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实验电影?有哪些电影案例?


一、定义
定义:实验电影是指那些由具有前卫思想的艺术家创作的电影作品,这些艺术家通常不满足于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而是希望通过电影媒介表达他们独特的艺术理念。实验电影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同于主流电影,旨在突破传统惯例,是探索新的艺术表达形式或类型。
实验电影起源于20世纪初,受当时科学技术进步和艺术思潮的影响。

二、艺术特征
实验电影与新媒体艺术共享非线性、观念性、即时性和表现性的美学特征。
1、动态的美术
实验电影强调利用光影和色彩表现动态的美术效果。早期的实验电影如维金·艾格林的《斜线交响曲》和奥斯卡·费钦格的《研究》系列,通过直接在胶片上绘画或进行特殊处理,探索光影的变化和和谐。
2、极端的叙事
实验电影在叙事上呈现出两种极端:复杂化叙事和极简化叙事。前者如玛雅·黛伦的作品《午后的迷惘》,采用多重视角和跳跃性的剪辑方式;后者如安迪·沃霍尔的《口交》《沉睡》等,通过极简的叙事手法记录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
3、非线性叙事
实验电影一般不提供在虚构叙境内发生的线性叙事,且经常有意识地运用媒介材料本身的属性,让观看者充分意识到媒介物质性的存在。
4、实践方式
实验电影通常由单人(或小人数团体)、以相对较低(乃至极低)的预算创作而成,且并不追求利用自己的影片获取(与劳动相应的)经济收益;拒绝电影制作的高度分工,创作者通常兼任传统意义上的导演、制片、摄影师、剪辑师、录音师等角色,甚至参与胶片的洗印环节。
从实践者的角度看,实验电影人天然具有针对社会与艺术权威的对抗性立场,具有自发探索新的艺术表达的渴望,且试图表达一种对未来的预想。
5、形式与内容
与大众媒介、主流文化存在对抗关系,但具体的表现方式则根据时代和群体而各有不同;大多数实验电影并不提供一个清晰的“意义”,甚至意义本身就不存在于创作构思中,关于这些艺术作品的话语建构由艺术家与观看者共同完成。

三、发展脉络
(了解即可)
1、实验电影的理论与批评
实验电影的理论家如爱森斯坦提出了蒙太奇理论,强调打破传统叙事结构,采用多样化视点。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影响了后来的电影创作手法。
尽管大体上看,实验电影的发展史根据命名方式呈现出先锋电影(20世纪20—30年代)—实验电影(20世纪40—50年代)—地下/独立电影(20世纪60—70年代)的脉络,战后的北美实验电影与欧洲先锋电影之间并非简单的继承关系。
事实上,早在电影诞生伊始便出现了“实验电影”这样的词汇,但主要指的是在电影技术上进行实验的电影,最著名的例子是1894年的《迪克森有声电影实验》,此后约20年,在各种早期电影报刊上,实验一词主要表示在电影技术上的尝试与检验。
随着艺术先锋派运动进入电影领域,实验开始被赋予与艺术探索相关的意涵,普遍出现在杜拉克、爱普斯坦等主要先锋电影人的著作与相关的艺术批评中。
1️⃣ 结构电影
定义与背景:由西特尼(P. Adams Sitney)提出,结构电影(Structural Film)是一种强调电影形式和结构的实验电影类型。它通过非传统叙事方式,注重影像的构图、色彩和光影效果等元素,以达到对观众视觉冲击的效果。
代表作品:《先知电影》是结构电影的重要代表之一。该影片通过对心理剧、迷幻电影、神话电影和抒情电影等多种类型的融合,展示了结构电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扩展电影
定义与背景:扩展电影(Expanded Cinema)是由基恩·扬布拉德(Gene Youngblood)提出的,强调将电影与其他媒介结合,打破传统电影的界限。这种实验电影类型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如投影、录像带、幻灯片等,创造出超越传统影院观影体验的作品。
正如基恩·扬布拉德关于实验艺术概念的经典宣言:“所有的艺术都是实验的,否则它就不是艺术。”
3️⃣ 业余电影
定义与背景:业余电影(Amateur Film)是指由非职业电影人制作的电影,这些电影人在创作过程中常常不受商业利益的限制,更多地追求艺术表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代表作品:刘易斯· 雅各布斯(Lewis Jacobs)在其著作《美国实验电影》(1921-1949)中提到了许多业余电影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技术水平有限,但展示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创新精神。
4️⃣ 先锋派实验电影
定义与背景:先锋派实验电影(Avant-Garde Experimental Film)是指在艺术上具有前卫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电影类型。这类电影通常反对传统的叙事结构和审美标准,强调形式的革新和技术的突破。
2、实验电影的实践与放映情境
早期实验:在实验电影的早期历史中,电影人通过三个层面的实验来探索电影的技术潜力和表达形式。这包括对放映情境的构建、技术创新以及对电影形式的探究。
案例:
1️⃣ 卢米埃尔兄弟的立体电影拍摄与放映技术:这是最早的技术尝试之一,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拓展电影的表现力。
2️⃣ “幽灵之旅”镜头的应用:这一镜头在电影中的流行体现了对单一元素的研究和拓展的重要性。
放映情境的重要性:实验电影的一个重要动力是对放映情境的挑战与创新。标准化的影院布置与放映设备限制了实验电影的展示空间,因此许多实验电影人试图设计新的观影情境。
案例:
1️⃣ 彼得·卡设计的选集电影档案馆“无形”: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新的观影情境来挑战传统的放映方式。
2️⃣ 斯坦·范德贝克的“电影场”穹幕: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创新的设计来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3、新技术对实验电影的影响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实验电影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些艺术家选择回到胶片和手工制作中寻找新的创作路径,以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冲击。
实验电影的未来需要在反思现有技术和媒介的基础上进行探索。通过重新发掘具身性、物质性以及超越独立艺术作品存在的公共性,实验电影可以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找到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

四、电影案例
(重点掌握)
1、经典实验电影
「按导演举例」
1️⃣ 布鲁诺·科拉与阿纳尔多·金纳的未来主义实验电影:1910年至1912年间,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布鲁诺·科拉与其兄弟阿纳尔多·金纳共同创作了最早的一批实验电影。他们尝试将抽象的光影和色彩变成动态的“色彩音乐”,探索眼睛是否能像耳朵欣赏音乐一样感受色彩的变化和谐。
2️⃣ 费尔南·莱热的立体主义实验电影《机械芭蕾》:这部影片由费尔南·莱热创作,他本身就是一位立体主义画家。全片由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形象构成,如帽子、白色圆圈和三角形、女人的微笑等,通过严格的形体对应和韵律节奏探讨现代生活的机械性。

/《机械芭蕾》/
3️⃣ 玛雅·黛伦的前卫电影作品:玛雅·黛伦(Maya Deren)被称为“前卫电影之母”,是实验电影领域的先驱之一,以其梦幻般的影像和非线性叙事技术闻名。她的作品常打乱顺序或使用套层结构,使现实和梦境混合。
例如她1943年的处女作《午后的迷惘》,通过多次重复同一情节但不同的视角和情节加入,展示一个女人寻找自我的过程。


/《午后的迷惘》/
4️⃣ 安迪·沃霍尔的极简主义实验电影:安迪·沃霍尔不仅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也是著名的实验电影人。他的代表作包括《口交》《沉睡》《帝国大厦》,通过持续的状态记录表现人类本能行为和社会现象。
「按作品举例」
1️⃣《战舰波将金号》- 谢尔盖·爱森斯坦:1925年上映的苏联电影,由谢尔盖·爱森斯坦导演。该片是蒙太奇理论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奥德萨石阶上的大屠杀场景。
2️⃣《贝壳和僧侣》- 杰尔曼·杜拉克:1926年的法国先锋电影,由杰尔曼·杜拉克导演。这部电影受弗洛伊德梦的象征意义影响,表现一个得不到性欲满足的僧侣的一连串狂乱幻想。

/《贝壳和僧侣》/
3️⃣ 《一条安达鲁狗》- 布努埃尔和达利:1928年的西班牙先锋电影,由路易斯·布努埃尔导演,萨尔瓦多·达利负责编剧和部分设计。这部电影以梦境和荒诞效果为特点,用影像表现病理感受和人的迷狂状态。

/《一条安达鲁狗》/
4️⃣《雀西女郎》- 安迪·沃霍尔:1966年的美国实验电影,由安迪·沃霍尔导演。这部电影是一系列短片的组合,探讨了药物、性欲和同性恋等边缘议题。
5️⃣《帝国大厦》- 安迪·沃霍尔:1964年的美国实验电影,由安迪·沃霍尔导演。这部电影以其长达8小时的固定机位拍摄纽约帝国大厦而闻名,记录了从白天到夜晚的变化。

/安迪·沃霍尔/

2、日本实验电影和新媒体影像的案例
1.松本俊夫:创作了《蔷薇的葬列》等作品,强调非日常性和日常不安的概念。
2. 寺山修司:以智慧创意和精炼造型著称,代表作有《二头女》和《再见吧!箱舟》。
3. 大岛渚:日本新浪潮代表人物,作品具有反传统、反体制的特点。
4. 川中伸启:擅长运用再摄影、低速度摄影等手法,强调胶片的潜在能力。
5. 萩原朔美:将电影作为记录现实的媒介,追求时间和记忆的主题。
6. 山田勇男:作品充满奇妙诱惑和宁静梦想,如《蓝零年》。
7. 奥山顺市:追求欲望和爱情的电影艺术家,代表作品《LE CINEMA》。
8. 铃木志郎康:关注“我”的关系,代表作品《日落的印象》。
9. 安藤紘平:被称为日本数字电影第一人,作品风格寂静、沉寂。
10. 坂本崇子:用自身视线拍摄日记电影,代表作品《等待圣诞节前夜的白天与夜晚》。
11. 藤井晴美:体现“波德莱尔性电影”的影像艺术家,作品风格拒绝超过主观的客观干预。
12. 山崎干夫:构建独特的虚构电影,代表作《极星》。
13. 金井胜:实验影像艺术家,擅长定居性与灵感性的乌托邦志向。
14. 中岛崇: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影像艺术家,作品如《Sesuna》。
15. 居田伊佐雄:70年代代表性影像艺术家,代表作《玛丽莲·抹大拉》。
16. 城之内元晴:具有行动性、主观性、断片性的影像作家,代表作《PU-PU-》。
17. 凑谷梦吉:“硬调”资质的人,作品如《印象 宫泽贤治》。
18. 出光真子:与画家萨姆·弗朗西斯合作,代表作《主妇的一天》。
19. 阿部修也:帮助白南准制作《机器人K-456》,自己也开始制作录像艺术作品。
20. 山本圭吾:现代美术家,从1968年开始专注于录像艺术创作。

五、论文推荐
1、动态影像艺术的艺术表达及其特征解析——基于实验电影、录像艺术和新媒体影像|孙炜炜
2、实验电影的概念形成与历史挑战|黄兆杰
3、日本实验电影与实验影像研究|刘旭光
4、实验电影概念的双重定界|黄兆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