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
皮影博物馆其实是成都博物馆的一部分,在天府广场的西侧,五楼的7号展厅、8号展厅都是中国皮影博物馆,整整一层楼的展品。
皮影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形式之一,最早这里叫做“成都皮影艺术博物馆”,据说这里也是全世界皮影藏品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展品有几个部分,最多的是各地不同的皮影展品。但也有一些皮影艺人、雕刻工具以及影像的记录。

最早的皮影记录被认为是李夫人之事:
《汉书·外戚传》: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想念李夫人不已,术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

历朝历代都有皮影的传说,但真正到了明清两代,随着人口流动,皮影才在全国兴盛起来。



各地皮影的不同风格:
皮影在全国南北各地都有,但影响最大的流派是陕西流派和唐山流派。作为唐山人我还不怎么懂这个,据说唐山博物馆很有一些皮影的好东西,下次有机会去看。
- 河北皮影:最著名的是我们唐山皮影,雕刻工艺高超、操纵艺术和延长技巧独特。而冀中、冀南则风格类似于河南风格。




- 山西皮影最著名的是孝义皮影,称作皮腔纸纱窗。 之前在孝义看过:《山西,孝义》https://www.douban.com/note/854818435



- 陕西特色皮影常常会表演社火,把锣鼓、高跷、背花都能展现出来。而陕西的碗碗腔皮影在河东一带也有流传:





- 河南皮影则有豫南、豫西两大流派。豫南皮影重视色彩,形体较大。豫西则小巧精致,类似陕西风格。



- 东北三省皮影则受到河北皮影影响很大,大多采用驴皮制作。



- 甘宁青三省则基本都为陕西皮影影响,基本都是牛皮制成,神怪题材很多。








- 山东皮影也是由我们唐山传入,过去称作“滦州布影”,采用驴皮雕刻。

- 天津紧靠我们唐山,自然也是唐山影响较大:

- 内蒙皮影分东部和南部,东部受唐山影响,

南方皮影则相对细致,羊皮制作的皮影较多:
- 湖北皮影:分为大中小三中风格,大者号“门神谱”,中者为“汉口皮影”,小者为陕西传来的“魏谱皮影”。其中武汉、宜昌、仙桃、襄阳,都是皮影之乡。





- 湖南皮影:各种娭毑和嗲嗲



- 江西皮影:雕刻细致,感觉收到很多过去傩戏的影响。



- 安徽皮影:以皖南皮影为代表,影人高大,造型粗旷,近似于湖北皮影风格。宣城一带还曾流行纸影。




- 浙江上海皮影:以海宁皮影为代表,重彩轻雕,富有江南情调。


- 云南皮影有大小两种类型,大皮影以腾冲皮影知名,小皮影是昆明一带流行,风格古朴,富有少数民族风格。


- 广东皮影:最为特色的是潮州皮影,信仰戏神“田都元帅”。还有纸影和皮影两种类别。



而既然博物馆在成都,重点肯定要落回成都皮影上来:
- 成都皮影,是中国皮影戏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影人结构复杂,颇受川剧影响,讲究戏曲程式化,同时广泛吸收蜀锦、刺绣等民间工艺,极具地方特色。





- 重庆皮影:受到成都、陕西、湖北三大流派影响,影偶小而细致。

皮影的工艺:
最早的皮影,很可能是和剪纸相关。其造型艺术、制作工艺都颇为相似。

而制作材料,有牛皮、驴皮、羊皮甚至于纸。工具则有剪、有凿、有刻刀。


先在纸上画出小样,然后按照图样制作。


皮偶的各个部件制作好后,再染色拼装:


皮影的类型:
皮影人物、布景和传统戏剧颇为类似。也有生旦净末丑,也有楼台亭阁、花卉桌椅。使用过程中,根据戏班规矩,会将影偶按照头茬、身段、马靠、神怪、动物及其他道具分类存放于专用影箱,既方便使用,也遵循一些民俗禁忌:
装饰、摆设:







车轿:


马匹:



神怪:











头茬:



皮影的剧目和音乐:
最早的皮影都是小段故事,随着历史发展,各种完整的戏目,大型场面也逐渐被皮影戏所吸纳。在月琴、二弦、胡琴、边鼓、堂鼓、手锣、梆子、碗碗、唢呐、铙钹等众多乐器伴奏下,皮影艺人操演各类角色,唱念结合,声情并茂。《白蛇传》《西厢记》《西游记》、《三国》《水浒》等,题材涉及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应有尽有,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皮影戏的剧目异常丰富,内容庞大,包罗万象。皮影戏声腔包括汉剧、湘剧、花鼓戏、川剧、白字戏等地方戏曲声腔,老腔、阿宫腔、弦板腔、影调、影子腔、皮腔等专用声腔,民歌小调、宗教音乐等,可谓集戏曲声腔、民间音乐艺术之大成。







皮影戏班人数一般从一人到十数人不等,主要由演唱、提影、器乐三类艺人构成表演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同家人一般亲密无间。在常年的演出过程中,他们离乡背井,居无定所,生活艰辛,却痴心不改,代代相传。

皮影戏的演出,相对其他戏曲种类,更加多样化,也更加便捷。在明清之后,逐渐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节庆、婚丧嫁娶之时,常会邀请皮影戏班子进行演出。皮影戏实际上不仅仅是娱乐方式,也是民间宗教乃至于伦理教化的作用。
- 《天官赐福》是多地皮影戏演出的开台内容,篇章很短,唱词是各种吉利话。



- 地狱:展示的民间广为流传的十八层地狱情景,主要表现的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十八地狱情景,主要由刀山、剥皮、椎捣、抽肠、磨推、锯解、油锅、测刀、称钩、轮回与无常、吊死鬼等组成。





- 神仙:



皮影戏号称是电影的雏形。不过我觉得这个就有点太远了,最多算是西洋景的雏形。这个馆后面还有木偶戏的介绍,木偶和皮影也颇为类似,都是人操纵人演唱但是用东西来演出,回头再写。
皮影艺术已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这个博物馆的存在还是让人很惊讶,能够做这么一个专题,真的很不错。但现实生活中,有皮影戏演出的地方实在太少了,大家印象比较深的皮影戏片段,估计还是《活着》里面福贵演皮影的样子。

但这东西毕竟是传统文化之一,还是不能丢。
我倒是看过一些仿古风格古镇的皮影演出,里面颇有一些传统皮影剧目:
- 传统皮影剧目:

至尊宝: 当时那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后,那把剑的女主人将会彻底地爱上我,因为我决定说一个谎话。虽然本人生平说过无数的谎话,但是这一个我认为是最完美的……
紫霞:你再往前半步我就把你给杀了!
至尊宝:你应该这么做,我也应该死。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不用再犹豫了!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 《精忠报国》


- 传统剧目《小猪佩奇》

以上...还是很受人喜欢的,无论小孩还是老人...皮影是种老东西,但老东西和新生活完全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
相关的一些内容:
- 《仙桃,江汉皮影博物馆》https://www.douban.com/note/857264628
- 《贺兰山下是银川》https://www.douban.com/note/864891569
新丰美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千年乾陵 (3人喜欢)
- 千古雄关,新安仍在 (7人喜欢)
- 很小很小的义马 (2人喜欢)
- 渑池会 (5人喜欢)
- 南京,南京城墙博物馆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