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回国之旅,云贵川,一队 “ I ” 人的旅行,03,贵阳篇

要说恶趣味,每个人多少会有那么一两个。
犀牛在推荐我上一篇日志时说,写得成匹布那么长,看得心慌------“成匹布那么长”大约是粤语,差不多就是,要多长有多长,简称太长-----是的,我的粤语,退步得无地自容。
但即便如此,我也就真的不客气了-----这篇本来准备写成两篇的,现在决定还是写成一篇:给犀牛下套,一匹布怎么够?起码两匹,享受孪生兄弟待遇不是?
恶趣味2:每次回国,首选零食一定是这个口味的火腿肠。(双汇,打钱!)
从大理去贵阳的动车上,还发小零食盒子,记得有葱香饼干,美国豌豆,还有一个番茄披萨味的酥脆条。虽然不“正常”,但很有趣。
似乎就预示了这趟旅程最后会带来的余味。

一路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架,就知道快到贵阳了。
下了动车,犀牛在第三个城市的在地关系来了-----------设计师KD和@chloooe。
我可是他们的证婚人。犀牛超级自豪地说。
好吧,你这身份就足够我和主任厚脸皮起来了。事实上,接下来的几天,两位设计师对证婚人和证婚人带来的两个第一次见面的闲人的招待力度,让两个闲人觉得,脸皮再厚也受之有愧啊:当初虽然没吃到席,可也没包红包啊!
我只能厚脸皮说,起码我觉得,抛开别的不说,我跟KD,一见如故。
那还不是因为五个人里面,就你们两根大烟枪------ 我估计犀牛会这么吐槽我!他那个即便是咽炎好了以后,碰见抽烟的仍然鞭挞的后遗症,没跑了。

动车站外,短暂的“你在哪里啦?呃。。。是这个出口吗?没看见你啊。”的找人游戏,我们顺利接上头。然后直接去饭店跟Chloooe碰头。
犀牛大哥的大哥你说我是不是胖了? 一见面,这个刚出了月子的美少女新手娘亲,就开始灵魂拷问我。
本着第一次见面的矜持(其实豆瓣加好友很多年),我说,没想到你看起来比我都高。。我可是45岁前号称175cm的男人啊。。。
险险过关。

第一餐,在贵府酸汤牛肉吃。
酸汤很不错,颜色虽然鲜红,但并不辣,主要是番茄的颜色。据说以前主要是吃酸汤鱼,而酸汤牛的历史并不长。别的不说,这牛肉一上来,却跟潮汕牛肉火锅有些类似,竟然有吊龙和胸口油!
据说读书人窃书不算偷,餐饮界嘛。。好东西借鉴一下,一起发扬光大并没有什么不妥。

烤肉串。
虽然很小一串,但是味道很足。感觉似乎是在烤之前有腌制过。肉很嫩,并没有烧烤肉带来的那种坚持感。很有特色,似乎是一种新的体验。

酥肉也很好吃。尤其蘸上旁边的辣椒面,第一次碰见的风味。
这个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涮锅子。我个人是“绝对不会把炸物放入汤里面泡”的那个门派,除了油条跟豆浆这对组合可以有。哪怕奥利奥泡牛奶,在我看来也是另类。
或许这就解释了,我这个生在西安的人,到最后就那么坚持地会讨厌吃羊肉泡馍的原因了吧?

至于这盘拌了折耳根的蔬菜,跟几天前在昆明的第一次相遇而言,真真让我开始喜欢上了折耳根那种特殊的味道。
尤其,配涮出来的牛肉吃,甚好!
有那么一秒钟时间,突然害怕自己会对这玩意上瘾------------毕竟生活的赫村,想找到折耳根,绝对会比韭黄更难:是的,等了24年之后,终于在芬兰买到了韭黄,天价到我不敢买第三次。
韭菜变韭黄的弄法,我懂。但折耳根适不适合零下30度的北极圈生长,这个课题,太难!

饭后,坐车去了KD和Chloooe的家,在那里见了他们的宝宝阿童哥。小伙子果然父母基因显示得很完美,超过同龄人的身高,让我这种退役业余篮球爱好者着实羡慕嫉妒恨了一把。
还好小孩现在还不会说话,不然过几年直接来一句,伯伯我要打篮球,然后被他随便虐。。算了,男人至死是少年,估计那会儿就算快60岁了,我也得应战不是?

第二天,在酒店醒来,犀牛和主任都还在睡-------我,果然是三个人里面年纪最大的那个人,老年人觉少。
后来这次旅行回来后,我开始发现,老花眼,也找上门来。。
独自下楼抽烟,抬头,满眼都是高楼耸立。果然是新城CBD的位置,这么看起来,我甚至以为自己还在深圳呢。
在四周转了一下,买了包烟,然后偷偷上楼,在酒店餐厅里,吃了顿酒店免费提供的早餐,记得有辣椒炒饭,煎蛋,橙汁,水果。。反正没敢多吃。
因为,接下来,饭不会少!

这不,KD和chloooe俩人,开车来接。
按时间来说,算早午餐的第一站,我们被带到老城那边,经过一座古城墙的城门,就来到了小胖烧烤。KD说这是从小吃到大的地方。本地人背书的小馆子,一般错不了。
整个一楼都是厨房,厨师烤好了,服务员踩着有点滑的铁制楼梯,端到楼上。

上楼,地方不大,有一个小阳台,已经坐满了。于是我们坐在没几桌人的里间,正好方便拍照----墙壁上贴着上个世纪的菜单,被巨大的客流量压弯的椅子,还有似乎永远擦不干净的台面。。这些许细节,似乎预示了一个结论:这里很好吃。
甩手掌柜就是爽,点菜都不用研究。

第一把小串上来,蘸料是加了辣酱和折耳根的小碗。
发现贵阳的肉串,特色就是,肉块小,入口不会太咸。肉很嫩,汁水丰腴。吃这种串,我个人是觉得,要说如同新疆红柳树枝大烧烤那样,来一串就过瘾,那绝对不能够。可是吃起来无负担,且因为吃完一串的速度,比一般肉串快,会更容易勾起立刻下手拿下一串的欲望。
厨师的世界,就是操纵人心吗?

别人的心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的心,却被跟着肉串上来的三份炒饭,留在了这里。
一份蛋炒饭,最简单的版本。好吃。
一份榄菜炒饭,虽然黑乎乎,但有橄榄菜的咸香,好吃加一。
一份腌辣椒炒饭,才是我个人的心头好---------辣椒的辣,腌制发酵的酸,跟蛋炒饭竟然这么搭!好吧,每吃一口,就少一口这种怨念,悄悄藏起来。努力记住这种味道,然后回来自己复制,应该是我对在外面吃饭吃到的菜的最大致敬。
嗯,是的,后来回来复刻了几次。当然,用的辣椒肯定不是一样的。但的确,发酵的辣椒用来炒蛋炒饭,真的是一绝!

甜品也上来了。
第一次看到撒了芝麻的冰粉。吃进去,一点点的坚果香气,不浓。
这个没有多吃,主要是,三碗炒饭下肚,加上不久前的早餐,我,吃不下了。。

但是,肉串永远不嫌多的KD,又给我们加点了板筋啊,猪肉串啊。。太多了!
后来发现,KD和Chloooe这俩口子,真的是没考虑到,我和犀牛现在只是看起来能吃而已。😓如果回去20年前,这都不是事。现在。。。中年男人就算不减肥,也真的没啥战斗力了。
继续干完我那份冰粉的主任,表示认同。

饭后,开始穿过狭窄的小巷子。
两边有很多“古老”的店铺,里面售卖的,似乎是时间停顿之后的存品---------主任说你算了吧,不过是因为你出国太久,这里面卖的,好多都是我的童年回忆啊!
好吧,彼此的童年相差太远。

在古城里面逛,路过一处古建筑。
里面有古代货币展览。
但我更喜欢那些柱子上的木雕。古朴,有一种无畏的向上的精神。其实建筑学我是没有研究的,但起码能看出来,这边的楼,跟以前见过的款式,还是有区别。

天气不算热,但太阳还是晒。
走得累了,去了一家咖啡馆。喝咖啡,聊天。
很别致的一个地方,进门有流水,里面有金鱼。可惜我没怎么拍里面的照片---------其实是有,但是都是主任给我拍的,在一个秋千上的各种摆拍。是的,我写日志,只用自己手机拍过的照片为主。虽然少了很多各种料,但是,起码,自己的出镜率,不高。
这就够了。没有人可以知道,我现在比8年前,胖了多少。

在街边的小摊,品尝了没吃过的刺梨果汁。
酸酸甜甜,很好喝。
这次云贵川之旅,的确是吃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品尝过的水果和蔬菜,实在是大开眼界。很多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作为一个厨艺爱好者,的确是有点不合格。

下午的重点,是去凯文和Chloooe他们近期负责布展的展览项目的开幕式,开开眼界。某种程度上,我只能算半个艺术爱好者。不求甚解的那种,跟我做饭一个路数。但喜欢去看,去尝试不同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秒的火花,也受用一世。
大约就是,还是那句话,所有的经验,都是好的经验。
一处旧楼改造的展厅,门口,一只巨大的粉红色的兔子,是合体拍照打卡的好伙伴。

展厅很大,里面都是贵阳当地的艺术家,媒体和各界人士。
这种地方,犀牛的身份凸显,我就被介绍成了大哥的大哥。。也是纯粹的表面意思。更多的时候,在犀牛和其他艺术家们交流相谈时,我和主任就开始到处乱转。
展览不算很大型,但是有些展品,还是蛮有趣。
比如KD他们给我引荐的一个在地鬼佬(外国人,粤语),荷兰人,做的装置艺术。因为在荷兰北边做过半年交换生的经历,倒能跟他聊上几句------当然是英文,夹杂对方蹦几句普通话出来。我说你的作品很多用明黄色或者橘黄色,不会是因为想念家乡的大圆盘芝士和足球比赛,所以借用了芝士和国家队队服的颜色来创作作品吧?他说你猜对了。
我说还好你没用生腌鲱鱼做主色调想法来源。他给我一白眼,说你不会觉得所有中国人都爱吃折耳根吧?
我于是把唯一记得的荷兰语拿出来怼他。大家大笑一顿。
至于啥句子,就不说了。

开幕式开始的时候,我们躲在二楼的展览品销售处观礼。
这种场合对我个人而言,差不多得快25年没有经历过,即陌生又熟悉的味道。

开幕式结束,大家自由活动时,突然发现主任不见了。
好吧,其实很好找:免费点心台。
旁边,就是吸烟区。于是各取所需,我去抽烟,主任去端盘子拿蛋糕。

各种短暂的社交片段后,我们四个人在天台上讨论了一下第二天的行程,然后闪人。
时间虽短,但经历对我这种跟艺术只沾了亲戚光的人来说,还蛮好玩的。

下一站,跑去KD和Chloooe的工作室参观。
一个位于小区二楼的房子,很多间,功能多数都是跟书和画有关。一个开放式的咖啡厨房,餐桌是我喜欢的那种长桌子。下午的阳光正好,有点晒。屋子里面各种绿植静静待在自己的位置上,温馨办公环境典范。
进门,KD开始张罗做咖啡,我们在Chloooe的带领下参观。

个人最喜欢的,应该是这个满是书架和各种小玩意的书房办公区。有种“这才是我想象中我自己的书房”的那种感觉。在这里聊天,看书,真的是一种享受。喝着咖啡,时间流逝得很慢。
说起来,审美这东西,真的需要训练。这里的家具也多是宜家的。我家的也是宜家的,但,真心搭配不出设计师们搭配出来的舒适和美感并存的效果。
佩服!

这应该是我目前收藏的第一张艺术家签名的作品。第二张是犀牛的画作,后来回深圳去他工作室捡回来的------他工作室准备装修,很多以前的画要处理。
在展览厅的二楼,看展览艺术家们的作品和周边时,一眼就相中了这副画:一只看起来有些忧郁的大头猴子,带着委屈的小表情。说起来我对艺术的理解,肯定没有什么科班出身的理论支持,纯粹就是看哪个顺眼,就喜欢哪个,简称“看缘分”。
结果巧了,看中的这副作品,正好是chloooe的作品。
本来要掏钱买,结果被原作者坚决拒绝,直接拉到工作室里,免费送一幅之外,还把签名很认真地签好。
给力!于是乎,直至目前,我个人收集的艺术家签名作品,都没花钱。。哈哈。。

参观期间,有Chloooe他们的朋友带着孩子们,也来参观。
于是,我和KD两杆大烟枪,趁机在外面的走廊抽烟聊天。也就是那一刻之后,导致了第二天我整个状态的萎靡----后来自我分析,应该是我秉承了芬兰人出国度假“一定要晒黑”的原则,在云贵高原坚持不打伞数日后,终于就一根烟的功夫,大约是小小的中了暑。
也是。。芬兰的阳光虽因为靠近北极圈,也很猛。但是,它海拔低啊。。。
所幸,不舒服不算太明显,起码,当时没觉得。

晚饭,知道我个人很喜欢陈晓卿老师的在地人,带我来到工作室不远的卤局-----犹如去别人家里做客一样,穿过客厅上二楼,有几个包间,里面放着圆桌。楼下有养猫。
餐厅很安静,似乎只有我们一桌客人。身为前媒体人的杨老板亲自过来接待,跟KD他们很熟的样子。说了会话,出去布菜。

这家餐厅的特色,就是用鱼和羊这两种食材做底料,出一锅红油卤汤,然后以此为汤底,将卤好的肉和客人自己选的蔬菜,放在锅里煮熟了,配上蘸料和大米饭一起吃的形式。
蘸料貌似是豆豉,香菜,红葱头,糊辣椒和生抽的组合。

除了卤锅,还点了些别的菜。
凉菜是拌胡萝卜丝,粉丝和海带。大量的香菜是我这种爱吃香菜的人,不能拒绝的。

酸辣椒炒豆角,非常清新的味道。

酸豆角炒鸡杂,鸡杂切得很碎,非常下饭。

凉拌牛肉,切得很薄,非常入味。

还有一个甜品是煮的糖水红薯,美味。
卤锅里煮出来的各种卤肉,混着鲜美又热辣的卤汁,配上蘸水,这碗米饭后来又来了一碗。
这种烹饪模式,准备等天气冷一些,复制请客一次。

饭后,得到了老板的允许,拍了一下墙上的照片。
吃饱饱,开车送回酒店,全天陪同的KD和Chloooe回家休息。

真是完食的一整天。必须来一个这玩意儿。
(益力多,打钱!)
第二天,我们五个人,由KD开车,去度个两天一夜的离开贵阳的小旅行。
一路上到处都是高架桥和隧道,贵州多山,名不虚传。到了目的地,开上盘山路没多久,到了一个小型停车场。旁边不远就是目的地的入口。不过却不能开车进去,而是要把车子留在停车场,由当地人开车过来接我们进去。

是的,目的地,大利侗寨,只有250户人家,游客看起来,应该不止250人。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Chloooe虽然祖籍算是土家族,但对于苗族和侗族更了解。有专业人士带着玩,更有底气。
村子在山下的一处平地,往下的之字路很窄,看着深深的谷底错落有致的房子,一种神秘感悠然而生。村里来接的人把我们放在村口一个小广场旁,栽上要回去停车场的客人,爬坡,还得回去接下一波人。
下着小雨,我们打着伞,走过狭窄的街道,穿过水塘,旁边就是潺潺流动的溪水。走了差不多15分钟,到了酒店。放下行李,稍微休息一下,出来找饭吃。

小雨里面,各种转。雨中的乡村,有一种湿漉漉的宁静。
走了一会儿,似乎还是回到了村口附近的小广场旁边。在一家从外面看起来像个小卖铺一样的瓦房外,KD说这家不错。虽然有点懵,还是跟着进去。
小卖铺旁边一个小门,却是一个大约40平米的餐厅。圆桌,塑料椅子。一边有一个小门,里面是厨房。另外一边是一排碗橱,有一个木头长桌,上面一个巨大的电饭煲,旁边是冰箱。
找个桌子坐下来,点菜。等了一会儿,菜上了。

第一道菜,是炒的深紫色的豆角。很简单的用生抽,蒜和盐调味,不清淡的好吃。

第二道是家常烧豆腐。就是一些肉片烧豆腐片,葱花增香。豆腐的豆香很浓郁,肉片只是借味给豆腐的配角。

第三道是更简单的炒白菜。火候控制得很好,白菜棒子很清脆,盐味很重,应该有放了猪油。

第四次是青椒炒腊肉。油大就香,是这道菜的最佳解释。腊肉的烟熏味道很重,隐约看见厨房里面挂了一条巨大的猪腿在房梁上,这个应该是用猪五花做的。

最后一道菜,是番茄炒鸡蛋。虽然看起来平凡,却是这顿饭最好吃的菜!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只是那鸡蛋,实在是太有我小时候吃过的鸡蛋的味道。油汪汪的鸡蛋啊。。。觉得如果说还有下次来这里的缘分,那么这道菜,或者说,是本地的这些食材,应该是诱惑我最直接的王牌了。
非常淳朴的一顿在地人的家常菜,但是好吃得惊人!
饭后,我们在小卖铺买了水,出来,外面不再下雨,而是艳阳高照。

饭后,必须走走消消食。
主任和Chloooe跟当地的老奶奶买了一些侗族服饰的面料等小东西。对于设计师们来说,这里是一个宝藏,不亚于我对美食的惊喜。

路过一家小店,KD给我推荐了一包贵州本地烟。很特别:过滤嘴上有个爆珠,按下去戏一口,口腔里就是浅浅的陈皮味道。
这烟我后来自己买了2盒,带回来跟所有赫村抽烟的朋友和同事分享,每次都能惊艳全场。算是在尝试过华子,云烟,黄鹤楼,芒果,大前门,中南海等牌子之后,第一个被芬兰人普遍接受的国烟。

寨子里,仍然生活着的族人,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小时候也是手洗为主,除了搓衣板,也用过擀面杖来捶打过。凭感觉,还是搓衣板获胜了。毕竟,擀面杖平时还得擀面和打孩子用。但搓衣板。。反正我家没这个传统。

井上见。
KD和Chloooe的朋友的店。非常北欧风的风格,设计简约实用有新意。房间是三人房,进门左边是厕所和淋浴分开两间的卫浴,宽大长条形的洗手台。往前是长条桌,下面是下沉式并排的两张双人床大小的单人床。桌子旁边是一个木头楼梯往上,是另外一个可以睡人的宽大的阁楼。
三人间最喜欢的就是那个阳台,有一个衣架,可以晾衣服。抽烟也方便。屋子里家具多是木制,所以有淡淡的木头香气,似乎回到了芬兰大农村的度假小屋的感觉。
下午下了场雨,我因为感到不适,睡了过去。

晚餐是预定了的。我们直接去主楼。一楼是咖啡台和接待处,上了二楼,就是吃饭的地方。在走廊尽头靠外面的位置坐下,菜陆续上桌。都是利用当地食材制作的菜肴。腊肉炒蒜苔,擂椒皮蛋,农家小炒牛肉,炒丝瓜。。
橘色的灯光在黑夜里,很温暖。
我们一边吃一边聊。犀牛和KD还开了一瓶酒,主任也试了一杯,我和chloooe各有原因,算是不饮酒的少数派。

主菜是酸汤鱼火锅。用当地的发酵番茄炖出来的汤,涮肉和蔬菜,超级美味。说起来,本来不喜欢吃火锅的我,在贵州破防了。
吃到最后,最受欢迎的,是上来的一锅绿豆汤。熬得很浓,喝一口清凉解热,非常舒服。厨房关火前,我们加了个酥炸溪虾,酥香迷人,堪称下酒神器。

晚饭吃完,差不多11点多。夜晚的侗寨,除了酒店周围的一点灯光,其他部分,几乎都是呈现了漆黑又安静的状态。即便想要来个消食之旅,也因为没有手电而罢了------某种程度上,似乎是被强迫回到了寨子里面自己的时间表:到点了就睡,别哔哔。如果说这是简介尊重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不如说是体验到了另外一种安宁。
的确,我们离开自己地头,跑去别人的地头,体验之后,又回去自己的地头。失去的不管,得到的,一定是各种各样让你无所适从的经验。
也好,回去酒店房间,吃颗药片,倒头就睡,利于恢复健康。

一夜无语。上午,主任他们去参加环寨晨运,我没动。
后来犀牛说,你晚上打呼噜声音比主任大。我说我以为我年纪大了以后不打呼呢。 且,难道主任不打么?循礼,晚辈不评价长辈。
所以差五分钟的长辈不算么?
屁啦。
好吧,反正我睡得不错,而且,似乎也没有了任何身体的不适。

不然,酒店提供的早餐,也不会都吃完。
不过说起来,那么多早餐吃下去,还是会有点撑。告别热情的酒店老板娘,我们收拾一下,坐了村里的车,回到停车场取了车子,准备闪人。
在侗寨的时间,其实不算长。但我个人觉得感觉很好。一种无所事事又充满新鲜的体验,放松身心之余,又觉得其实可以安排点晚上的节目。但,没有安排,也没什么。太多安排,最后会太商业化。旅游产业的度,掌控起来,难度其实不低。

这山,在离开的时候,才感觉到,有点高。下山的路其实不算窄,但看着旁边的悬崖绿意葱葱,还是有点心跳加快。
我以为我不畏高了的这个印象,似乎有点自欺欺人。所幸,开车的是KD,不是我。不然,会不会手软脚软不敢开下山,不敢保证。

回程路上的午餐,那必须选择吃这次来贵州最盼望品尝的美食:牛瘪火锅。毕竟看了那么多旅游节目和油管上各大美食博主的视频,对这个听起来可怕,看起来可怕,吃起来不知道是不是也可怕的东西,充满恶趣味的向往。
侗寨不远,就是以村超闻名的榕江县。那里的忠诚镇,有那么一条牛憋火锅美食街。我们去的时候,村超足球赛已过,篮球赛还没开始,所以街上没什么人。KD他们带路,我们去了一家他们曾经吃过的店。店门口,玻璃窗后面,是正在被处理的各种牛肉和牛杂,还有一个大锅,里面熬煮着绿色的液体,微微冒泡。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牛瘪火锅的烫底了。
吃饭的地方,得穿过整个门面,到后面的一间很大的房间。里面都是贵州特色的矮圆桌和矮椅子。里面有几桌客人,基本上都是在吃火锅的游客。室内没有空调,只有头顶的几个大风扇在转,但,并不算热。

我们店了一个双拼火锅,即一半的牛瘪汤火锅,和一半的干炒牛瘪锅。锅上来了,加热,一股青草气味弥漫在汤锅那边,而干锅这边,则是一种奇特的炒菜的香气。一斤牛肉一斤牛杂,不多说,开吃。
牛瘪汤其实就是牛胃和小肠里面没有消化的草料为材料,再加上牛胆汁和其他药材或者调味料,煮出来的汤,并不是传说中的牛粪煮汤那么奇葩的想法。据说是有医药作用,对肠胃好------古人的想法,很多用意首先得用来求生存,所以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
汤锅那边的牛肉入口,一种淡淡的苦味在牛肉的香气之后,慢慢回甘。如果说对我来说,鱼腥草的挑战指数是五颗星的话,那牛瘪火锅似乎只有三颗星,而且,难度的主要来源是,我个人吃不得苦。所以抛开这一点,草料汤的青草香气,其实跟牛肉很搭。而干锅牛瘪因为汤汁烧尽,苦味也就不明显了,更接近一种突出环绕在青草味道之外的肉香的菜肴,非常下饭!
这一顿,是我们三个贵州之旅,唯一买单的一次。实在是让我到最后都有点觉得,自己从芬兰大农村买的小礼物,实在不够分量。
没说的,KD和Chloooe,下次去香港,让犀牛全部买单!

吃完饭,继续开车回贵阳了。
在休息站,犀牛,主任,KD和Chloooe四个人享受了20分钟的按摩椅,而我则在旁边的吸烟区抽烟。倒不是我不喜欢按摩,其实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我回国前工作中腰部受伤,卧床一周。之后就膏药不离得贴到回国。所以害怕按摩的时候,万一引起旧伤复发,那接下啦的旅程,租轮椅都没用。所以,不冒险享受了。
另外一个,是这按摩椅是那种全身按摩的那种。坐下去开始按摩以后,全身都被固定没办法出来。虽然知道国内安全过欧洲很多,但还是没适应,怕五个人都按摩,万一发生什么事情,没人能做反应。
没办法,似乎每个团队里面最年长的那个,都是最谨慎小心的那个。
犀牛说,重点是老。

一路过去,车里播放着Chloosoe推荐我们听的各种侗族,苗族和贵州本地音乐人制作的音乐,窗外飘过著名的花果山小区:一个可以居住差不多整个赫尔辛基人口的小区楼群,像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教堂里面,模仿蘑菇的柱子般,努力伸向天空。。。还有一个远处的似乎有巨大的起码10层楼高的变形金刚雕像和体育馆一样的宇宙飞船,类似游乐场的建筑群。。
魔幻贵州的印象,愈发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地方,值得下次再来。

到了贵阳,晚餐去吃了蒋家肠旺面。
说起来,我不是肥肠爱好者。或者,在三十岁之前,我都不怎么碰内脏这类东西。
或许有些食材,真的不适合一般年龄层享受。反正年纪大了以后,才开始慢慢欣赏所谓的“脏气”。肠旺面看起来很油,但其实并不算腻。里面的肥肠处理得很干净,配菜里脆哨很好吃。虽然距离中午的那顿火锅,时间不算太久,但还是吃光光。
猪血和另外加的鸡肝也很好吃。

吃饱了转转。
在贵州的中心,看石屎森林。哪里会想到外面就是真正的大山深处?


第二天,准备去赶高铁,方向成都。
临行前,热情的在地人,又一次热情地带我们去吃欢送宴。来到一个老贵阳街头名小吃专卖店的怪鲁范,KD问我们想吃点啥。我说别的你安排,就想试试丝娃娃。
安排。
丝娃娃是用米粉做的面皮,包上各种蔬菜,然后灌入酸汤蘸水来吃的小吃。入口面皮软糯,蔬菜的各种清脆口感,加上酸汤蘸水的酸味刺激,偶尔蹦出来的黄豆的酥脆支出,非常过瘾的口感。怎么说呢,包肉的里面,北京烤鸭卷排第一,包菜的里面,这个最有特色。

号称中国第二个非遗炒饭的怪鲁饭(第一据说是扬州炒饭),的确是没吃过的味道。有些类似广东的酱油炒饭,但里面的配料好多,而且还有蛋皮丝,脆哨等菜码铺在饭上。调味上的特色,是有放糍粑辣椒和折耳根一起炒,其他的配菜,腊肉芹菜酸豆角青豆玉米的随便,但没有鸡蛋。所以不是蛋炒饭,而是炒饭。
这口味,的确不是别的地方可以吃得到的。
炒饭配上酱猪蹄,满足了碳水和蛋白质的最佳组合需求。

必须再来点贵阳烤肉串。出了这个地界,别的地方没有得吃了。
越来越喜欢折耳根跟肉类的搭配组合。

洋芋粑粑就是土豆泥煎一下,浇汁和配着辣椒蘸面,泡菜碎和炸的脆哨一起吃。入口绵密。虽然我是不吃土豆泥的那类人,但这个比起西餐里的土豆泥,应该是没有加奶油的关系,所以吃起来没有那么腻。
旁边的烤鱼也很好吃。配的辣椒面又是另外一个品种。
还有甜品红糖冰粉,里面有西瓜和火龙果,撒了黑芝麻。

说是早午餐别点太多,结果还是满满一桌子特色小吃。拼命吃啊吃,最后还是没吃完。
好客者的招待,一向得达到有些“过分”才到位。而两位好客者合起来的招待,那真的就是到最后除了感动,就是内卷的忧虑开始在心里默默发芽------ 第一次见面,就算有犀牛的面子,但还是觉得有愧受此厚待。
哪怕Chloooe 开解我们说,这是生完宝宝后,难得的第一次离开宝宝有个短暂休假,她也很开心。KD说这次招待不周,下次带你们再去别的地方耍。
行,你们够狠。

饱餐一顿,车送到高铁站,终于告别了神奇的贵州和好客到我汗颜的贵州友人。
约好了以后KD和chloooe带上阿童哥来赫村耍。到时候虽然没有那么多拿得出手的景点或者美食。。实在不行,除了我家里整大餐之外,就再组团,就近去趟爱沙尼亚吧🤣。当天往返,灵活自由。
主任说,还是夏天去意大利科莫湖边,租个别墅团建,更吸引人。
居然,没毛病!
问题解决了!

是的。云贵川之旅,更新到这里,就准备结束了。照片为证,川之成都,有去。只是,一路劳累,其实说实在的,三个人已经没有了精气神,去好好体验这座城市。
主任自己去做了一天义工,给熊猫铲便便。😄我和犀牛在太古里闲逛,除了跑去附近一个看起来很厉害的酒店大堂喝咖啡借机上厕所之外,什么也没买。
还有同样是刘慈欣漫画系列作者之一的吴青松先生,人虽然不在成都,但还是委托助理道长先生,订了一家不辣的川菜私房菜请我们吃了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道麻婆豆腐:豆腐里面的牛肉,似乎不是牛肉末,而是切成小丁的牛肉粒,炸得酥脆后跟豆腐一起烧,口感跟我自己用牛肉末做出来的,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甜水面后来跟犀牛在宽窄巷子附近吃了,我个人不喜欢。也许,是因为肠胃还没有恢复好,对于需要些消化能力的食物,还是有点排斥。
但后来回到赫尔辛基大农村,跟主任聊起来,还是蛮遗憾,觉得,我们欠了成都一次真正充满力量的旅行。所以,下次吧。再来,起码把兔头啃了。
或许,有遗憾才能生成向往,在哪里,都不过时。
-----The end
-
豆友185945996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8 16:04:01
-
糯米一粒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3 12:49:47
-
Smil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05 10:02:4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5 02:30:30
-
豆瓣用户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5 00:07:35
-
牧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9:53:36
-
美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5:52:35
-
远古邪恶活化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4:56:10
-
安拿吉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4:45:42
-
cooki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3:36:42
-
lightaswind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3:19:09
-
linda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2:17:44
-
七曜,勉之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2:06:18
-
Chloooe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0:20:05
-
benb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9:45:47
-
方小孬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9:31:50
-
你的枪声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9:16:56
-
Lean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8:51:24
-
半退休活化分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8:33:08
-
时雨*W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8:09:14
-
任BLA小BLA菊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8:00:51
-
小飛人卡爾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07:19:34
Linkku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快手饭21--------没有肉馅也可以做的蒸肉饼&蒸米饭 (11人喜欢)
- 快手饭20 ------- 没有养乐多可以用可乐的电饭煲叉烧 (17人喜欢)
- 2024年的第四个旅行,双胞胎的双城食记,02,临海不临海 (17人喜欢)
- 2024年的第四个旅行,双胞胎的双城食记01 淡蓝色的瑞安 (18人喜欢)
- 2024年的第三个旅行:三人三国行,05,葡萄牙里斯本02& 回到法兰克福,再会! (2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