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之眼:西方想象中地球的地图谱系|帝国与诗性的地球·全球、全球主义、全球化
原标题:Apollo's Eye: A Cartographic Genealogy of the Earth in the Western Imagination
作者:丹尼斯·E.科斯格罗夫(Denis Edmund Cosgrove)
译者:我
按:鉴于原书扫描版图像模糊,除部分系移用作者自摄图像,其余均为自行搜集。限于作者对部分专业领域了解不足、翻译匆忙,译文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点指正。
这些章节的图像以不同的方式各具全球性(global)。[1]全球性(global)指的是一系列范围持续扩展的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进程。它的许多力量来源于这样一种引人注目的观念:地球,作为单一的空间,是由相互联系的生命系统与其表面组成,而在其表面上,现代科技系统、通信系统和金融系统不断克服时空限制以达致彼此协调的同时性。就连认为全球进程不均等、破坏当地的这种负面评价,也在全球空间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的意义上依赖了对全球主义的不可见允诺。滥砍乱伐、大气污染或者沙漠化扰乱了自然世界,威胁了全球自然平衡,这种信念的增强既是依靠全球信息的即刻传播,又是依靠上述这些人类活动自身。全球进程的话语影响,似乎恰恰是在长久以来在欧洲中心主义想象中居于人居世界(ecumene)边缘的地区增强的。[2]因此,热带雨林、极地冰盖、沙漠和深海在当代引发的种种联想,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因于西方全球视觉形象和全球想象的历史。
全球化(globalization)赋予了当代不断加速的全球主义进程一个社会经济学和政治动力,甚至是目的(teleology)。经济上,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和贸易市场的整合响应了极具流动性(hypermobile)、脱离对某一地点附着的资本的需求。这一进程在西方帝国的历史中有其深厚根源,荷兰东印度公司、哈得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3]等“全球”贸易团体是其现代形式的始作俑者。社会上,谈论全球分工、全球生产、货物和信息的全球营销和全球消费,并将这些与在时空上保持在地性的生活过程进行对比,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意义。各种政治现象,比如“世界”大战(无论是“冷”战还是“热”战),国际宗教组织、人道主义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具有全球外交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的超级大国,甚至使南极洲摆脱相互冲突的领土主张的国际协定,都令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术语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意义非凡。文化上,全球尺度似乎越来越适于描述与解释这种种现象:互联网、电影院、视频和流行音乐、新闻编排、快餐、饮食偏好、服装选择与个人时尚选择、旅游业,甚至还有科学操守与艺术操守(artistic integrity)、人权与道德行为。[4]
当代全球化至少部分导致了全球地理学的去中心化,这真是一条重要的见解。知识和影响力从中心区域生发,向地球边缘涌流,但从中心区域出发想象全球,还不足以捕捉那发生在每条联系两端的相互形塑,尽管这种形塑并不是均衡的。“网络”和“根茎”这样的空间比喻于是代替了取决于帝国和欧洲中心主义视域的“核心”与“边缘”。然而,持续扩张的人口、对新消费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有权有势的精英为争夺领土和地位的竞争,还有教义上的党同伐异从大约1450年开始在500年间塑造了强而有力的欧洲中心的全球主义,这却也是不争的事实。[5]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边缘同步进行的扩张,和对另类“中心”的重新构建,利用并重塑了欧洲古代全球帝国主义的记忆。[6]在欧洲扩张进程中逐渐发展的、全球和地球的图像和印象,既塑造了全球化世界的实际状况,也被这种实际状况所塑造。当然,全球化永远是部分、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永远和更加在地的视角和经历相持不下着。[7]因此,帝国城市的景观——尤以罗马最为显著——揭示出,中心永远需要得到建构,永远需要得到在想象中的不断再造,以此表达凯撒、教皇和帝国的全球空间性。
地球模型、地图图像、画像在这些全球化进程中是赤裸裸的(patent)得力(potent)工具。阿波罗式的目光暗示,将地球想象为球体本质上是视觉行为。这样的目光暗含帝国性,包罗了一个有待探索、有待测绘、有待书写上内容、知识与权威的几何表面。但阿波罗式的图像也令人想起包围在其它球内的地球,它是一个家或者一处住所,因此是本土也是根基。讨论这个悖论,人类学家蒂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批评如今全球话语统属、贬低本土知识的视觉主义(visualist)[8]假设,认为如此话语是科技对宇宙学的胜利。[9]视觉对其他知识形式的胜利与现代殖民主义的历史相似,它们二者的过程则没有联系。[10]但脱离与结合的对子(dialectic)既是现象学的,又是历史的。观看全球和感知地球塑造了西方建立现代世界的帝国工程和殖民工程,又被其所塑造。欧洲中心主义本身表明,本土的想象经验塑造了全球性的意义。
参考
- 哈利(Harley)与伍德沃德(Woodward)在《地图学史》(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第一卷序言中指出,地图学(cartography)一词是十九世纪的发明。
- Ecumene,一作oikoumene,以下均指地球的宜居区域。
- 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于1670年注册成立,是一家根据英国皇家特许状进入哈德逊湾进行贸易的公司,在约两百年间实际上控制了现加拿大中部地区。——译者注
- 关于历史视角下的全球化,参见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现代世界体系》(The Modern World System),共3卷,伦敦:学院出版社( Academic Press),1974-1988年;还有J. M. 布劳特(J. M. Blaut),《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史观》(The Coloniser’s Model of the World: Geographical Diffusionism and Eurocentric History),纽约:吉尔福德出版社(Guilford),1993年。关于更多社会学角度观点,参见迈克尔·费瑟斯通(Michael Featherstone)编,《全球文化:民族主义、全球化和现代性》(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伦敦:世哲出版社(Sage),1990年;及M. 奥尔布罗(M. Albrow)和E. 金(E.King)编,《全球化、知识与社会》(Globalization, Knowledge, and Society),伦敦:世哲出版社(Sage),1990年。关于全球化的地缘政治机制,参见J. 阿格纽(J. Agnew)和S. 科布里奇(S. Corbridge),《掌控空间:霸权、领土和国际政治经济学》(Mastering Space: Hegemony, Territory,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1995年.关于全球化的文化地理学,参见多琳·马西(Doreen Massey),《一种全球性地域感》(A Global Sense of Place),载《今日马克思主义》(Marxism Today)1991年六月号,24-29页;以及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牛津:布莱克韦尔(Blackwell),1989年。
- 布劳特(Blaut),《殖民者的世界模式》(The Coloniser’s Model of the World)。
- 彼得·休姆(Peter Hulme),《殖民遭遇:欧洲和加勒比海原住民,1492-1797年》(Colonial Encounters: Europe and the Native Caribbean, 1492–1797),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Routledge),1986年;安东尼·帕戈登(Anthony Pagden),《欧洲对新世界的遭遇: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European Encounters with the New World: From Renaissance to Romanticism),纽黑文(New Haven):耶鲁大学出版社,1993年。
- 德里克·格雷戈里(Derek Gregory),《地理想象》(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牛津:布莱克韦尔(Blackwell),1994年;大卫·哈维(David Harvey),《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牛津:布莱克韦尔(Blackwell),1996年.
- 视觉主义(visualism)是指认为只有视觉能够提供知识、认为视觉高于其他感觉的观点。——译者注
- 英戈尔德(Ingold),《地球和球体》(Globes and Spheres)。
- 马丁·肯普(Martin Kemp),《艺术的科学:从伯鲁乃列斯基到修拉的西方艺术视觉主题》(The Science of Art: Optical Themes in Western Art from Brunelleschi to Seurat),纽黑文(New Haven):耶鲁大学出版社,1992年;W. J. T. 米切尔(W. J. T. Mitchell)编,《景观与权力》(Landscape and Power),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