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 “鲥鱼”
张爱玲曾言,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不免生出一层疑窦,鲥鱼是什么鱼,竟然可以和红楼梦齐名。

鲥
近日读扶霞的《君幸食》,才恍然大悟,此鱼真可谓是人间珍馐,即便是张爱玲的年代也是难得一见的极品食材,时至今日更是有价无市。
鲥鱼素来名贵,不是大户人家吃不起,
《冷庐杂识》记载:“杭州鲥鱼初出时,豪贵争以饷遗,价值贵,寒不得食也。凡宾筵,鱼例处后,独鲥先登。”
《仁恕堂笔记》也说:“鲥鱼初出时,率千钱一尾,非达官巨贾,不得沾箸。”
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作为名贵御膳,进入了紫禁皇城。清代康熙年间,鲥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
鲥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
鲥与河豚、刀鱼齐名,被并称为“长江三鲜”。
鲥鱼非常美丽,有着银光闪闪的鳞片,会逆流而上到长江产卵。在每年农历四月到六月的短暂时节里,买得起鲥鱼的人们都会争相尝鲜(就因为每年只有如此短暂的时间可以享用,才得名“鲥鱼”)。
鲥鱼虽然刺多,肉却极其丰腴鲜美,堪称人间至味。(顺便科普一下,食草的鱼一般小刺多,食肉的鱼只有大刺,所以可见鲥鱼是草食性的)
它鲜美的味道让宋朝诗人苏东坡诗兴大发,写下《醋烹》:
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 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肉味胜莼鲈。
不过遗憾的是,今天人们再想吃到新鲜的鲥鱼几无可能。环境污染和水电大坝的建设破坏了鲥鱼原有的生存环境,这种鱼已经从中国野外消失了。现在,江南地区的大饭店仍然供应清蒸鲥鱼,但主料都是从印度或孟加拉国进口的冷冻品。令人不免唏嘘。
参考文献:
1. 扶霞《君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