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良知的腐蚀剂:金币和比特币
金“币”辉煌:美元是怎么来的?
美元源于塔勒银币,至于“西班牙银元”中“元”(dollar)这个词的来历,要追溯到十六世纪的波希米亚,“塔勒”(Thaler)是德文“山谷”的意思,英文对应的单词是dale。这种银币最早是在一个叫圣约阿希姆山谷的地方铸造的,
塔勒源于玛丽亚·特蕾莎泰勒(Maria Theresa thaler),它是一种奥地利贸易银圆,从 1741 年开始铸造至今,上面刻有奥地利女大公、神圣罗马皇帝弗兰茨的妻子玛丽亚·特蕾莎皇后的肖像。
弗朗兹一世将此枚银币用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以及其他欧洲和非欧洲领土上当作贸易硬币和支付手段,而现在则被当作是收藏品。1751 年至 2000 年间,大约铸造了 3.89 亿枚玛丽亚·特蕾莎·泰勒硬币。
1741年,处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的奥地利大公国发行了第一枚依照帝国泰勒标准所铸造的特蕾莎银币(等同25.98克),而到了1750 年,新的泰勒银币改以毛重为23.39 克.
至1751年,一项新的铸币标准-公约泰勒开始被巴伐利亚货币公约所接受,并在德语国家内采用流通。从那时起,这种在1751年后铸造的新泰勒币就一直作为一种贸易货币而存在。而在1752年,一位名叫约翰·冯·弗里斯的弗里斯伯爵获得了铸造特蕾莎银币的特权(期限为1752年至1776年为止),1778 年,弗里斯伯爵以开展泰勒商业的方式将货币以物品的方式卖到因战乱而缺少优质银币的东方国家(主要是中东地区),
而东方国家则因为特雷沙泰勒优异的成色以及高品质而愿意以黄金采购来当作货币使用;弗里斯便可赚取其溢价,这为国家(奥地利黎凡特战争舰队的升级)和他自己都带来了高额利润,并将此硬币的势力范围拓展至非洲及东方。
自 1780 年玛丽亚·特蕾莎去世以来,硬币的日期始终为 1780 年。一年多后,即 1858 年 10 月 31 日,它失去了奥地利货币的地位。直到20世纪,玛丽亚·特蕾莎泰勒 是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包括印度地区)公认的支付手段。在阿拉伯世界,它被称为Abu Kush或Abu Noukte 。
许多欧洲国家都铸造了模仿玛丽亚·特蕾莎·泰勒的大银币,例如威尼斯、意大利王国、普鲁士或拉古萨。这里的外观是模仿的。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和西部,于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抵抗下,玛丽亚·特蕾莎·泰勒仍然在流通。世纪唯一的支付方式。
阿比西尼亚帝国在本世纪初将其作为官方货币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战后,该硬币在奥地利重新发行。自 1946 年以来,维也纳造币厂已铸造了超过 49 枚万份。时至今日,金茨堡邮票仍带有造币厂长的印记SF。在玛丽亚·特蕾西亚过世之后才发行的这些特蕾莎银币现在都被称为“后铸版”。新版塔勒之前的所有重铸版也称为“早期重铸版”。除了较稀有的较旧的重铸币外,重铸币的价格通常无法与玛丽亚·特蕾莎时代的真品玛丽亚·特蕾莎·泰勒相提并论。重铸的主要特征一方面是上述铸币标记 SF,另一方面是正面徽章右下方缺失的鹰和背面的镶满珍珠的胸针。它们很重要,因为这三个特征也单独出现在旧硬币上。所有重铸版均标示年份为1780年。












许多这种西班牙银元硬币在美洲对华贸易中流入中国,在明朝和清朝前期流入中国的大多被熔化后重新铸成银锭了,而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流入中国的那些银币(大多铸造于墨西哥)直接成为流通货币,以其形状被称为“银圆”,美国也在对欧洲的贸易中收入了大量的这种硬币,称之为“dollar”.
#黃劍博采風追影 #JumboHuang #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Heritage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