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胆固醇,它不是你想的那样!
胆固醇是一种脂类物质,也是身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那么,胆固醇对于我们,到底有什么用呢?
人体有大约3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中都包含胆固醇。只有在完整的细胞膜中,细胞才能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因此,如果没有胆固醇,人体将无法存活超过24小时。胆固醇还是许多激素的基础结构,比如男性的睾酮、女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以及应对压力的皮质醇。维持人体钙磷代谢和骨骼健康的维生素D的骨架结构也是胆固醇。甚至消化脂肪的胆汁,其主要成分也是胆固醇。
为了维持所有这些生理功能,人体需要持续供应胆固醇。那么,体内的胆固醇来自哪里呢?答案可能会让你惊讶。我们身体所需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于饮食中的动物脂肪,另一部分(也是绝大部分)是由身体自行合成的。
由于人体时时刻刻都需要胆固醇,所以几乎所有细胞都可以制造胆固醇。肝脏则负责调度体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将它们通过脂蛋白传输到身体各处。在传输过程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会逐渐变为低密度脂蛋白(LDL)。多余的胆固醇则由高密度脂蛋白(HDL)回收并返回肝脏。
当身体合成的胆固醇有多余时,它会通过胆道系统进入肠道。如果肠道判断胆固醇过多,它们就会通过大肠与其他废物一同排出体外。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肠道会重新吸收这些胆固醇。同时,食物中的胆固醇也会在肠道中被吸收。肠道内靠近肠腔一侧的细胞有专门吸收动物来源胆固醇的受体。那么,植物来源的胆固醇会被吸收吗?有时也会,因为它们的结构与动物胆固醇非常相似,有时会“混淆”受体进入体内。
未来,我将专门做一期视频来讲解为什么动物类胆固醇优于植物类胆固醇。通过受体,肠道细胞吸收的胆固醇中,超过70%是重新吸收的胆固醇,即身体自行制造的胆固醇,而不到30%是饮食摄入的胆固醇。如果肠道细胞吸收的胆固醇仍然过多,不用担心,肠腔一侧还有另一个出口,叫做ABCG5/8,这些受体会把多余的胆固醇再次排出到肠道外。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肝脏、胆道系统和肠道细胞会根据身体的需求吸收或排出胆固醇。这也是我可以放心吃5个鸡蛋而不担心摄入过多胆固醇的原因。事实上,我更看重的是鸡蛋中的其他重要营养素。至于胆固醇的吸收和排出,我相信身体会自行调节,前提是我是一个健康的人,肝脏、胆道和肠道没有疾病。
为什么我选择鸡蛋?一方面是因为购买方便,另一方面是鸡蛋含有优质蛋白质、胆碱、维生素A、E、D以及大部分B族维生素,同时还有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如欧米伽-3脂肪酸。5个鸡蛋的量能让我吃饱,配上防弹咖啡,可以让我保持8个小时以上不饿,同时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保障健康。
如果我按照以前的习惯大量摄入精制碳水,我的血糖和胰岛素会迅速达到峰值,随后很快感到饥饿。虽然过了嘴瘾,但这些食物无法提供足够的氨基酸和脂肪酸,更不会为健康保驾护航。
普通人对胆固醇的恐惧主要来自主流医学的宣传。这种误解可以追溯到美国病理学家Ancel Keys的研究。他发现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中有粥样斑块,而斑块的主要成分就是胆固醇。因此,他提出了“胆固醇导致冠状动脉阻塞”的假说,并建议减少食物中的胆固醇摄入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他的研究还提出了著名的“七国理论”,为后来的饮食指南奠定了基础。
然而,现在的研究已经证明,胆固醇并非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尤其是LDL胆固醇。虽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发现了胆固醇,但这并不意味着胆固醇就是引起心脏病的原因。流行病学研究只能发现关联性,而无法得出因果关系。
打个比方,如果研究表明,携带打火机的人比没有打火机的人更容易得肺癌,这并不意味着打火机是导致肺癌的原因。同样,在冠状动脉中发现胆固醇并不能证明胆固醇是引发心脏病的罪魁祸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长期摄入大量精制碳水和糖分会导致胰岛素水平长期处于高位,进而引发慢性炎症。这种状况下,动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容易受损,而高血糖水平则会导致正常的LDL(即A型LDL)发生糖基化,变为体积更小、更密集的B型LDL。这种B型LDL容易沉积在受损的动脉内膜之间,并被免疫系统视为异物加以攻击。巨噬细胞会吞噬这些LDL,但由于无法消化胆固醇,巨噬细胞最终会死亡,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越积越多,最终可能导致血管腔狭窄,引发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由此可见,我们摄入的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冠状动脉中的胆固醇完全是两码事。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是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和血管内膜损伤。而LDL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在修复受损的血管内膜,并非心血管粥样硬化的元凶。将胆固醇视为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甚至误认为它是从饮食中摄入的胆固醇,是完全错误的。
事实上,LDL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先天免疫的一部分,与白细胞协同抵御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袭。此外,研究表明,一味追求低胆固醇水平,反而会增加全因死亡率和癌症风险。这些问题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有关。
因此,LDL和胆固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相反,它们是我们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帮手。我们应该更关注如何避免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的触发因素。
在前一集视频中,我已经介绍了如何解读血脂报告。对于甘油三酯,我的目标是将其控制在70-80以下,尽管官方标准上限为150。对于HDL,高于40就算合格,但我要求自己达到70以上。这样,甘油三酯与HDL的比值会低于1,研究表明,当这个比值低于1时,我就不必担心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自然也不必担心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血管内膜损伤。
虽然我的总胆固醇和LDL确实比正常值略高,但我依然认为这是健康的,因为我关注的是整体健康状态,而不仅仅是某一个指标的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