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伊娃
Yva
原名:艾尔泽·恩内斯缇娜·诺伊兰德(Else Ernestine Neuländer)
出生日期:1900.1.26
出生地:德国,柏林
死亡日期:1944.12.31(官方记录的被宣告死亡日期)
死亡地:波兰,卢布林
国籍:德国
其他名字:艾尔泽·恩内斯缇娜·诺伊兰德-西蒙(Else Ernestine Neuländer-Simon)、艾尔泽·西蒙(Else Simon)
职业:摄影师
活跃时间:1920-1942年
知名于:多重曝光(multiple exposure)时尚摄影
艾尔泽·恩内斯缇娜·诺伊兰德-西蒙,职业化名“伊娃”(Yva),是一位德国犹太裔摄影师,以梦幻般的、朦胧的多重曝光摄影作品而闻名。她是柏林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一位顶尖摄影师。
纳粹党掌权后,伊娃被迫转行成为放射技师(Radiographer)。1942年,她被盖世太保驱逐,之后遭杀害;其遇难地点可能是马伊达内克灭绝营(Konzentrations- und Vernichtungslager Lublin-Majdanek/ Majdanek concentration camp)。
早年生活
艾尔泽·恩内斯缇娜·诺伊兰德于1900.1.26出生在柏林,其父是犹太裔商人,其母是女帽商人(milliner),艾尔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在艾尔泽12岁时去世,母亲靠制作女帽抚养家中9个子女。诺伊兰德可能在柏林的应用艺术教育组织“莱特会”(Lette-Verein)学习过,完成学业后,她还完成了为期六个月的实习。
生涯
诺伊兰德于1925年创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使用化名“伊娃”,工作室位置很好,靠近选帝侯路堤(Kurfürstendamm)。她于1926年和画家、摄影师海因茨·哈耶克-哈尔克(Heinz Hajek-Halke)短暂合作过,但二人因版权争端而结束了合作关系。伊娃的哥哥恩斯特·诺伊兰德(Ernst Neuländer)和别人共同开办有一家模特沙龙(modeling salon)“Kuhnen”,她因此被哥哥聘用为摄影师。1927年,伊娃的10张照片登上插图杂志《女士》(Die Dame),这令她进入了当时的顶尖时尚杂志出版业。她采取现代主义手法,运用技术构图和前卫意象,即捕捉到了当时性革命风潮,又以非性别化的方式强调了女性形态,她因此成为了一位具备灵活性的艺术家。她作为女性,进军摄影行业,这一举动本身就挑战了当时的常态,即只有男性才是艺术家,女性只是他们的被动的模特。
至1927年,伊娃已经成名,专长于时尚、裸体和人像摄影,但她也愈发意识到了摄影的商业价值,成了第一批进入广告业的摄影师之一。伊娃曾使用多重曝光技术,为“Amor Skin”拍过一组广告,营造出了如梦似幻的超现实主义画面。没过多久,她就凭借富有创新精神的图像打响了名声,为《柏林画报》(Berliner Illustrirte Zeitung)、《女士》、时尚杂志《优雅世界》(Elegant Welt)、《商业图像》(Gebrauchsgraphik)等报纸、杂志、摄影期刊供稿。她亦曾参与国际展览,包括1929年的展览“影片与照片”(Film und Foto,斯图加特)、1930年的展览“照片”(Das Lichtbild,慕尼黑)、1932年的首届“国际摄影艺术双年展”(Biennale Internazionale d'Arte Fotografica/ 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 Photographic Art,罗马);接着在1933年,她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性巴黎人体摄影沙龙“女性之美”(La Beauté de la femme)以及伦敦皇家摄影协会(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举办的“摄影的现代精神”(The Modern Spirit in Photography)展览。
伊娃的代理商是Schostal图片社(Schostal Photo Agency/ Agentur Schostal)。Ullstein出版社(Ullstein Verlag)于1929年起开始在杂志《Uhu》上刊登伊娃的摄影“故事”。她和出版社签订合同,准备完成27幅蒙太奇作品,但只有20幅在杂志被迫关停前面世。伊娃通过连环照片叙述了一个动态故事:年轻的女性们从外省来到大都会柏林,寻找改变命运的机会;她的这组作品是静态图片到动态影片之间的技术步骤,具有代表性。1933年,纳粹当局开始关停犹太人拥有的企业,把伊娃的名字列入不受欢迎者名单,但伊娃还是决定继续扩大事业。模棱两可的纳粹政策、自己在非犹太人社群中的融入程度以及手下的10名非犹太裔雇员给了伊娃以虚假的安全感。广告和时尚客户们没有对伊娃表现出反犹情绪,她还把工作室搬到了位于布莱布托伊大街(Bleibtreustraße)的一处面积更大的店面,之后又在第二年搬到了施吕特大街(Schlüterstraße),当时她刚结婚不久。1934年,她和阿尔弗雷德·西蒙(Alfred Simon)结婚,后者为帮助妻子经营公司而放弃了自己的事业。
1936年,伊娃雇用了一位年轻的助理:赫尔穆特·诺伊施塔特尔(Helmut Neustädter),他就是后来的著名时尚摄影师赫尔穆特·纽顿(Helmut Newton)。同年,伊娃同意将企业雅利安化(Arisierung/ Aryanization),将公司所有权交给了友人、艺术史学家夏洛特·魏德勒(Charlotte Weidler),以便让公司继续运营。在收到美国《生活》杂志的聘用邀请后,伊娃计划移居纽约市。伊娃的丈夫无法想象在异国他乡从头开始,而且自己连英语都不会说,因此盼望着国内局势会改善,劝妻子放弃计划,留在德国。但西蒙的猜想是错误的。1938年,纳粹当局出台一系列新规章,伊娃被禁止从事摄影工作,被迫关闭工作室。此后,她在柏林的犹太医院的放射摄影(radiography)科担任助理,直到1942年。夫妻二人曾在1942年试图逃离德国,他们被捕后,汉堡港查获了34箱私人物品,基本全是伊娃的摄影设备。后来,有21个箱子在一场空袭中被毁,其他13个箱子则被拍卖,以抵消其储存成本。
1942.6.1,艾尔泽和阿尔弗雷德夫妇被盖世太保逮捕;6月13日,二人被送上驶往灭绝营的“15号东运”(15 Osttransport)。他们所乘的火车原本开往索比堡灭绝营,但在途中于卢布林改道,车上的1030名囚犯被选中,送到索比堡。余下的人(人数不明)被送到了卢布林的马伊达内克灭绝营。在德方的运输名录中找不到能确证艾尔泽和阿尔弗雷德夫妇去向的文件,但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的犹太人记录则显示,阿尔弗雷德·西蒙在马伊达内克被杀害。没人能找到关于伊娃之死的记录。他们二人有可能在1942年刚到灭绝营时就遇害了。日期为1944.12.31的官方文件宣称艾尔泽·恩内斯缇娜·诺伊兰德已经死亡;2005.11.29,德国艺术家冈特·德姆尼希(Gunter Demnig)通过项目“绊脚石”(Stolperstein)将一块特殊的铺路块置于伊娃的最后住所所在地:施吕特大街45号。
遗产
2001年,位于柏林夏洛滕堡下属区的隐藏博物馆(Das Verborgenes Museum/ The Hidden Museum)举办了伊娃回顾展。次年,柏林的勃兰登堡博物馆(Märkisches Museum)在一次展览中展出了伊娃的摄影作品。2002年,Wasmuth出版社出版了Marion Beckers和Elisabeth Moortgat所作的人物传记、作品评价《伊娃:摄影作品,1925-1938年》(Yva: Photographies 1925–1938),有德文和英文版。
参考资料
· Greenspoon, Leonard J. (2013). Fashioning Jews: Clothing, Culture, and Commerce. Studies in Jewish Civilization. Vol. 24. West Lafayette, Indiana: Purdu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55753-657-0.
· Meskimmon, Marsha; West, Shearer (1995). Visions of the "Neue Frau": Women and the Visual Arts in Weimar Germany. Leicester, England: Scolar Press. ISBN 978-1-85928-157-4.
· Schönfeld, Christiane; Finnan, Carmel (2006). Practicing Modernity: Female Creativity in the Weimar Republic. Wiesbaden, Germany: Königshausen & Neumann. ISBN 978-3-8260-3241-7.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