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到了8月,我想起了曾经在重庆认识的哥。在请同事吃完海底捞,送同事回去的路上,蓝牙里响起了《夏天》这首歌。我就给重庆的哥,发了消息,重庆的哥回复我了。我的车开了一段,他给我语音了。聊起了当年我们一起吃大排档、一起在重庆看《八佰》的日子。
回忆有时候总是痛击我,当年在阳阳家,真的很舒爽的日子,重庆我感觉我能一直住。羡慕以前那种无忧无虑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位的上升,一切觉得是那样的难以复制了。
事情太多了,充斥了我很多的时间。
我跟重庆的哥说,我有性瘾,因为我一直都撸管,一周会撸好多次。想想从我学会撸管这件事,自从高中毕业,2012年夏天的时候,我每周都充斥着撸管这件事。精力确实被消耗了很多。从一开始怕在软件上被别人知道,再到后来快毕业时,在学校与同校友见面,再到后来可以与陌生人见面。一切如同一个潘多拉的魔盒。
直到遇上哥哥,我觉得我遇到了良人,因为我可以不用总是去想着怎么给别人发信息,不用再等着他的回音了。哥哥与我是一个双向奔赴。在这之前,也有遇到我觉得不错的人,同时对方对我也不错的,但是收到他们继续的喜欢比较难。有些是地域原因,有些是对我不够喜欢。但哥哥却是第一个在我们同时离开南京这座城市之后,依然与我热络,保持高密度联系的人,而且我又如此喜欢他。于是我们一拍即合,从陌生人、网友发展成暧昧,最终是恋人。我很喜欢哥哥当时租的房子,视野好开阔,风能从家里整体穿过,真的很爱哥哥。当时也爱极了奶糖。
很多人我都有欣赏过,能让我爱上的,只有哥哥。其实在一段关系里,很重要的是,对方把我和他家庭、生活的排序。哥哥起码没有主动把我排在很后面。纵观之前的恋情,我总是被排在亲情、家庭、金钱之后,我对感情绝望,我不会拖泥带水,因为我感觉到我快死了,在爱情里死了,我就没法自由了。
与哥哥恋爱的这三年,说短也很长。从我熟悉了金桥,再到哥哥要从金桥搬到青浦,认识一个地方2年就足够了。其实我是爱金桥的,金桥离浦东很近,离上海站也近。每次我去到陆家嘴和外滩,我就很爱。感觉到大都市的气息,商业化,玲琅满目,灯火璀璨。让我有种世外桃源的欣喜。
我最近都会在12点前睡,因为第二天工作时,会感觉到精力变好,又没那么累了,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真是一件很正确的事。尊重自然规律确实收益颇多。
我很爱哥哥,我也感谢我曾经有这些回忆。回忆里的那些人,那些事。都让我喜欢自己的身份,喜欢自己的外貌,喜欢我自己,爱别人。
有爱的能力,有被爱的理由,有人陪伴,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我与哥哥七夕在南京,我现在很难去细致体会原来舒爽的感觉了,对生活不再如此细致体会。但与哥哥模糊的过节时光,还是会让我觉得安心。起码节日,我们是一起度过。我与哥哥在七夕的晚些时候,我们都觉得累。不,准确来说,我很累,因为我睡的太晚,造成我第二日的傍晚,我就想要睡觉了。我的精力不再充分。对了,在新街口的电台巷已不再开了,这次与哥哥路过,发现已关门。电台巷也是承载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与哥哥在那吃过,与倚危楼听风雨在那边吃过。南京是我上学的城市,有很多的不舍与回忆。有学校里喜欢的人,有小说里出现的地点。南京怎么不是除了北京之外文人墨客所钟爱的场所呢,反而上海与杭州更欠缺一些。
重庆有北城天街,成都却少了点文学色彩。除了《未名湖畔的爱与罚》中提到的青城山和都江堰。我爱《未名湖畔的爱与罚》是有种眷恋与极致的,眷恋在于雷与陈可的美好,极致在爱情如此热烈、清纯而不清水。爱于雷的完美,爱陈可的内心如同自身。可我没有陈可那么大的魅力。
从小说中仿佛,在经历着自己的恋爱。每次想到这里,我都好想与哥哥去一次颐和园,在我能细致感受的时候,我要与哥哥泛舟湖上,要从苏州街逛到昆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