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受一个停在原地的自己,成了我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7月中,看到一篇有关“复杂性”的微博,其中一段描述,帮我理清了过往我为什么有些抵触和他人谈论辞职一年多至今还没有上班这件事。
……但现在想来,也是打心底里真正维护的,是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以及自己对复杂性的认知吧,所谓的复杂性,简单点来说,就是这个世界的万物因果,都不是一因一果,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的等式的。一定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最常见的是多因多果。但是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短视频,自媒体,流量至上的时代。是一个消解一切复杂性的时代……
无奈的是,即使脱离短视频、自媒体,现实生活中,使用“一个答案”的人也比比皆是。“一年多没上班?那一定有很多存款/家里有矿吧!”、“敢裸辞,你真是个勇敢的人啊!”、“不上班一定非常爽吧!”……当然稍负面的也有。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一是觉得没意思,二是得赶紧终结讨论。我不能说这样的人看待问题过于粗暴且无脑,因为极有可能只是对方没时间、没精力、没耐心、没意愿好好和我探讨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而已。毕竟,点到为止,也是一种社交礼仪。对方不提,我不问。对方提了,我稍稍参与一下。
可是,关于个人的复杂性,又该如何消解呢?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好像有点被卡住了,上不去,下不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停在原地。于是,如何接受一个停在原地的自己,成了我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完成“接受”之后,在暂停模式下,我是否可以不那么被动地把控并完成一些事?但即使已经执行的情况下,“停在原地”的红灯,也还是会时不时在心里闪了又闪。之前阿丹说,你好像在做仰卧起坐,躺不平又卷不动。我苦笑,果然事实永远能刺伤人。
昨天和我妈分享一些省钱日常,我妈:但省可不是个方法,得要赚啊。我:但现状不是只能如此吗?回旋镖了,因为过去我总是用“最重要的不是节流,而是开源”这套理指责我妈的各种“舍不得”,那时,她总说,如果没有能力赚更多,那只能努力节省。隔了几年,还是一样的话题,但持方完全变了。我自认为我不是一个消费主义者,但不得不承认,一个在看透各种消费圈套,且不是那么有消费预算的人,也还是需要“消费”的。生活总是绕不开你在做什么事、你在靠什么赚钱、你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你最近买了什么很喜欢的东西。
脑袋空空、坚决不多想一步、不多说一句话,是对6月、7月最形象的个人描述。6月扭伤的腰,偶尔还是会隐约地酸痛,我问我妈,怎么过去这么久了,还没好。我妈说,大概率会一直这样。5月摔伤的腿,除了伤痕,大腿处还有明显的凹陷感。好像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既急不来也好不了,能做的只有多加小心,做自己能做的,剩下的,交给时间。
最后,希望我们可以永远守护住生活的复杂性,也祝愿我们可以遇到一起直面复杂性的挚友。
2024.8.5 闷热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