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漏掉了一个人
赵匡胤杯酒释军权失误,结果被他夺去了江山。
唐末以来,天下大乱,朝代屡屡更替,主要的原因就是藩镇的势力过大,使得君弱臣强。为了宋朝长治久安,就应当先采取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这样的事情在宋朝发生。

为了大宋江山的稳定,为了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他通过“杯酒释兵权”将节度使的权力收回中央,稳定了大宋皇朝。
赵匡胤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杀害功臣那般残忍,只是在酒席之上,一杯酒就说服了和他打天下的兄弟们,用赎买政策,买回了他们的职务,收回了他们的兵权。 赵匡胤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大宋皇朝繁荣奠定坚实基础,以为他之后会高枕无忧。但是,他却漏掉了一人,从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这个人就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匡义,他在赵匡胤的统治时期担任重要的政治职务,是赵匡胤的得力干将。也不会想到,赵匡义也想夺自己的皇位。

赵匡胤离奇死亡之后,赵光义继任王位,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改年号大兴科举制度等等。改年号是为了宣告天下统治合法性,大兴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加强自己的政治基础。然而,赵光义的篡位行为和对待亲族的方式却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赵光义的篡位行为虽然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合理的,但他对待亲族的方式却让人不齿。为铲除后患,赵光义不惜对至亲,大开杀戒。公元979年,赵匡胤之子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公元981,赵德芳病死,英年早逝,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赵德芳死因有猫腻,一定与宋太宗有关。
赵匡胤虽然撤了开国元勋的官职兵权,唯独忘记了自己的好弟弟赵匡义。打虎亲兄弟,与其说是赵匡胤忘记,倒不如说他对这个亲生弟弟有着深深的信任和包容。

宋朝建立时,赵家宗室的力量还十分薄弱,赵匡胤的儿子也还比较小,所以他对弟弟赵光义非常重视,不仅没有夺取他的兵权,而且还把他封为晋王。
就是这份信任,让自己一脉惨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