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
有时想想,人真是太伟大了,适应性特强。
在城市,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低频噪音。这种噪音,有的能明显感觉到,有的轻微一些,安静下来可以感觉到。既然说是噪音,就一定是对人有伤害的,但没办法,有些能改变,有些不能改变,这都是实际情形。
忍受噪音危害的场所,居所、工作场地、路途,是主要的。前者有时可以做一些改变,比如更换门窗、添加隔音层等,适度减小一些危害性,情形是有的,彻底一些,可以迁居,寻找安静一些的小区居住,后边两者,靠自身的力量,恐怕就很难改变,于是只好适应与忍受了。
前边亦只是拿取噪音做例,说人的适应性问题,除此而外,可以放开了视野再做些阐述。比方说上世纪一些特别的年代,沈从文、钱锺书他们,不得不去指定的地方做苦力活、打扫厕所,亦有个适应性的问题,是自己所不能改变的,这就考验个人的忍耐力了。再上溯一些,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亦能看出一些无奈,“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不过这些人,都是在适应恶劣的环境下,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
再说得广泛一些,因为战争、自然灾害等,人类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屡见不鲜的,只能适应,除此恐别无他法。
所以,适应是适应的问题,尽管,人类有着很强的适应的力,但不刻意地去制造逼迫人们不得不适应的环境,才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活着的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