐或成就感,只能想到还有那么多没做完的或者做不到的,以及需要去做的,就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无望。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虽然不至于自杀,但如果能天降什么意外,我倒也不感觉悲惨。
成因以及后续就通通略过吧。总之最近的这一年里,虽然也遭遇了挫折坎坷幺蛾子傻逼事,但随便一想,就能列出好多快乐的经历。往返近二十公里的通勤骑车很快乐,哪天累了或者天气不好就打车;打鼓很快乐,哪怕这一年其实没什么时间打,但偶尔也能装个逼,还试了试箱鼓非洲鼓康佳鼓;浅学了一下摇摆舞参加了两次舞会很快乐;在only摆摊很快乐,甚至没亏本,在书展摆摊也很快乐,虽然亏了本但也许可以放进resume呀;徒步很快乐,哪怕有一次密林穿梭却穿了短袖短裤,腿和胳膊被划得惨不忍睹;在学校摸鱼打羽毛球踢足球很快乐;第一次跑下来5km很快乐,甚至能慢慢提配速,更快乐了;办了某校校史以来第一次漫展很快乐;在学校漫展上甚至cos了2B,居然也很快乐……
其实全都做得不怎么样,按以前的自己来看,全都不够“好”,小打小闹自娱自乐罢了,浪费时间精力,徒劳罢了——光顾着玩,不够努力,不够努力的话,肯定就不能完成最重要的那个目标……
但我活着也不是为了完成什么啊。我好不容易降生并存活至此,是为了经历独属于我的体验啊。没有什么目标能比成为自己更重要,要成为自己,当然就是要去探索和体验。而探索和体验本身,就足够快乐了。
我意识到我就是不爱也做不到刻苦勤谨的长期计划性学习/工作,可能天生多巴胺分泌不足。做不到自律,做不到坚持,做不到长久忍耐痛苦,做不到时刻冷静。但其实都无所谓,或者说,我为什么非得做到那些呢?既然做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这些特质,我何必逼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呢。
本来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我又怕不解释一两句,以后的自己可能看不明白……对我来说,能不能做下来一个事情,还是要看自己的认知如何。比如如果我只是为了某种“好”而逼自己跑步,那我肯定坚持不下来,但我现在只是因为好奇,想看看自己能跑多久多快,能进步到哪里,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自然而然就让我感到有趣。骑车通勤也是,将近二十公里呢,如果认为是苦差事当然就是苦差事,在南京这种素质的城市里骑车也免不了被电动车蹭一下别一下什么的,路上时不时就有逆行的傻逼——但还是架不住我每次骑完车都觉得自己特别帅……结果反而是这种轻松的心态下,画画好像有点儿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