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儿
宋时远在南美待了两年,强行回了西安,他不想再去南美了,异国他乡的苦他受够了。毕业签工作时,他签了南美五年,贸然辞职面临五位数的赔偿,他向公司提出升职加薪的要求,以为公司会就此开了他,谁知他的要求批复了,公司还允诺他可以在西安休整半年再过去。休整的这段日子里,宋时远认识了寒知微,那时寒知微上大二,两个毫不相干的人,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有了交集。 寒知微看了很多言情小说,每天都幻想着能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高中三年没人追,到了大学依旧没人追,自卑又高傲的她,在网上认识了宋时远。宋时远身形修长,带着黑框眼镜,又是理工男,看着儒雅斯文,待人绅士和善,满足寒知微心中白马王子的形象。两人在网上聊的十分投机,宋时远有了约寒知微见面的想法,每次聊到这个话题,都会被寒知微巧妙地避开,毕竟网友见面,寒知微心里充满了恐惧。有一次他们聊到电视塔,寒知微没上过电视塔,不知道电视塔是可以上去的,宋时远立马约寒知微在电视塔下相见。宋时远对寒知微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寒知微一如网上那般文气单纯,留着一头又黑又直的长发,时而幽默时而安静,令宋时远怦然心动。面对面和网上毕竟不同,两人之间还是有几分生疏与尴尬,为了缓解这一尴尬,宋时远又邀请寒知微看了场电影,他们之间从此有了交集。 第一次见过之后,彼此之间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宋时远时常带着寒知微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探寻古都风貌,尽赏四季之美。哪里有新活动,宋时远总是第一时间约寒知微一起前往。他们在三月里放过风筝,六月里淋过雨,压过空无一人的马路,看过凌晨五点的日出,哪些细碎又美好的时光,给予两人奋勇向前的信心。 慢慢地寒知微想要的越来越多,宋时远开始退却,变得忽冷忽热。寒知微猜不透宋时远,时常怀疑这段关系,哪些煎熬的日子几乎都要冲散两人之前的美好。寒知微开始自我怀疑,本就自卑的她,在这段关系里更加自卑。两人拉扯了四年里,也可能是五年,每一次的分离与相遇,就像冰与火的撞击。多年后,寒知微收拾旧物,发现宋时远原来送过那么多东西给自己,哪些礼物每一件都很特别,每一件都能戳到寒知微内心最深处。 寒知微喜欢宋时远是张扬的,宋时远见过寒知微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寒知微的家人。宋时远喜欢寒知微是静默的,拉扯的四年里,寒知微没见过宋时远身边的任何人,他的生活她不曾参与。那时,寒知微试探性的问了宋时远,宋时远给的说辞是他一毕业就去了南美,朋友同事都不在西安,寒知微竟信以为真。寒知微现在回想起自己当初的那种试探真令人讨厌。 见识过西安的热闹与便捷,宋时远再也不想去南美了,眼看着回南美的日子逐渐逼近,宋时远明显有些焦虑,休整的时间里宋时远并未找下一份工作,每天与寒知微吃吃喝喝。有天宋时远在寒知微面前说起这一事情,寒知微以为是宋时远舍不得自己,便旁敲侧击地问,可以带家属过去吗,宋时远当时开了个玩笑,寒知微记忆犹新。宋时远说就算可以带家属,他也不会带她,他们不合适。可惜,那会儿的寒知微太傻,以为就是个玩笑。现在看来他说的不合适是真不合适。 宋时远以找工作为由,慢慢地对寒知微越来越冷淡,刚开始寒知微是理解的,渐渐地寒知微开始胡思乱想,用写小作文的方式发泄自己心中的苦闷,指责宋时远的种种不是,刚开始宋时远还有耐心回复,后来只是寒知微的单方面输出。人心若是冷了,什么话在他面前都不过是轻风拂过,毫无着力点。 在这段关系里,每当寒知微终于决定放下时,宋时远总是不合时宜地出现,他说俩人不合适,却一直给寒知微希望,比如在每年寒知微生日时,宋时远的祝福与礼物从不缺席,再比如寒知微只要发朋友圈,宋时远都会关注到,哪些细腻又自然的举动,简直就是寒知微的软肋。 几乎所有人都在感情里犯过傻,寒知微也不例外。那些放不下又拿不起的日子里,寒知微骑单车绕着宋时远家转了不知多少圈,数过宋时远家的楼层,见过宋时远家的邻居,一遍遍地自我推断,猜测他是不是在家,猜测他有没有睡觉。毕业后,寒知微和其他同学一样,积极找工作,按时去上班,房子租的离宋时远家比较近,离公司十万八千里,每天起早贪黑去上班,周末可以和宋时远约一约,寒知微很知足。两人分开后,寒知微幻想过她们偶遇的各种场景,结果一次也未能相遇。世界上有那么多巧合,可有些人一旦不见,就再也不见了。 一段感情如果开始的不清不楚,结束也就会不清不楚。人们常说关系平等才能共谋未来,可寒知微与宋时远并不平等,宋时远高学历高收入,有广博的见闻,自信又自爱,反观宋时微一无所有,敏感自卑又做作,爱的小心翼翼,生怕明确关系后,宋时远扬长而去。白马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只存在于小说中,现实中,只有旗鼓相当才能长久合作。多年后寒知微才明白,她不过是弥补了宋时远刚回国时的空虚,他是爱她的,只不过权衡利弊后,她不是他的最佳选择。

-
不爱烫头的于谦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7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