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确定感袭来,我的应对
14天前的我被逼迫考驾照,跌入深渊,阅读《Your brain at work》【1】以自救,是我钟爱的脑科学+修身,第八章救了我:
是否有自主感或掌控感,对大脑来说是另一个主要奖励或者主要威胁。
《晋书》的一个牢骚,流进宋词元曲,渐成千古一叹:不如意事常八九【2】。恐怕要改成“不如意事常一二”。究headache的模式,恐怕只有那么几种。若我为西楚霸王项羽,我会说“万人敌不足学,学一人敌。”敌吾脑便可。若我是叔本华,我会改变人生钟摆的朝向,上班族没自主感,数字游民缺掌控感——痛苦以此二者为极致,“无聊”岂能比肩?
“主要威胁”有二。被逼驾考,是其一之“自主感”。尚未败之,“掌控感”的威胁便来了:
今天我差点垮了,像是被重物压住,我动用浑身的骨与肌,终于在倒地之前挣扎而起,强撑着敲键盘,写下你现在看到的文字。深呼吸3下,细想片刻才忆得起刚刚的遭遇:
- 全家总动员,让我去荆门一学校工作。bullshit jobs也。当然拒绝。他们看不到我的暗流涌动,我还想着去Thailand该如何扯谎。
- 护照拖延。行编户齐民之制。不在户籍地,要发函过去申请,一周车马,批准了办好寄来又要一两周;回荆门两三天就能直接办好。担忧*2:荆门该不该回?拖久了Thailand能允许吗?
- @托勒密的星盘 吃着火锅,看我消息连忙打来:曾听闻万象诈骗,我去办商务签凶多吉少。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以下是我的精神装置,按按钮便能解脱。按效用大小排列:
1)RAIN:来自《洞见》(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的正念冥想四步法。
Recognize(识别):我经历的是80%不确定感【3】,10%被父母强迫bullshit的不自主感,10%隐瞒计划的愧疚。
Accept(接受):不如意事常八九,不幸福是人生常态,不确定是必修课题。此劫渡过,尚有千劫万劫,至死为止。只能共存。
Investigate(观摩):这是怎样的感受?心跳加快,两眼发昏,来回踱步;思维通道缩窄,想不了宇宙大事。也许还有些许刺激?
Non-attachment(分离):我的大脑在承受些什么,杏仁核在发热,并非我在受苦。赵sir把它叫“外部化”。换言之,不是家中坐生忧虑,而是忧虑先生登门拜访了;我端茶送水即可,须知人家不会赖我家不走的。
2)写作,找Ivy聊天,从而改变思考方式,转向理性。我谓之“表达疗愈法”,亦来自积极心理学的赵昱鲲:
一旦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你就激活了大脑的理性部分,逼得你更有逻辑性、更依据事实地来看待这件事情【4】。
3)重新诠释:往好里说。这不是琐事和慢性病,这是征途上的挑战,是探险家的日常,以及职业理想的一部分。护照拖延,我仍能读书奔跑;被中介骗,顶多损失路费。我的见识和历练只会有增无减。 依然来自 《Your brain at work》 第八章:
缺乏确定感和自主感而产生的强烈情绪仅靠标记法(用一两个词来描述情绪,被证明能减缓情绪活跃程度,这本书也详细讲过,我把它融入到RAIN的第一步R里边)可能无法调节。重新评估法是调节强烈唤醒的有力策略。
应对焦虑有个独特的诠释法:我很焦虑->我很兴奋。这么转换不是自欺欺人,因为两者的身体信号相似,区别只是前者看重失败,而后者看重成功。( 来自Alison Brooks的实证研究 【5】 )。
4)森林浴。有科学依据,让人放松的万能大法。

5)深呼吸。打开副交感神经。
6)禁止越级指挥。情绪上头,瞄准的是短期利益,恐瞎指挥;出国决策大事,隔日诉诸“理性司令”。放任情绪容易误事,则又生情绪,无穷尽也。
出国难, 挣钱难, 且看我再次“重新诠释(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去则去,去不了,不去也罢。娜拉出走,走了又如何?Thailand资本主义社会而已,能泰成啥样?不如往内心走,另有王国,比五大洲、四大洋还宽阔。
【1】 “效率”二字在China牵扯太多,会沾惹成功学的气息。直译为《工作中的大脑》又怕招徕不了读者。我不比人聪明,编者肯定也考虑过了。
【2】《别子才司令》: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千古“名叹”的流行版本也许出自这里。鄙人荆门人也,居然不知道这首诗。
【3】行文多用“不确定感”,而非更自然的“焦虑”二字。前者更符合我的感受,但后者“流通”更广。欢迎聪明人告诉我二者的区别。
【4】 得到APP -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在得到 (dedao.cn) (需要账户才能打开)
【5】 得到APP -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在得到 (deda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