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经验帖|传媒艺术理论二战上岸:专业一永远是备考北电的重中之重!!!



本篇推文共2141字,阅读全文预计需要7分钟
图/文|百艺2024级学子
北电视听传媒学院上岸

我是二战上岸的,我考了两年传媒艺术理论。我先来简单介绍我的个人基本情况,我本科就读于杭州一所双非一本院校,本科专业是网络新媒体,算是比较对口的专业。
但是北电这门传媒艺术理论其实是一个综合学科,融合了新媒体、广电等知识,对于任何人来说一定都有自己未曾涉猎的薄弱环节,因此跨学科尝试是可以的。
虽说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失败的教训同样值得警惕。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一战的失败经历以及二战自己改进的地方。

在23年的英语备考中,我其实英语底子并不好,通过前期单词、刷题的练习,感觉自己已经还不错,但实际到了考场做英语题的感受和平时并不一样,而且23年英语(一)较难,考场许多题不会,在考场上心态出现严重的问题,因此我认为一定要给自己几次模拟考试的环境去训练一整套题,这样才能不会在考场上慌乱。
在第二年的备考中,仍然是以单词为重心,但我购买了黄皮书答案精解,对每一篇阅读所有的地方全部进行了精翻,我觉得这是我第二年进步的地方,你只有精翻才能把文章吃透,才更有底气。
但是第二年我英语也只有63,第二年主要主观题失分严重,因此大家在备考时也需要对主观题的掌握,作文一定注意不要过于模版化,北京的公共课改卷是极其严格的,想要拿高分,每个细节都需要做好。

在一战的时候,我在政治上花费了过多的力气,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当然不是说完全不管,而是政治其实应该是这四门科目中花费力气最少的学科,不要去过多地纠结政治的一些死记硬背知识点,性价比不高,翻看近年来的政治真题,你会发现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察越来越少,并且上岸的前提不是你政治一定要多高,达到平均水平就足够。
按部就班,每日1h政治便足够,到了后期需要背大题可以灵活增加一点时间。

来到了重头戏专业一,这是我第一年没有上岸的主要原因。专业一的重要程度基本上关乎了你能否上岸的决定性因素。专业一永远是备考北京电影学院的重中之重!!!
专业一所涉及的知识太广了,自己的吸收和拓展是极其重要的。
我也分为几个方面重点讲一下专业一:
首先,如果像我这样没有艺术底子的话,建议报班,虽然我说报班不是上岸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于一个你完全陌生的领域,有老师的讲解和机构资料的整理,你会显得游刃有余一些,少一些心理的焦虑,情绪稳定这其实在备考中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了解完一遍专业一的知识之后,刚开始我会做简单的事,我会摘选出可能每个章节,形成自己的一套话术。
(但我认为不需要花太久时间,因为北电近些年来名词解释考察的有些冷门,不要指望能压中原题);然后是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每章的知识点,不需要一字一句整理,用简短的话去整理,后期你可以结合这个简短的框架,自己用长的话自己给自己讲解,辅助记忆,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


/思维导图/
再次,我自己也买了一些资料,你也可以看一些有关艺术概论的论文,背诵一些写的非常好的佳句,用在自己的简答和论述的开头和结尾之中,我认为这是非常加分的。或者积累自己的例子库,尽量不要去用书上的例子,自己可以在各个渠道搜一些写的比较好的例子。
比如有关「艺术与现实」这个知识点,我就积累了王家卫他从小生活在香港这个现实环境,形成了独有的艺术创作风格的气质这种例子,就相比于书上一些普通的案例更有吸引力一些。
当然这一步量力而行,在后期能流畅背诵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延伸,基础仍然是王道。
最后,自己要模拟。专业一的题量相对来说较大,我自己在第二年的时候模拟过3次,虽然每次模拟前都会各种心理斗争,但还是会逼着自己去模拟写题,这样才会培养出自己的答题习惯和时间意识,在考场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才不会显得手忙脚乱。

/模拟卷/
专业一是一门难啃的骨头,北电专业一的考察难度在全国数一数二,它不会考察非常基础的背诵知识点,它需要你去灵活地运用书本的知识,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自己去理解、内化吸收。

有关专业二,我报考的是学硕传媒艺术理论方向,近年来题型一直在变化,从以前只有论述到现在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种题型,因此备考中需要全面的去准备积累。
专业二整体的知识大概我会分为:新媒体、广电、行业热点这三个大方向。
新媒体是今年考察的重点,比如短视频以其内含的各类分支—知识类短视频,你都需要能说出它的定义、特征、内容、案例,这些你需要分类进行整理;
广电部分主要积累最近火爆的影视作品,备考期间没有时间完整观看,但需要大致对它进行了解;
然后了解一些广电的宏观政策,比如“文化出海”这样的问题,需要你有自己的思考。
最后行业热点,是作为你在论述中的案例去使用的,比如关注到如今的微短剧、以及背诵一些行业的实时数据,这都是可以让你的论述更有力的证据。
我个人认为专业二的学习不是专业一那样枯燥,它更像是一种你对行业的检索能力,有逻辑性的语言能说出自己的看法,配上一些鲜明的案例,这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对行业的关注可以达到的,因此我一般也是在学累其他三门后,把专业二当成一种放松的学科在学习,我认为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总而言之,报考北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两年的备考之路,我经历了无数个崩溃、痛苦、自我怀疑的时候,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但崩溃之后我仍然会自我调整,重新开始学习,你不用在意别人学了多久,不要给自己徒增烦恼,你要相信你有自己的节奏,只要能够战胜自己,便能战胜北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