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属于巴黎的开幕式
花一整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很长,真的很长,但元素太丰富了,丰富得超乎想象。
我还记得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在体育场中灌满水,把开幕式现场变成一个巨大的海洋,因为文明依水而生,生命从海洋中升起。
这一次,巴黎不是把运动场变成海洋,而是把整条河流、整个城市都变成体育场。塞纳河上,埃菲尔铁塔下,协和广场上,凡尔赛宫中,大皇宫里,每一个地标建筑,都成了比赛场地。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在这一刻,从文字变成了现实。
音乐剧迷狂喜,刚开场就出现了巴黎下水道里的歌剧魅影,路过圣母院之后,更是出现了“悲惨世界”和“人民之歌”,我都做好了这一幕被剪掉的准备,跟着蒙面火炬手进入剧院,听到人民之歌随之响起,舞台上逐渐形成“自由引导人民“的画面,一个大悲迷真是老泪纵横。
红磨坊的康康舞和芭蕾的首席舞者可雅俗共赏,歌剧、摇滚和新浪潮电影亦可同框出现。直到图书馆的三个人开始奔跑,我才反应过来,这是特吕弗的《祖与占》,亦或是贝托鲁奇的《戏梦巴黎》。
记录开幕式创作过程的纪录片里,主创们说: “把整个塞纳河变成开幕式的主会场,这又是一场革命……”。“而且还没有断头台”,全场大笑。
不过,在巴黎古监狱,还是有人断头了。希望巴黎文旅局将这一段保留下来,打造《印象·安托瓦内特》实景舞台剧,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实景表演之一(手动狗头)。
傍晚,暮色四合,大皇宫的屋顶上,响起了《马赛曲》的歌声,仿佛女神降临。最华彩的乐章留给了历史上争取平权、推动历史车轮向前的杰出女性。更令人感慨的是,在其他章节都没有文字翻译的情况下,这里的画面竟然有多国文字对照翻译。巴黎的雨越下越大,而这些女性,正是顶着历史风雨的前行者。
主火炬台,是位于杜乐丽花园的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我想起悉尼奥运会上,巨大的火炬从水中冉冉升起,而这个热气球,亦是水和火的交融,在巴黎的夜雨中,慢慢飞天。这个火炬,是悬停在空中,还是会环游整个城市呢。某天早晨,巴黎人民推开小小的阳台落地窗,说不定火炬热气球就停在自家的窗外。
而那个贯穿全程的神秘火炬手,没有身份、没有性别、没有名字,正因为如此,他有无数可能,不受任何限制,他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
这是独属于巴黎的一届开幕式,仿佛是写给巴黎的一封情书。世界上再无这样的实景舞台,独一无二且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