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孙先生的灵感:13
#13 小吴:“通过阅读和自身实践,我发现人的灵魂不见得是恶的,人之初性本善,甚至有时候我们要通过实践,逐渐发现自己身上被琐事蒙上尘埃的善。我指的是,人可以通过发现自身的善,逐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换言之,使自己因为俗事蒙尘的善像明珠一样重放光彩。” 孙先生:“善哉。” 小吴阅读了十页书后,说了一句:“去玩一玩(宠物鱼)。” 孙先生笑着伸出手竖起五个指头:“五分钟!” 小吴:“而且也不见得像柏拉图全集伊庇诺米篇所说,只有少数人能获得圆满幸福——我觉得大多数人获得圆满幸福都是可能的,因为大部分人是善人。” 孙先生:“但是要艰苦的努力。你努力努力对了(指为变成善人而努力)。” 小吴又读了二十页书,看了看计划目标。 孙先生:“不要着急。” 小吴翻了翻柏拉图全集正文的剩余部分,觉得进度上差不多合适他一天弄完。 孙先生也说:“差不多。” 小吴:“通过注视小鱼这一契机,我认识到灵魂是可以追求善的,而因此我自己也可以追求善。” 孙先生:“善哉。” 小吴:“我认为仁道是一种正义,而原先我所以为的正义,可能一开始评判人就无权对他人施行正义。” 孙先生:“对。”顿了顿,他补充说:“仁。” 小吴:“通过思索我所奉行的仁道,我加深了对于我过去一个错误的认识:我本身可能不具备提出一些批评的权力,但是我却有给一些受困者提供帮助的权限。”权限这个词是孙先生提示小吴的。 孙先生说:“你理解你自己了。” 小吴:“阅读柏拉图的书信联想苏格拉底的遭遇,我意识到存在一些坏人利用法律杀死无辜的人,我意识到这个弊端之后,觉得也许仁道能胜过这些歪曲法律的人。” 孙先生:“你先用这个办法来搞明白这个问题。后续我会来讲的。” 小吴:“好的。那么相信我很快就会过渡到对您的故事的学习吧。” 孙先生:“庞涓的观点有合理之处的。” 孙先生:“如果我说庞涓是你的朋友,你满意么?” 小吴笑了。他有自信心。 小吴:“我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对于我理解眼前的思维混乱很有用:在读到一段话的时候,我现在容易陷入心里面在想的另一件事情的干扰,然后就发现正在阅读的材料与心中的想法合拍。然而我认为这仅仅是我犯糊涂了。”小吴看了看读书进度,还有11页未完成。 孙先生说:“不要放弃。” 小吴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在今天之内解决掉《柏拉图全集》的阅读。 孙先生:“在理解对手意图的时候,不要乱推。” 小吴:“好的。另外,除了国家篇,我终于读完《柏拉图全集》正文了!” 孙先生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