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那么好相处”|心理学好书《界限》
安慰记心理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糖丸儿:
我发现自己最近变得特别忙,完全没有休息的时间。
工作日的白天要上班,还经常会因为同事委托的一些工作加班。不加班的日子,要和妈妈打电话,汇报最近的生活,隔多几天不联系,妈妈就会一个接一个电话进来。周末好不容易休息,还要被朋友拉着一起出去玩或者吃饭,一旦想拒绝,朋友就会跟我生气。
可是我真的很累,好想有自己的时间,好想多一些独处的时刻。我该怎么办呢?
读书小绿:听了你发生的事情,真的是好忙碌的一段时间。可是,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许不是提升效率或者做好时间管理,而是给自己“减负”,明确人际关系中的边界和界限,拒绝掉一些不用去做的事情,把那些被挤占的时间“拿回来”,从而让生活变得不再那么忙碌。
我们可以来共读一本书,美国作家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所著的《界限》,这本书里的很多情形和你面临的事情有点相似,可以从书中寻找启发和解决方法。
糖丸儿:原来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吗,我有点期待来读这本书了。

《界限》 【美】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著 张蕾--译

糖丸儿:读书小绿,原来我每天感觉特别忙、特别累,不是因为自己做事情效率低、时间管理不合理,而是边界不清晰,让自己本不该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是吗?
读书小绿:对的,听下来,你平时很多的加班,是为了完成同事的委托,周末又因为朋友的邀请占据大量的精力,让自己没有时间休息,而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可以选择不去做的。
优先考虑别人的需求,不适时地拒绝,不给关系设定好的边界,也许是导致你一直停不下来、变得疲惫、负担很重的主要原因。
糖丸儿:可是如果朋友的邀请我都拒绝,会不会显得我这个人过于不近人情、太冷漠、不好相处啊。
读书小绿:拒绝朋友,确实不太符合我们常规认知的交友习惯,但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你不需要那么好相处。我们不需要因为拒绝别人而感到抱歉,因为拒绝是当下对自己最有益的选择。设定出界限,不仅会让自己的感受更自由,也是自我关爱的一个体现。
不过,在为关系设定界限的一开始,我们确实会有许多心理层面难以接受的挑战。比如会担心“Ta们生气了怎么办”“Ta们会不会认为我太自私了”。也会有很多个潜在心理因素影响我们充分设定边界,比如害怕被人瞧不起、担心会撕破脸、习惯性取悦别人、感到焦虑、不知道怎么下手等等。
这都是在认识到界限这件事的初期,会存在的心态,但我们也可以试着去体会:适时地拒绝别人,并不是冷漠,边界不仅是为你而设,也是为朋友而设,长久、健康的亲密关系,其实更需要好的交往界限。
糖丸儿:长久、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好的交往界限,这句话太治愈了。没有边界,确实是我一直以来都在面临的难题。

糖丸儿:关系里需要设定边界这件事,真的启发了我,我要找机会在同事身上试一试,拒绝掉不合理的加班。
读书小绿:期待你的行动。不过,不光是同事,我们身边的各种关系其实都需要界限,包括妈妈也是。
糖丸儿:和父母之间也需要界限吗?
读书小绿:是的,在亲情、爱情、友情、工作,甚至你在社交媒体、手机网络等各种生活场景中,都需要设定界限,只不过Ta们之间各有侧重。
比如和家人、尤其父母之间设定界限,最关键就是,在成年后,保持你自己的独立性。
可以公开表达自己的感想、以合适自己的方式和日程安排来管理自己的时间、不强迫自己参加每一次家庭活动、不允许父母不打招呼来你家、不让父母插手自己与Ta人的矛盾等等。总之,与父母相处中,保持自己意识和选择的独立性,再在物理空间上隔绝开,是设定界限的常用办法。
所以,在你和妈妈需要经常通电话汇报生活这件事上,在感受到妈妈关心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下,是否由于妈妈的边界感太模糊,从而给你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
糖丸儿:你说得很对,我确实应该展示出更多的独立,重新思考和妈妈的相处模式。
读书小绿:还有你和朋友之间的界限。
朋友是除亲情外最难以执行界限的人际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大胆表达和以身作则。比如当你面对朋友无休止的吐槽和牢骚时,与其“嗯嗯嗯”地应付,不如主动调整谈话方向,避开那样的情形;当朋友周末邀请你出去玩,你不想去时,与其艰难赴约,不如直接表达想法。

要知道,在一段健康的关系里,应该是相互支持、互惠互利、被允许做自己的。界限不会对友谊产生威胁,友谊会随着你们的成长而历久弥新。

糖丸儿:那如果我想迈出第一步,去建立一段有界限的关系,具体该怎么做呢?
读书小绿:你有勇气尝试一个新体验,真的很棒。我们来分享一下成功表达自己界限的思路,你可以找机会试试。
首先,明确告知自己的诉求,直截了当地、简单清晰地、用词精准地,语气就和平时一样自然,让人感受到你的坚定。
其次,相比委婉地说自己不喜欢什么,不如更直接地说明自己需要或想要什么。比如周末朋友的邀约,如果你不想去,可以直接告知“多谢邀请,但这次我就不参加了”,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再次,克服你内心的不安。我相信,对于一个不善拒绝的人来说,处理界限问题后,内心一定有很多不安的情绪,内疚、担心、懊悔、尴尬等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应。
但是相比这些情绪,我们更应该知道:勇敢拒绝,说出心中所想,争取自身利益,这些都是健康的表现。所以当这些不安的感受出现时,你可以好好感受它,但不必过多关注它,过度关注只会让情绪更蔓延。当我们兴奋时,生活会照常进行。同样地,当兴奋换成内疚,只是不同的情绪体验,生活依然可以继续。
毫无顾虑地执行界限,是不太可能的,只有练习的越多,才能越举重若轻。
最后,分享一个表达界限的常用说法,帮助你第一次尝试成功:为了方便让对方理解,你可以更多用“我需要……、我要、我希望”开门见山地讲述,比如“我希望你来之前给我打个电话”,清晰又明确。
糖丸儿:可是即使我克服了心理的关,朋友并不理睬我的边界怎么办?
读书小绿:你这个担忧很及时,确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但也有方法来规避,主要思路就是:对于你设定的边界,自己一定要遵守,做好每一件你要求别人做的事,比如你要求朋友到家里脱鞋,你到朋友家里也一样要做到。同时,对于再三越界的人,你可以动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界限,不必为表明界限而道歉,不要动摇、也不需要解释太多,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糖丸儿: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建议,我要快速实施起来,感受关系的健康与积极发展。
读书小绿:期待你的尝试进展!
往期高赞回答:
【安慰记心理小店,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
回树洞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解梦参与科学地解梦
回指南得心理咨询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