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孔子的人学方法论
论语·
6·30 子贡问,如果有人广泛地给人民好处,又能帮助大家活得很好,他怎么样、可以说合乎人学了吗?孔子感叹说,岂止合乎人学,那简直就是圣人。尧、舜只怕还有不足呢!人学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关键是这里,孔子给出了人学的方法,就是——能近取譬。这不得了,太重要了。现在人都知道,方法论在任何学科,都占有核心的位置。我们说,孔子是人学大师,那么,人学的方法是什么?孔子自己主动说出来了,所以意义重大,就不一般。杨伯峻的翻译是,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人学的方法了。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这是孔子自己的原话,此语让我们想到了,老子的教诲。善者吾师,不善吾资。就是说,对于好的,我直接学习,收入囊中,变成自己的财富和资源。这叫做从善如流、虚心。至于不好的,我可以当作反面教材、资料。这是教训,还是助我成就。总之,根据阴阳律,正反两面横竖都对我有利。孔子最虚心,不耻下问、每事问。所以,孔子的思想可能是从老子来的,发展了。因为很明显,孔子在这里讲的,其实就是案例法。因为,孔子对法律非常熟悉,主持过司法。正面的,我直接学,例如,尧、舜;负面的,我警示自己,例如,桀、纣。全都是历史中,活生生的例子。长话短说,孔子的意思和经验,就是要能够从史实与现实,去步步为营地推求,得到你自己想要的终极。能够知行合一,你是怎样认知的,就怎样去做。所以我们说,孔子是最缜密的人。这就像大画家,能够从任何一个点画开去,最后把全图画出来。这里面包含的意思极多,因为,人学不仅仅是认知问题,更是实做、力行的问题。白人认为,儒家思想就是道德实践,这印象不是凭白无故的。那么,具体怎么做呢?这就是人学方法论,孔子指出来了,就是——能近取譬。这是你的参考资源、参照系。从宇宙、人间、形上下的任何一个点滴,比如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物…你都能借以从中推求出其全体,最后达成、完成整个人学,这就是为学的功夫。实际上,孔子告诉我们,任何事情,再大的问题,要不了几个回合,就会有结果出来,即使是阶段性的。比如说、改进,人们凭印象以为,那一定是无底洞,实则不然。因为,凡事改进不了两三次,就会趋于饱和。因此,白人的无限求知论、无穷探讨观,正表明其无知。一句话,白人根本就不晓得知识、学问的底细。但是,孔子知道,所以,才讲得如此简单。参照事实案例去做,这就是人学方法,切实可行。人学以人为圆心,人是一个形而下的存在,所以,人本身就是例子,系具体实例。因此,人学方法论,就是直接以人为例,也就是、人例法。既不会空想,也不会思辩,更不会抽象…简言之,西方哲学思想惯常的那些思维毛病,儒家思想一概没有。儒学思维,非常笃实,处处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