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港式”茶餐厅
南昌是有茶餐厅的,“佐敦”就是其中的一家连锁品牌。但在我的印象中,茶餐厅得去香港和广州,听着粤语对话,看着时代留下的场景,这才是符合我的定位。
茶餐厅,是一种起源于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是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我们七零后是受港片影响的一代人。在港片里,茶餐厅是重要的场景,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羊城的几天里,很偶然的一个傍晚,我们想换个口味吃晚餐。我们走过斑马线来到天河北路,想找家平民化的饭店,走不远便看到了一家“永盈茶餐厅”。
店招很老式,红色的、凸出的五个大字,颜色在灯光下显得暗淡,有些陈旧感,和一众旁边的新式店招,一下回到了九十年代。走进店里,注意到一行字,特别提醒着食客,“广州第一家香港茶餐厅”,时间是1996。
店是个长方形的构造,里面已有四五个人,感觉生意一般。装修嘛,很复古。或者换句话来说,装修没有跟上潮流,上一次装修,似乎就是开业时留下来的。
服务员是位男士,三十岁左右,西裤加材衫很规整,但精气神一般。落座后,服务员在桌子上放了两杯茶和两张过了塑的菜单。菜单正反两面,有主打招牌,有炒饭,有面包,有茶饮,有甜品。在羊城的几天里,我们都是扫码点餐,一下子我就有穿越感。拿着两张A4纸大小且过了塑有些份量的菜单,脑海里浮现的是港片里的镜头。
第一次来,我们看了一面,又翻过来看另一面,有些不知然。服务员一旁站着,左手拿着夹着便签的台本,不说话。一会儿右手伸进裤子口袋,拿出一支圆珠笔,右手大拇指无趣的一按又一按笔头。“咔、咔、咔……”不紧不慢的声音,轻轻地在我耳朵里回响。服务员的脸上,似乎算是保持着职业习惯,不辱不惊,雲淡風轻。
终于点好了两个炒饭,一个饮料和一瓶啤酒。服务员说话了,指着菜单上的套餐区说,这个套餐比单点更实惠。我们同意了,他已经开始边写边点头。
大约二十分钟后,上菜了,时间上感觉有些慢。我的腊味炒饭,能看到料还是挺足,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吃的过程中,来了四位外地客,坐在我的后排。之所以说是后排,是因为我和他们四个人的二个人,其实是背靠背坐在一个整体的四个座位上。其中的一位男士体重重,而这个整体的四个座位的四个脚的其中一个不平,使得那位男士一个侧身,座位便上下一翘。翘一下还好,男士的动作还挺多,这下好,一翘又一翘的不适,接二连三。男士边上的女士,连忙提醒,还回過頭向我致歉。这个是店里设施造成的,我也就忍着,回应没事。好在,一旁服务的女服务员,连忙引导四位换了一个台桌。大概她是知道问题所在。
三十分钟左右,顾客有进有出,其中还来了一位青年老外,背着背包,听不清女服务员是用什么语言和他沟通。看得出来的多数是周边的上班族,这个点大概又是加班后,来此就餐。有的二分钟就点好了单,有的是坐下就打开手提,把这成为第二办公室。我来到门口买单时,注意到大门的门楣处有一个佛语,大概有个八九个字,很港派。
亲历下来,觉得很有印象里的港式生活。不急不燥,在車水马龙的快节奏的都市圈里,坚持着它那份悠闲。“永盈”二字就港味十足。盈,多出一点;永远有点盈利,做得長久,开业之日便定下了百年老店的目标。下次有机会要点它的波萝油,以及香浓原味奶茶,要是再有一位懂生活的服务员和我聊天式的下单,那就更好了。
2024-07-28午,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