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爱上北京的一个瞬间
查看话题 >原来北京和张杰演唱会都并不远。

01
周末和好朋友一起去北京鸟巢看了张杰演唱会。
去北京的高铁坐了4个多小时,看着车窗外不停变换的风景,我才意识到,我离北京好像也不是很远嘛。

只是小时候觉得很远,远到以为这辈子都到不了北京,同样地也觉得张杰演唱会很远。
可能确实也远,从2007年到现在,不过也才去了两次他的演唱会。
但回首这十多年,我以为非常遥远的一段日子,竟然如此快速地都成为了过去。
连我第一次去南京看张杰演唱会,也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这次去北京看他,又是好几天前了。

长大之后的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大概正因如此,才让我们离喜欢的人见面的日子,近了又近。
十几年后,准时来赴一场青春的约,而张杰也很准时,说好六点半开场,不差一分一秒。
看着他从升降台出现,全场荧光棒亮起,欢呼声响起,好像青春也被我重新拾起。
有一部分我,在这个夏天,在张杰的歌声里,又活过来了。

我扭头看了一眼朋友,这是她今年看的第八场张杰演唱会了,但依旧如初见般兴奋。
入场前我不停提醒自己,这一次要多感受,照片和视频拍几张作纪念就可以了,录视频的时候不要跟着唱了,不然视频里全是我自己的声音了。
好消息是确实做到了多感受,坏消息是过于沉浸,录的视频很少但也几乎全是我自己的声音。
回到酒店忍不住和朋友说,“哎哟,我怎么就记得这么多歌词呢,要是记不得歌词估计也就不会一直跟着唱了,现在好了,张杰也是给我当上伴唱了。”

朋友点开网易云,放了一首《明天过后》,我下意识又跟着唱了起来。
她笑着说,“可能是刻进DNA里面的习惯吧,谁让我们在记忆力最好的年纪学会了这些歌呢。”
02
确实是在记忆力最好、最为青春的年纪学会了这些歌。
那时的课间或者午休,都抓紧一切时间抄写歌词,恨不得把张杰每首歌的歌词都抄下来,包括一些看似小众的《流言有一千分贝》《半透明的墙》等等,都照抄不误。

那会儿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手机电脑,要么一边听MP3一边空耳抄,要么等家里有手机电脑的同学在周末抄好了再管她借歌词本。
抄好了就看着歌词本,一遍一遍地唱,想着以后能去看张杰演唱会就好了。
也和宿舍里同样喜欢张杰的女孩约好,“我们长大了要一起去看张杰演唱会,去北京看!”

只是毕业后,渐渐与她失去了联系,而我们贴在墙壁上的张杰海报,也没有撕下来,长久地看一眼,大方地留给下一届学妹。
走出宿舍门又回头,“哎,你说要是下一届学妹不喜欢张杰怎么办啊?”
她则笃定,“不会的,一个宿舍10个人呢,肯定会有人喜欢张杰的。”

张杰在演唱会上问,“有今年刚喜欢我的吗?有喜欢我五年的吗?有喜欢我十年的吗?有喜欢我二十年的吗?”
每次都有很大声的回答,我说歌迷真长情啊,这么多年还在喜欢他。
又在朋友圈刷到,有两个大学同学结伴来了张杰演唱会,和朋友感慨,“她们俩从大一就在一起玩,现在毕业三年了还一起来看演唱会,感情好长久。”
朋友说,“我们俩还是从高一就一起玩呢,现在高中毕业又大学毕业了,也还是一起来看演唱会了呀,而且我们俩本来还是因为张杰认识的笔友呢。”

早已不是当初那样狂热的粉丝了,我如自己所愿地逐渐长成了一个情绪稳定的淡人,但还是会点开他的歌,每次听他的歌又好像回到了青春时代。
而这次在演唱会上,又好像变成了那个“听一首老歌就会流泪的女孩”。
03
这一次似乎真的听到了很多他不常唱老歌,《今生今世》《很奇怪我爱你》《我在这》《云中的angel》《爱不解释》......


想起来当初《很奇怪我爱你》发行时,我们在QQ空间发说说,又互相疯狂评论。
那时候加了很多同样喜欢张杰的人,我们的名字叫做“星星”,互相留言踩空间,互相点赞暖说说。
大概过了几年,回头看自己发的内容,好羞耻,索性把几千条说说日志全都删完了,似乎删完了这些,我不堪回首的矫情的非主流的青春也就此一笔勾销。
至于加的那些人嘛,则能删也都删了,只剩下两三个关系好的,尽管后来不再联系了,但也舍不得删掉。
此后,也不怎么打开QQ了,都快忘记了十年前我在QQ空间追星来着。

看完演唱会之后,想找一些许多年前我说自己想去看张杰演唱会的证据,狂翻QQ空间,到头来也没找到什么。
又懊恼当时怎么全都删掉了呢,真是狠心啊,明明好的坏的都是青春与回忆来着。
只在留言板上看到了一个十年前常常给我留言的女孩,她说“杰哥为爱逆战巡演马上开场了,而我们只能在手机屏幕前看。”
她总来给我留言,“早安晚安,高中的课程好多,又要考试啦,马上高考了,杰哥又去快乐大本营啦,发新歌啦......”

不用QQ之后,我们自然也没有联系了,这一次我试着给她发信息,我说十年后我终于去北京看张杰演唱会了。
她没有回复,我猜测她大概也不再用QQ了,两天后才收到回复,她说自己也想去但没抢到票,确实不怎么用QQ了所以才看见。
于是我们这才加上了微信,有一种多年前的宝物失而复得的感觉。
没想到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也还在听张杰的歌,也还在想去看他的演唱会。

好想对十年前那个抱着手机一遍遍刷演唱会视频的女孩说,“别担心,你后来也去看了张杰的演唱会了,在北京鸟巢!”
04
张杰在演唱会上问,“有因为我交到新的朋友吗?有因为我变成更好的人吗?”
我说有,有。

小学的时候就喜欢张杰,离他最近的时候,是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买一块钱一大版的贴纸和两块钱的海报;
初中则是可以去书店里买娱乐杂志,半个月可以买一本;
高中有了手机,离他最近的时候是加上了很多同担,她们更新着张杰的动态。
成年之后去了大城市读大学,恰好赶上他开演唱会,买了票去现场,在现场大屏看见他,我痛哭流涕,喊着“我终于来到你的演唱会了”。
又过去五年,居然来到了北京鸟巢看张杰演唱会。

正如张杰所说,他也不敢想自己有一天居然能真在鸟巢开演唱会,我也没想过我居然真的能来这里看。
那我这样算不算已经站在了小时候最想要的未来里?
和最好的朋友,来最向往的城市,看最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

而此刻,我25岁,第一次听到张杰的歌那年,他也是25岁。
和我一起看演唱会的朋友,我们也是因为张杰认识的,最开始是笔友,慢慢地见了面,她是如此如此好的人,我们也成了这样要好的朋友。

我时常感觉自己幸运,能与她当朋友,倘若没有喜欢张杰,那大概我们也没有相遇的可能,所以还是要说谢谢,谢谢张杰。
谢谢张杰陪我成长这一路,谢谢张杰让我认识了很好的人,谢谢张杰让我有了重新活过来、重新拥有青春的机会。

所有以为遥远的,都成为了我终将抵达的。
至此,夏天和青春又告一段落了。
我想,15岁和25岁都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