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岁这年,看山还是山
禅宗中说人的认知经历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趟和同事出去玩,我发现自己到了“看山还是山”第三阶段。
周末一行九人去安吉漂流,很热闹很嗨皮,我感觉自己打开了多年的心结,能够愉快地和大家一起玩耍。从前我看这帮人是各种不顺眼,好吃懒做、不上进、认知低,坚决不与他们为伍,每天在办公室板张脸一言不发,私底下拼命较劲要赶紧离开这个单位。我恨自己没本事,活活整成抑郁症,找不到生活的乐趣。
为了证明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而努力,就像是拽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徒劳。我本来就和别人不一样,不需要证明。如今的我不再逃离人群,不再害怕消失,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我喜欢我自己,也喜欢这个世界,这种感觉真好。
*
几个同事看到浙江连绵的群山很兴奋,他们和我年纪差不多,但都还没去过江浙沪以外的地方。他们按照上学、工作、结婚、生娃的既定路线,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孩子上了小学,才有空周末出来玩耍。而我非常幸运,从前有机会去北京挂职,见过长白山的雪、珠峰的日落、嘉峪关的风沙,我能独自去国外旅行,所以对不同的宗教和文化产生兴趣,所以渴望去英国看悲惨世界,去土耳其看索菲亚大教堂。
一个人如果连世界都没有,又怎么会有世界观呢?以前我看不上身边的人,认为他们三观狭隘,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追剧、游戏。如今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不计较,会照顾人,性情豪爽,特别顾家。也许他们并不是井底之蛙,只是因为有孩子走不开罢了;也许他们并不是不思进取,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些小爱好罢了。他们承担了工作和家庭的责任,而我却没有认识到,我渴望的自由是建立在逃避责任之上的。
年轻时渴望看世界,然后发现世界很大而我不能将毫厘纳入囊中,为自己太过渺小而愤世嫉俗,一度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我极度内耗时曾不止一次想,如果我早点结婚生娃,把心思放在家庭上,就不会因为去不到的地方、得不到的东西而痛苦。我甚至后悔曾去看世界,再也回不去井底蛙的小幸福。
*
为此我讨厌神经症的父母,他们总说这也没意思、那也浪费钱,每当提议和日常生活不一样的事情,他们总能找无数个理由加以逃避。他们不是没钱,也不是真走不动路,而是早早关上了心门,不再向往这个世界。二十几岁时,因为自己离婚而对父母充满负罪感;三十几岁时,痛恨父母给了我一个打娘胎里带出来的畸形心灵。如今快四十岁了,对父母仍旧爱不起来,但也充满同情,他们是被他们所处的时代塑造成那样,不是因为我。
父母是父母,我是我;我不必对他们感到负罪,也不必逃离原生家庭。我不该因为自己欲望太大而怨父母无能,也不必一天到晚“想想父母”而不敢拥有自己的人生。我可以喜欢这个世界,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欲望买单。
如今终于明白,去见世面不是为了逃离脚下这片土地,痛恨自己没投胎在童话般的北欧,痛恨父母没托举我到遥远的美利坚,而是“若水三千,只取一瓢”,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永远不停下追逐的脚步,却不为自己不能拥有而难过。因为最终属于我的,只有这辈子不断去看去听的感受。
*
人和人本就没有可比性。我羡慕如今的零零后,父母早早给买车出去看世界,不像我们当年把青春挥洒在游戏里的。但我的生活属实已经比父辈好得多,曾经一辆二八大杠就是他们渴望的世界尽头。再往前看,爷爷辈尚在枪林弹雨和朝不保夕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人和人的生活各不相同,但向上奋发的生命潜能是同样的。
有人生在罗马,有人生来小儿麻痹。人不可能拥有全世界,也不可能一无所有。最好的心灵就是学会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好,不因有所得而狂喜,不因得不到而为自己悲伤,像不知道死亡那样向阳而生。我曾经恨人有恨己无,攥紧拳头对这个世界狂吠;也曾经紧闭心门,把得不到变成不想要,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如今我又有了很多爱好,开始结交新的朋友,愿尽我所能去看、去听、去感受。
*
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有人早早生儿育女,待到中年才开始遇见自己;而我人到中年,才发现自己像棵无根的芦苇,突然很想生个小孩。凡有选择,必有代价,得意或失意取决于你如何看待。
曾经我惧怕“身份”,认为如果我是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职业、一个D员,我就会失去自己。但拒绝承担责任并没能使我变得幸福,多年后才明白,人的名字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有其他人在呼唤,如果没有人需要我,我究竟是谁呢?
人生的意义不仅有看世界,还有爱与被爱。
你若一直抬头看月亮,脚下会踏空;你若一直低头看地面,会直不起腰。如何选择才能让这有限的生命不枉此生呢?我想,怎么选都是对的,只要自己承担责任就好。
小时候我为了让父母高兴而学习,上大学后就打游戏废掉了;长大后我冲着领导的脸色而工作,领导一走就吊儿郎当。如果有时光机,我一定要回去对从前的自己说:好好学习是人生的常态,努力工作是应尽的责任。这个世界很美,你想去的地方很多,能为你创造条件的只有你自己。
*
这趟出去,我发现自己变得很随和,能吃任何口味,也能和任何人聊天,能去人挤人的商业街,也能享受孤独的星空。一个人一旦放下我执,就不容易被他人左右情绪;一个人一旦开始喜欢自己,就不需要讨好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人来认可自己。我好像找到了自我和他人的边界,成熟就是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他人做他人。
看到世界之大,从而学会欣赏;反思自己之小,从而懂得敬畏;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学会尊重;看到自己的拥有,从而懂得感恩。我很知足,因为我有车有房有工作,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选择去新疆或去浙江的自由。人要有选择的自由,才会懂得承担责任。莫怪那些为生存奔波的外卖员戾气重,因为他们没得选,所以“幸福者避让”,常对他人的劳动怀感恩之心,并且为了这个世界变好而积极创造。
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能。从此我不再自卑,不再嫉妒,看山是山,看水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