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二汶 我们都是美好的 北京站repo
趁着有好多话想说迅速来锐评一下,非常潦草地分成几个部分吧,后面想改的话再说。(现在是很mean的口语化速记版)
一、天气
北京下超大暴雨,我冒着雨走了没十分钟裤子鞋全湿了。走有些路的时候积水唰唰往鞋里面灌,给朋友形容说“像是走在进游泳馆之前的涮脚的池子”。到场地的时候,牛仔裤湿到大腿,拧一拧裤脚可以滴下水。这种天气还愿意来看演出的真是有爱,不过我也没那么宽容,因为这种极端天气我开始更挑刺。(利申:虽然确实因为天气不高兴,下面讲的问题有些会很主观,但也不是我捏造出来的)
二、场地
林二开票的时候看到她开福浪-福,我直接笑出来了。她未免太自信,王菀之开票也只是去mao,后面卖完才加场,不知道林二有什么信心可以超过王菀之直接开千人场。又想着她可能对场地要求高,所以宁可卖不完票也选一个好场(这是之前对她的美好揣测和期许)。
到场之后根据票档分了进场时间,我买最便宜的票只能提前半小时进。但是福浪有个奇怪的规定,不允许把伞拿进去,要求大家都放外面架子,这么都放这散场的时候不是要大排长队取伞吗?其实要求不拿出来,放自己袋子里不滴水不就好了?反正我偷偷拿进去了,不想散场的时候去挤。
快开始的时候大概看了看下面的观众人数,非常松散的站了可能有场地的一半吧,估计不到五百人,果然是我在福浪见过的观众最少的一场演出。粤语区独立歌手,又是不太主流也不上综艺的女歌手,在北京这样的观众体量也符合预期。可能也有一些原因是现在在暑假期间,很多大学生回家了,北京的live一下子少了一大批观众。
观众不多但是目测彩虹比例挺高的,见惯了摇滚乐现场充斥着的顺直男,这一场观众显得格外清新。
好了说回福浪,讲体育馆的音响和调音我不熟悉没有发言权,但福浪这地方简直太熟了还是可以评价一下的。福浪是大家公认的北京现在最好的live house完全没得说,不管是平常的灯光、调音,还是冷气,都在北京现存的live house里面断层式领先。(刚刚新开了个 1919,也是千人场,让我后天去体验一下他们的开业演出)在福浪这么好的基础上面,林二的乐队能做到把音调得稀巴烂,尖的尖,闷的闷,一点也不平衡悦耳,直接把福浪爆改乐空间(北京公认的调音差的live house)也是真不容易。中间我稍微想了一下企图给他们开脱,知道南方的琴到北方可能水土不服,音色会有一点影响。但是转念一想我也看了欧洲的乐队日本的乐队,人家漂洋过海也没这样的烂问题,所以林二还是他们乐队和调音师自己的水平和职业素养不够。
总之这一场堪称我在福浪听过的最差调音。已经在怀疑是不是前无古人,后也不会有来者了。
三、乐队水准和vocal评价
紧接着说乐队水平吧,听林二说他们几个人都是广州乐队的乐手,蛮好笑的,你一个香港歌手带几个广州乐手过来干啥?和王菀之对比一下,人家初回限定每场都带alex fung和香港全套乐队呢。就不说要冯翰铭这种大佬级的人物来,你的乐队你自己听一下呢?
一小段bass solo直接给我听笑了,这辈子没听过台上乐手弹的这么难听的bass solo,bass手你要不退我点钱呢?前两天听专辑感觉林二goove超好的,而这基础不就是节奏组够groovy吗?听了两首就想,要是CM在这弹就好了,怀念CM老师的bass。然后林二介绍bass是他们的band leader,天呐,第一是不是键盘而是bass做leader确实没见过,第二是leader自己声音搞成这样子乐队能好到哪去?
还有就是每一个乐手都有个凳子坐,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这样的live,鼓和键盘还能理解(其实大部分键盘手也是站着蹦蹦跳跳的),吉他和贝斯也坐着是不是太没诚意了?
林二的vocal算是台上最好听的发声的乐器了。之前听她的专辑的时候其实一直疑惑为啥她和她哥林一峰的声音没什么共通点,但在现场她一出声突然get到了他俩声音的共同特质。不过要比较的话,她现在声音没有专辑里面听起来“温润”,高音位她自己也承认不好唱。
四、rundown安排和体验
首先最直观的态度体现就是,他们迟到晚开场了十分钟,我每次演出者迟到比要骂几句,不管你是这么大牌或者有什么状况,也不管我之前有多喜欢,准时开场就是必须做到的基础素养。
从八点十分演到十点十分,总共两小时,中间夹了好多talking。演出时长还是满意的,rundown也算可以接受。
因为我是听了好多年粤语流行之后这两年逐渐转向听摇滚或者更独立一点的风格去了。所以既不能说排斥流行歌,但现在也实在是爱不上芭乐。
我喜欢的基本上还是她同名一专里面的歌。开场第二首就唱了《北京道落雪了》,唱得也挺好但是没感觉到啥意境。《wanna be》里面第一段唱“wanna kiss a girl”的时候,下面观众开始尖叫喝彩,大家有着同一种心照不宣,这一点还挺好玩的。后面《仙乐飘飘处处闻》没想到现场这么high,也是我第一次认真看到歌词,这一首歌是我现场才get到的欢乐。“还未化身芭芭拉史翠珊”,在现场莫名感觉这一首歌有一些gay icon的气质(得一首啫,唔系话佢icon),回来一查,果然是蓝奕邦写的词哈哈哈哈,瞬间合理起来了。
没想到中间会翻唱陈奕迅的大热国语歌《我们》,说实话唱得不错的,但是我现在听芭乐有一种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感觉sorry。还翻唱了林一峰的《一支烟的时间》,又是第一次看歌词才意识到自己听了好多好多年一直空耳听错歌词了。后面唱了一首未发表的什么写给三十岁的自己的一首歌,也是芭乐我听着没太大意思。
有点遗憾没唱《the best is yet to come》或者《离开是为了回来》,说到底,我还是喜欢林一峰远远大过林二汶。
talking的时候林二叫台下的零零后叫她“汶姨”,说实话我叫不出口,我追的是她“父辈”的明星,还要叫他叫做“明仔”,怎么能叫她叫“姨”?
然后说一下vj,有些歌还可以,总体平平无奇,偶尔眼前一亮,偶然眼前一黑。但是海报实在是有点太丑了吧,感觉是放到大学生社团里,组员糊弄糊弄字体排版交上去,都要被社长退回来重做的那种水平。
我因为看的绝大多数演出都是摇滚乐,在摇滚乐演出里做不到最活跃,在流行场当一个显眼包还是绰绰有余的。因为听流行的大家素质都太高,所以站位很宽松,场下也比较安静。所以我超大幅度跳舞挥手,又在《仙乐飘飘》的时候当周围唯一一个跳起来的观众。很确信地知道她肯定有看到我,在某一首歌和她比心,她立马用脸颊比心给我回应。整场第一个爱心是比给我的哈哈哈哈(虽然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五、票价和商业思考
我觉得这个乐队配置的话这个票价的安排有些太贵了,而且分三档前两档明显感觉在割韭菜。其实林二表演的态度还蛮好的,但是我始终疑惑她是不是真的用一种“分享音乐”的心态来唱的歌。本来听了前半场已经有些下了定论她就是想来捞点钱嘛,但是后面介绍工作人员的时候,林二在最后郑重多谢了余峥,多谢她一直鼓励支持自己,并且从香港专程飞来北京看她的show。观众可能不太认识余峥所以没太大反响,但是我完全没想到余峥会来,也没想到余峥现在还在关注和支持林二做音乐。突然感觉这似乎还是有点不一样的。一时间不确定自己对这个演出的定性是不是正确了。
六、多余的没意义的个人联想
回来看了看,发现淋了雨但妆一点没花,还有点意外的。
走的时候顺手拿了一条去年非常喜欢但微微有点生锈的手链。回来的时候才发现已经锈的很严重不太能再接着带了。但是它从市集淘来的时候也不便宜,而且之前带着它看了好多好多场演出。承载着美好回忆的物件在不经意的时候也会锈掉,不知道算不算对林二的爱的一种隐喻。
最后随便放几张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