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和未来职业思考
目前在研一升研二的暑假。关于未来做什么、职业是什么,其实大五时就开始思考,直到现在,每每开始寻找未来要做什么的蛛丝马迹,就会焦虑到半夜。
在看到一些优秀的人,看到她们的状态、工作、住宅,我第一反应是羡慕,甚至嫉妒,最后冒出“我不行”、“她能达成这样是因为...”、“而我没有...,所以我这辈子达不到”之类消极的想法。虽然这些想法有一部分基于事实,毕竟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培养方式不同、性格不同等等,但某天刷到一个家教帖时,让我醒悟了自己的消极和不自信在限制我的成长。
那篇家教帖的原链接找不到了,内容大意是博主去给初中生/小学生家教,那孩子的成绩非常低,每当博主教一些基础知识如“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孩子就会表达抗拒,说“学霸才一学就会,我不会”。
ta的消极抑制了自己学习的可能。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等生。高傲、幼稚,不知道极低分的差生是如何出现的,明明知识简单,至少考个及格没问题。在本科就读时,我逐渐懈怠课程学习,有时临近考试才开始复习,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也从未挂过。尽管那时的我处于班级中上,但在我心里,我是个“差生”。那时,我认为自己意识到了“差生”为何为“差生”,认为学习时间不够长、学习不认真、虚度光阴是造成“差生”的原因——这就是我成绩不高的原因。现在我是研究生了,我往“差生”的方向更迈了一步,我否定了自己的未来,否定了自己的能力,否定了自己的潜力,否定了自己的可能。我的懒惰自高中更甚,带来的后果也更严重。
这样是不好的。我想我的未来灿烂,我想我也能到达那些视频里的女性的高度。
越来越认识到,虽然自己现在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但是对科研没一点想法——让我做事,可以;让我写文章,拖延。我可以做事做得很靠谱,每个细节都记住,每个步骤规划好,但是写论文,已经有一篇文章欠了一年多,有两篇文章在草稿阶段结束不写。对本专业的对口工作方向,自己也没有兴趣,是体制内的工作,不一定闲,但是工资不高,不知道是否能在上海活得满意。想在体制外工作,却狠不下心去转方向实习,缩在舒适圈里不敢行动,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欺骗自己和对现实的焦虑。
一年前熬夜分析自己时,觉得自己要转行。但这一年里强迫自己沉浸在学校课程中,研一下有空闲的时间却打着陪男友的旗号安慰自己而没找实习。一年后的今天,再次熬夜看职业发展时,又觉得,要转行了。不要限制在儿童方向了。
但我挺喜欢儿童方向的,却未找到满意的实习和工作。学了五年的医学,难道就这样抛弃自己的医学背景吗?又有不舍。想不到自己未来在干什么。几年前一次班级心理活动,让大家画出自己对未来的想象,我画着:和爱人在沙发上看电视,沙发上有抱枕和我养的猫,工作里我穿着稍显正式的服装,和团队成员一起工作、一起庆祝。真是美好的愿景,但愿我能达到。
可惜啊,在复旦读了这么多年,却回答不出面试经典题目八大问。虽然并没有经历这样的面试,但在做准备时,浏览完这些题目便陷入了沉默。
附:宝洁八大问
- 举例说明如何制定并实现一个高目标。
- 描述在团队活动中如何采取主动并发挥领导作用。
- 详细描述搜集信息、划定关键点并决定达到预期结果的情景。
- 用事实促使他人达成一致意见的例子。
- 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重要目标的证明。
- 创意对项目成功的重要作用的举例。
- 评估情况并解决关键问题的例子。
- 获得技能并将其转化为实践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