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一位糖尿病医生的控糖建议——《饮食术2》读书笔记
本文内容来自:
前面的话
很久没写笔记了,主要是因为最近两个月苏州一直处于35℃+的高温中,有好多天甚至达到了40℃以上,暑热让我烦躁,也没有动力读书和享受生活。同时,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加上腿伤反复,直接把我抛进抑郁的泥塘,也就是这周才能挣扎着冒头呼吸,不过已经在变好了。当然,也要感谢自己还在读关于self-care(自我关爱)的书,有些句子帮到了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在读下面的笔记之前,我想先明确以下三点:
-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糖尿病专科医生,他的很多观点是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出发的,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你觉得某些建议是胡说八道、没有用,完全可以跳过、不采纳,都是ok的;
- 本文是个人笔记,所以我节选时会paraphrase(即改写,但保持核心内容一致),并且优先摘录对我有用的,同时会跳过大部分论证和解释部分。如果你对某些内容感兴趣,建议读原文。某z站可以找到电子书,找不到的也可以留言索要;
- 任何饮食理论都可能存在局限性。借用书里的一段话:
大家在考虑为了健康吃什么的时候,科学依据是很重要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些依据也并非百分之百正确。医学、科学的研究是有目的地进行的,于是便会导出一些结论,但这些结论所展示的内容是片面的。因此,无论多么了不起的研究结果,都不能适用于“一切”。希望大家明白:“科学依据并不等于绝对的真实。”
希望大家在读本书或者其他关于健康饮食的书籍和论文时,也能记住这一点。
总原则
- 不要太在意热量,只考虑低卡路里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危害健康
- 不要局限于某一种健康食材,很多时候食材搭配可以有1+1>2的效果。比如胡萝卜和油脂、大蒜和猪肉(大蒜中的蒜素会促进维生素B1发挥功效,有利于缓解疲劳,如果配合富含维生素B1的猪肉一起吃,效果会很好)
- 脂肪不是敌人。大脑和细胞壁中都有很多脂肪,人类也需要脂肪。同时,脂肪对血糖的影响没有碳水那么“剧烈”,所以增加饮食中的脂肪比例可以增加饱腹感并维持血糖相对稳定
- 降低碳水在膳食中的比例。本文指的碳水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各种主食,也包括各种富含淀粉的根茎类蔬菜(如红薯、马铃薯、山药、芋头、莲藕等)
- 蛋白质可以从肉鱼蛋豆制品等中获取,对于大部分普通人,哪怕进健身房运动,也没有必要吃蛋白粉,因为不需要那么多蛋白质(可能影响肾功能)
- 增加新鲜蔬菜和脂肪的比例,可以选择特级初榨橄榄油。同时补充鱼油。
- 避免烤炸,尽量蒸煮(或者生吃)
- 食物尽量吃完整的、低加工的
- 不摄入精致糖。(代糖的安全性有待商榷,我个人是不喝含糖饮料也不摄入代糖的)
详细原则
- 吃巧克力最好选可可含量>75%、糖类含量少的
- 尽量多吃鸡肉和鱼肉,猪肉适量,牛肉少吃。一种排表方法是: 每周日一次猪肉,月末一次牛肉,其他时间鸡鱼交替。
- 肉类尽量吃全部位(肝脏类可以吃,营养也是很丰富的。不用担心胆固醇,大部分胆固醇高是天生的),小鱼最好全吃
- 猪肉可以适量(比如四天吃一次,少于150g)
- 牛肉和加工肉制品可能导致结肠癌(主要是牛的生长条件可能影响品质,原则上是草饲优于谷饲,但是草饲很贵。加工肉不说了)
- 如果吃牛排最好选半熟,肉片最好涮锅。或者烹调之前醋泡一下
- 鱼类罐头ok,但不要吃加很多添加剂的。罐头里的油是很好的(溶解了epa和dha)推荐食用
- 避免烤炸,尽量蒸煮
- 贝类富含镁。镁和钙搭配能促进钙的吸收
- 蔬菜至少350g一天,叶菜果菜要每天吃,根茎类少吃
- 不知道吃什么蔬菜就买十字花科,如西兰花,白萝卜,圆白菜,芝麻菜,油菜等
- 萝卜生吃更好
- 如果要加热蔬菜,那么蒸比煮好
- 菌类不用洗特别干净,一般切掉根部就行。炒或者蒸烤比较好,水煮会溶解营养,最好喝汤
- 牛奶不用每天喝。喝豆浆也很好(仍然是因为奶牛的生存环境可以影响奶的品质进而影响身体)
- 豆制品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新鲜豆子也很好,经常吃吃
- 豆腐可以替代主食,选粗糙一点的比较好
- 每天可以吃30-60g坚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但要选择无盐的,不能发霉的
- 水果不要榨汁,最好整个吃,不要空腹吃(因为升糖太快,最好饭后吃)。吃应季水果
- 吃米饭最好是吃杂粮的,或者与肉类和蔬菜一起吃。吃炒饭也很好(下面2条也是通过增加脂肪的摄入让血糖缓慢升高,同时用饱腹感降低碳水摄入)
- 吃面包片最好涂黄油,再加一些蛋白质和蔬菜。用橄榄油涂比黄油更好
- 牛角包也比面包片好
- 碳水冷却之后可以增加抗性淀粉(不容易消化)会稍好些
- 精神压力也会升高血糖,所以要学会解压
- 可以考虑服用鱼肝油
- 维生素D每天的摄取量上限为4000IU。因此,50岁以下时可摄取上限的1/10,也就是每天400IU左右,应以此为参照标准。50岁以上者可增加一倍,每天摄取800IU。人过五十,特别是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增大(之前读过是因为停经后雌激素不够了),通过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
- 做菜用铁锅比较好。越是花时间煮,越会从锅中溶出铁的成分。如果加上西红柿等富含酸的食材来煮菜的话,就更加容易溶出。
- 不要使用铝锅。和铁锅一样,如果用铝锅做菜的话,就会大量溶出铝。铁可以排出体外,而铝会滞留在体内。如果残留在体内的铝蓄积在脑中的话,会引起阿尔兹海默病(糖尿病也容易导致,所以还是要控制血糖)。
- 面部按摩会增加皱纹。以按摩为主的美容工具慎用。可以的话,少洗脸
关于体检
① 胸部和腹部的CT检查
通过CT检查分层摄影,可以早期发现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癌症,如甲状腺癌、肺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等。而且还可以查明是否有心肌梗死的风险。也就是说,只要做好CT检查,及时预防,几乎不会因为除消化道(食管、胃、结肠)以外的癌症和心肌梗死而丢掉性命。
腹部CT比腹部超声更准确。
不想使用造影剂的人,可以接受叫作MRCP(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检查。这个检查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检查胰腺。
补充:我奶奶最近查出晚期肺腺癌,但是WHO明确说了,最简单的筛查手段就是低剂量CT。
肺癌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lung-cancer
② 胃和结肠的内镜检查
对于消化道的癌症可以通过直接观察黏膜的状态早期发现。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结肠癌等,早期发现时可以在检查的同时切除病灶。如果有人对结肠镜检查很抵触,也可以接受最近推出的十分简单的结肠CT检查(缺点是不能当场手术)。
便血检查不可信。
肠镜检查的同时可以当场切除病灶。
③ 脑部的MRI检查
如果发现了脑血管动脉瘤,可以通过埋入弹簧圈来防止破裂(出血)。有些人在没有自觉症状的情况下,通过检查发现有极小的梗死灶,其中也潜伏有将来引起重症脑梗死的风险。不过,通过使用抑制血栓的药物,就可以预防病症发生,还可早期发现脑瘤。通过检查海马的萎缩程度,还可以早期发现痴呆症,并能加以预防。
冠状动脉CT防“心梗”。
但是,如果有糖尿病的话,由于并发症导致的神经病变,患者感觉不到心绞痛的症状,从而最终发展为心肌梗死。老年人神经变得不敏感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这叫作“无痛性心肌梗死”。
如果对健忘很在意,就做“VSRAD分析”。如果痴呆了,会连健忘都发现不了。
后面的话
虽然前面写了很多原则,但最重要的就是远离精加工食品、少吃煎炸、多吃天然食物,同时降低碳水比例提升脂肪比例,最后注意体检。我的体验是,全做到很难,但是能做到一部分就比什么都不做好得多。
另外,从自我关爱的角度来说,为自己设置一些饮食原则,并不是为了限制自己,而是为了让身体少出毛病,从而有体力和精力去追求更远大的人生目标。
同时,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戒断零食和含糖饮料比想象中要简单得多。只要彻底不吃,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也就不想吃了。就算偶尔应别人邀请吃了,也不会重回上瘾的老路。关键还是在于相信这么做是为自己好,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我爸也是这么戒烟的,如今7年了,也没有再抽过。
祝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享受人生!
淀粉肠狂热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写于卖掉体重秤1年后:为什么我不再称体重了? (8人喜欢)
- 极简 | 3大原则、7个习惯,打造只整理1次的家 (8人喜欢)
- 扬州两日行 | CityWalk、碳水盛宴、修脚初体验 (5人喜欢)
- 极简|定量化是极简的一条捷径 (10人喜欢)
- 我独自旅行 | 从苏州到香港开户,顺便追个“星” (1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