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裕王:原生家庭的幸与不幸
朱载坖是虽然嘉靖的皇子,但是母亲杜康妃不受宠,而且又排行老三,也许最好的结局是能平平安安的当个逍遥王爷。
命运出其不意的是,嘉靖帝的皇长子朱载基刚出生两个月就夭折了,到了入学的年纪,二皇子朱载壑就病死了。于是乎,这个排行老三,母亲不得宠的皇子就成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

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之前两个儿子去世,研神术的陶仲文说是“二龙不相见”的原因,接连两次验证,让嘉靖对这个“诅咒”深信不疑。
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朱载坖几乎与父亲断了联系,嘉靖帝对他和弟弟朱载圳更是漠不关心。所以他几乎就是在物理和心理上没爹的日子长大的。
更扎心的是,前面大哥,二哥都走了,怎么也该给老三个太子名分了吧,但不知道嘉靖是不喜欢这个儿子,还是出于之前“诅咒”的担心,对他和弟弟景王同样的待遇。更危险的是景王朱载圳却有着争夺储位的心思,而且严党是支持他弟的,所以就这样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直到嘉靖44年,景王去世他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一半。
所以他是幸运的,所有竞争者都自己不争气,而又是不幸的,小时候缺乏父爱,母亲不得宠,又有嘉靖这么一个强势而又神神叨叨的爹,而且也算超长待机的皇帝了吧,自古皇帝一般都防着太子,以免李家那档子事情。
所以后来继位后,隆庆新政,几乎就是把嘉靖帝的政令都反过来。比如: 禁止斋醮,拆毁或摘匾道观神坛,逮治方士(嘉靖最喜欢搞的事情)。对嘉靖帝的生父生母削减祀礼(大礼仪之争)。
除了国家大政,他最耿耿于怀的是生母杜康妃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因此给予彻底翻转。他在给父亲嘉靖帝议定谥号的同时,将生母与先皇并列同尊,给母亲上皇太后的谥号,举行隆重的追祭仪式。决定将母亲与先皇合葬于永陵。

也许是他之前战战兢兢太久了,太累了,被那个不靠谱的爹折腾的太久了,被那些悍臣们搞烦了,这么多年了,还不能享受享受,于是乎,就在声色中,只当了六年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