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你的“生长痛”是什么?
查看话题 >面对可望不可及的“人生赢家”除了羡慕我还能做什么
面对可望不可及的“人生赢家”除了羡慕我还能做什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明明你是个普通人,大数据却很不懂事地给你推送家境优渥,轻松坐拥一堆资源的人。行,他们要有钱有权总要付出点门票吧,比如因为把时间花在工作或者追逐名利上,家庭关系就容易处理得不好,然而家庭和谐美满也不在少数。这种要啥有啥的别人家孩子的人生真的很容易让人破防。我在丑陋地原地挣扎时,人家已是翱翔世界的鹰,世界都有他们的踪迹,我最渴望的自由仿佛只跟他们有关系。可是一直沉浸在别人的生活里,又能给我带来什么呢?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小狗钱钱》讲到“成人经常把一生的时间都用来考虑他们不知道、不能做或没有的东西上。”,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脑海,甚至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从前我看到那些出身比我好的,原生家庭比我幸福的,拥有资源比我丰富的,先天优势比我多的,后天能力比我强的,我总是自怨自艾为什么别人出生就在起跑线上,不然就是妄自菲薄自己怎么做也没用而不去行动。把能力归咎于天生,把差距归咎于环境,一腔愤懑,一事无成。
会对比会埋怨是正常心理,关键是怎么调整。吉娅作为德国交流生去美国参加演讲比赛,因为英语不好被嘲笑,她也抱怨过,跟那些母语是英语的人一起参加比赛对她来说是不公平的。她并没有沉浸在此,而是着眼于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知道的、能够做到的和拥有的事情上,她更多的是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寻找开脱的借口。
世界上有很多事是不公平的,但是时间是人人平等,你的一秒和他的一秒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秒钟。你把你的精力花在哪里,把你的时间消耗在哪里,就会收获到与之匹配的东西。把精力消耗在别人拥有的东西,而不是专注自己拥有的,那么这个东西永远只属于别人。首先考虑的总是事情做不成的原因,一直去想做不到的事情,不如考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一件事投入的精力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
现在的我再看到那些我无法成为也无法拥有的人或事,我会告诉自己,与其把有限的精力内耗在自己不知道、做不到、不喜欢的事,还不如多关注自己知道什么、拥有什么、能做什么。别人拥有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我,多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把精力放在真正的愿望上。我认真复盘,发现自己居然也拥有很多,我便充满力量,不再内耗。
(by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