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
昨天下午去了《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主创见面会。
《玩偶之家2:娜拉归来》 是美国编剧Lucas Hnath于2017年创作完成,是基于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玩偶之家》经典之作的续篇。 正如本剧导演周可所说, 因《玩偶之家》 创作于1879年,而这部续作则在100多年后特别是女性主义意识高涨的今天,试图回应和探讨女性所面对的新困境和挑战。
出席的主创团队有导演周可,主角娜拉,丈夫托尔瓦、女儿艾米以及保姆安娜的饰演者。整个团队里,除了丈夫的扮演者之外,都是女性。主持人提前准备了问题,逐一提问。当然整体而言,导演和主角娜拉的扮演者有更多的发言机会,其他几位则相对平均,都有被照顾到。
但我却发现,见面会过程中台上主创人员的状态却更有意思和耐人寻味,仿佛从中我们能窥见一些什么耐人寻味的东西。
整场见面会,感觉几位女性演员无论角色大小,年龄长幼、发言多少,每个人的状态都很舒展、自在和自信,处处洋溢着这是我的主场的感觉。而与之对比,整个场面中非常引人注目,且有一些小小的不和谐之感的便是场上唯一的男演员,托尔瓦的扮演者。他坐在最边缘的座位上,且似乎经常处于神思游离之中。当然我觉得这位男演员对观众和他人都很尊重,也很认真地思索和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我对他没有任何偏见。但是,肉眼可见地仍然觉得,和他身边几位女性的热情和投入相比,他的状态显得有些萎靡不振。刚开始我还在猜是否这位演员近期经历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还是仅仅因为今天有些情绪不佳。在回答主持人关于他最喜欢剧中哪个女性角色时,他顾左右而言它不直面问题,显而易见是他对其他女性角色都无太强烈的喜好。当在回答主持人给他的最后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剧中女性力量和觉醒意识?”时,刚开始他似乎没有听清楚或者没有能理解问题是什么?主持人将问题简化了一下,又问“ 你怎么看待女性意识? ”
那一刻,他似乎完全是懵的。那一刻,我感觉他完全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其实令我有一些小小的困惑,因为这部戏脱不开的主题便是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而作为剧中唯一的男演员之前却好似对这个话题完全没有任何的思考和准备。但是我又觉得,他下意识的反应是很真实的,和我在现实生活中所感知的很多男性的反应是相同的。那就是看似网上、各种公共空间、媒体上对女性主义讨论的热火朝天,论战不断。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甚至可能绝大多数的男性对这个话题都是无感的。
扮演托尔瓦的男演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他认为剧中的冲突本质上是个战争问题,是人性的普遍问题,战争是世界的常态,而冲突则是人际关系的常态,人性中有我执,我执便会造成冲突和痛苦,这种冲突可能是无解的。说实话,我听到他的回答是感到有些耳目一新的,而且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甚至某种程度,这个视角更宏大一些,从人性的弱点这个维度去看婚姻之中的冲突和困境,而不是仅从男性或者女性的单一视角去看。另外,他还提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邀请了一些朋友来看这部剧,有男有女,各种婚姻状况都有。女性普遍看完都说很感动,男性则普遍看完都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想这反映了这部戏作为一个文化产品来说,给女性提供的情绪价值是激励和感动,而男性感受到的则是真实,剧中的细节正反应了当下男性在婚姻中所面对的那些实际问题。
听完他的回答,我忽然领悟到,当下我们对于女性问题和女性力量的讨论看来很大程度上真的只是女性群体之间的事,甚至刻薄地说是我们女性的一种自嗨。出于种种原因,无论是主观的傲慢还是客观的性别及社会规训的差异,男性始终还是站在外面。作为一个旁观者,他无法真的去理解,去共情,去感同身受。正如那句话,女性是一种处境。而今天,在见面会所在的剧场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仿佛男性和女性的处境互换了。不知道是否我过于敏感,在这个场域里我似乎还感受到了一些女性微微的沾沾自喜和道德优势感。因为在这个场域里,支持女性主义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政治正确,持相反观点则会显得不合时宜,有些扫兴。在这个见面会上,男性似乎反而进入了一种萎靡,收缩自己,无法表达真实想法,精神和力量不得舒展和彰显的处境。
但身为女性,我想真正的女性主义者是不想看到这种局面的。我们懂得女性是一种处境,并不意味着我们想把这种处境强加到男性身上,这就会陷入弑龙者最终却变成了恶龙那样的无尽循环之中。所以,当男演员提到战争时,我看到台上的其他女性也似乎微微一凛,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女性天性中追求家庭温情、人际和谐的那一面是不希望将家庭婚姻问题推得如此极端的。我们不想在获取女性力量和独立的同时,被爱人、家人们视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的方式,既能找到自我的力量,又能拥有家庭的支持。但目前看起来,要找到两全的方式很难,不只需要女性的觉醒,更需要另一半力量男性思维模式的转变。而如果我们务实地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很少有人会主动寻求这种转变。因为面对女性力量的崛起,对于传统的男权社会来说,男性是损失承受者。而人性都是厌恶损失的,没有人愿意主动去谋求自己的损失,这是违背人性的。因此,在没有能抵消这种损失的益处变得显而易见且切实可得之前,这将会非常难。
男演员在结束回答时,还强打精神挥着拳头大声说,他绝对支持女性现在觉醒、未来觉醒、永远觉醒。不知是否我神经过敏,我却从这话语里让人嗅到一些僵硬、空洞和尴尬的味道。我觉得见面会上男演员并没有表达或者不愿表达他对女性主义的真正感受,而是采取暂避锋芒,明哲保身,息事宁人的态度。当然,这些也都是我的主观揣度,不代表我对男演员有任何恶意或不满或偏见。反而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人的现实反应。实际上当下的舆论环境,女性话题的高敏感性,会导致人们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与此同时人们也越发丧失包容异见的度量和勇气。
说了这么多,那这个问题到底有解决方案吗?或许导演在见面会上的一段话可以带给我们些启发。她说她最喜欢第五幕的戏,因为娜拉和托尔瓦放下了彼此的成见,在真诚地、坦诚地交流沟通,那一刻他们真正地看到了彼此。或许,解决方案便在这里,男性和女性要真正地看到彼此。
最后,我也想澄清一下。这篇文章并不是要批评或者冒犯任何人, 只是想借此思考一下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及背后的原因。所以文中我故意避开了所有演员的名字,是想避免给任何人带来负面的观感或评价。 当然前文中我所有的观察和推测,都是我的主观揣度和臆测,受到我个人视角、阅历、认知、理解能力所限,很有可能是错的。 如有任何冒犯,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