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游记——美食篇
施秉干锅牛肉,也称为烂牛肉,是以前穷的时候没什么肉食,牛肉、牛杂、牛皮混成一锅。酸辣口,酸由酸菜、折耳根、酸豆角等形成,辣由干辣椒、鲜辣椒和当地制的糟辣椒等构成。无论是酸、辣都层次感丰富,回味无穷,同时牛肉等可能先用牛油超过,比一般吃到的牛肉香。

牛瘪是黔东南的一道有争议的名菜(发源于苗族)。这道菜是因为以前的人经常腹泻生病,发现牛非常健壮有力,认为是因为牛吃了很多人不能消化的驱寒健体草药。因此宰了牛之后,把牛胃部还有肠里的半消化物取出,称为“牛瘪”,作为火锅的锅底。牛瘪有草的清香味,同时伴有苦味和一点难以描述的腥味,同时颜色与排泄物相近,所以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但我吃的时候只在刚开始感觉有一点点腥臭味,后面煮久了就没感觉了。烫熟的牛肉很鲜很嫩,伴有草香味。蘸上辣椒调味料和牛瘪汁的组合,鲜辣爽口,回味无穷,是一次新奇而难忘的美食体验。不过牛瘪煮久了苦涩味很重,到后面我受不了。

这个用当地的糟辣椒炒的土豆丝是我吃过最香的土豆丝。

在六盘水市吃的清汤黑山羊,黑山羊是贵州本地的羊肉。这个清汤黑山羊的羊肉吃法和我平时吃的不太一样,平时羊肉是纯肉或者带骨的肉。这边则是有皮、肥肉、瘦肉,吃起来不会韧,有瘦肉的肉香、脂肪的鲜香和皮的弹牙口感。

水城羊肉粉有清汤和红汤,我都试过了。老板说清汤使用羊肉和羊骨熬煮三个小时而成,没有味精。单喝没放盐的清汤非常清淡,只有单纯羊肉的鲜香味。如果做羊肉粉,则会加入花椒和胡椒来提鲜,加重口味同时提高汤的鲜味。如果是辣汤,则是再加入干辣椒,因为辛辣的作用,香味更甚,与清汤已不是一种风味,不太能吃辣的可以让老板少放辣。


回程时住在贺州,吃了当地特色的牛红(牛血)和牛肠酸,牛红比朱红要爽滑,口感就跟丝绵的豆腐一样,且没有猪红鸭红那么重的味道,清清爽爽的。牛肠酸是用酸汤煮大肠,吃完一块又想吃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