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撑的才会写掼蛋
这两天,“掼蛋”成了媒体之间比划的竞技场。
先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北京青年报》连续三天在二版“青评论”刊发“晨云”署名文章,批评近年来盛行的“掼蛋之风”。
三篇的标题分别是,《警惕掼蛋沉迷助长消颓之气》《“全民掼蛋”的躺平之风该管管了》《亟须破除掼蛋编结的“圈子文化”》。
基本的意思,看标题就知道。基本的逻辑,就是打掼蛋伤害政风民风商风社风。基本的目的,就是大家都别打了。
按照我惯常的评价,也就是俩字——闲的。
消沉之气,可以反对,躺平之风,可以抨击,圈子文化,可以唾骂。
但把掼蛋拿来当成一个靶子,就完全没有说服力。因为它就是一个游戏,今天风靡,明天说不定就没了。
真正的消沉之气,肯定不是掼蛋带来的,躺平,也是因为规则让人感受到了不公平,躺平不躺平一个样,那人肯定倾向于躺平,这是人性。圈子里可以喝酒打麻将唱ktv,非掼蛋不圈子,不知道是高看了掼蛋还是小看了圈子。
然后新华日报,江苏的机关报,就站出来回应了。
文章叫《掼蛋的“打”与“被打”》,写的很长,基本的论点就是——“掼蛋”只是不同人选择的不同休闲方式,不需要谁来判定对与错。
这也就是常识。但这个时代,常识也成了稀缺的东西。解释一个常识,要用2000字。还没有人看得完。
为什么是江苏站出来?有一个原因——江苏淮安就号称是“掼蛋之乡”。对他们来说,掼蛋跟淄博烧烤一样,跟甘肃麻辣烫一样,都是机遇。
淮安市副市长邱华康还曾将掼蛋相关提案带上两会。3月8日,邱华康接采访时还表示,他看好掼蛋产业的市场潜力,“建议统一掼蛋英文名称‘Guandan’,有利于推动掼蛋走向世界”。
你批四风没关系,但你拿出个掼蛋当靶子,就有关系。那是人家的饭碗。
说实话,我觉得“掼蛋之乡”这四个字也挺扯的。俄罗斯方块比这个火多了,全世界几亿人玩,也没见多少人想要去俄罗斯看看。
媒体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话题设置,在传播学里,这叫议程设置。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有更多的信息渠道,自我意识也很强,它也许不能左右别人怎么想,但可以通过自己对热点的带动,告诉人们关注什么。
现在没有东西可以关注了吗?掼蛋重要吗,有公共性吗,事关大家的切身利益吗,不打了就有钱挣有饭吃吗?
然后媒体推送的,都是“姑娘和大爷回头走路神同步”,对我来说,这跟掼蛋一样,都是垃圾信息。把真正的值得大家关注的,全都埋没了。
没有新闻,可以发天气,天气不准,可以不发。
尼尔波兹曼的名言: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在有人还在为温饱发愁的环境里,在有人的亲人尸体被偷了卖了做成医疗制品的背景里,吃饱了撑的才会写掼蛋。
开膛手贝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董小姐的压力,现在来到了“相关部门” (9人喜欢)
- 农行的日子还是过得太好了 (10人喜欢)
- 救同学的小伙可以补考,为什么有人感到不公平? (22人喜欢)
- “贾玲又瘦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4人喜欢)
- 重庆大学的刘教授,倒在了“深远”二字 (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