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的名字

这几天一直在纠结于北极星的名字问题,恰好看到有位友邻又发了一篇,虽然他引用的资料我也都看过,但是我对其得出结论的方式并不赞同。于是综合写一篇说明一下。
在这篇开始,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北极星是否在北部民族中用来导航和它有没有名字是两个论题,虽然论据中可能有一些重叠,但并不是一回事,这点我在广播中也提到过。
那么接下来来看各种论据:
首先,诚如该友邻所说,大部分口述文化史的资料来源于 John MacDonald 于1998年出版的书 The Arctic Sky: Inuit Astronomy, Star Lore, and Legend。在本书中关于北极星的说明从59页到62页。
在友邻的广播中是这么描述的。

事实上,纠正一个小错误,在 The Arctic Sky 这本书中,是没有这一段的,这段的原文来源于 Tero Mustonen 的 Inuit and Chukchi Star lore: Reflections on Ursa Major, the North Star and Northern Lights 一文。其中对 John MacDonald 的这段话引用来源于其在2003年所做的一次讲座。
原文如下:




这段很长,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用工具加修改简单翻译如下:
北极星(Polaris),也称为极星(Polestar),位置接近于天极。实际上,它是一颗双星。Macdonald 描述了因纽特人对北极星的理解: “因纽特人对星星和星座的命名方式分为几类。主要的两类有:一是将其作为人类和动物的拟人化来命名;二是通过‘内在’命名,来源于相关星体的一些特征,例如颜色、距离、是引领还是尾随(给不明白的朋友解释一下是指星星在星座或者星群中的相对位置,比如升起或者运动的时候谁在前面谁在后面)。而对北极星而言,它的命名得于它在天空中的固定位置。因纽特人对这颗星星的称呼是‘nuuttuittuq’,意思是‘它从不移动’。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有‘导航星’之称的这颗星星在高纬度地区声誉存疑。北极星的问题在于,它在地平线上的高度几乎完全对应观察者的纬度:观察者越向北,星星越高。在 Igloolik 的纬度上(北纬69°), 北极星作为导航星的有效性在极北地区达到了极限。实际上,一些对天空有广泛了解的长者无法指出它的位置(注意这里原文没有什么“即使”和“也”),而另一位长者解释说,他第一次了解到北极星的固定特性,不是通过自己的传统,而是从1930年代末访问 Igloolik 的一位欧洲探险家那里得知的。然而,其他在 Igloolik 以南的地区长大的长者则将北极星作为主要的导航星,尤其是在夜间行驶于浮冰上时。更南部的魁北克北部地区,北极星被命名为 turaagaq,意思是‘用来瞄准的东西’或‘目标’。”
Macdonald 对北极星在北极地区的定位进行了有趣的阐述。在更高纬度的地区,它在导航中几乎无用。本论文讨论的两个地区,加拿大 Nunavut 的 Igloolik 和西伯利亚的下科雷马,都位于北纬69度。文化的变迁和交流也在一些探险者与因纽特人的接触材料中显而易见。Siimets提供了多个楚科奇人对北极星的命名,例如 Iluk-eŋer、lqep-eŋer 或 Unp-eŋer。他引用了 Bogoras 的话说:“天上的北极星就像一根插入地面的桩子,周围的星星围绕着它旋转,像拴在桩子上的马或驯鹿。它的家靠近天顶,通过它的烟囱口可以在各个世界之间穿梭。由于这个开口,北极星可以在所有世界中看到,无论是在地下世界还是在上界,而其他星星和星座在不同的世界中并不相同。同时,人们认为北极星的家比其他房子更高。它的房子由类似冰的物质构成,房顶上固定着一个类似灯塔的光源。
下科雷马地区的长者们指出,北极星(Polaris)被认为是一颗“支柱星”,它通过支柱将世界保持完整。Andreyushkino 社区的一位鄂温克族长者 Kristofor Nikolayevich Tretyakov 在2005年回忆道:“如果我们要游牧到遥远的地方,我们需要在黑暗中依靠星星来导航。北极星位于天空中的相对中心位置。我们还有大熊座(Ursa Major)。这两颗星是主要被用来导航的。北极星不会移动,它始终停留在原地。总是在同一个位置。在头顶上方,几乎在中间。星星在旋转,但这颗星星始终不动。一直如此。” 另一位鄂温克族知识拥有者,已故的 Innokenti Yakovlevitch Garunin,在2006年表示:“我们在冻原中使用星星、熟悉的地标和太阳进行导航。星星只会向右移动。你可以看到星星的移动方向,然后根据这个方向向左行进。雅库特人说,北极星始终不动。它不会移动,其他星星都会移动,但这颗星星始终停留在原地。”
而北极星似乎在下科雷马的土著社会中广为人知。几乎所有的牧民和长者都反映了它在天空中的固定位置和中心位置。有趣的是,Kristofor Nikolayevich Tretyakov提到它位于天空“几乎”正中的位置,指出了他对天空空间划分的关注以及他对星星和天文现象的细致观察。
这段给出的论述相当明确:一部分北纬69度的居民能用北极星来导航,一部分居民不用甚至有人不了解北极星的特性(考虑到天文并不是对所有人的显学,我觉得这个结果非常正常)。 也有一些这个纬度段的居民对它很熟悉,知道它在头顶上方且不动。但无论是哪个地区的居民,他们给北极星还是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充分说明了这些地区的居民对北极星是有所认知的。
要注意这之中提及“一些对天空有广泛了解的长者无法指出它的位置”的这句,实际上正是John MacDonald书中所列举的一个访谈(后面详细叙述)。
那么 John MacDonald 在自己的书里是怎么描述因纽特人对北极星的认知的呢?


先看这段,还是一样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简单工具加修改翻译如下:
北极星(Polaris),即极星( 星等1.99),位于小熊座(Ursa Minor)。在 Igloolik 的纬度上, Nuutuittuq 几乎出现在头顶上方。通过想象一条从大熊座(Ursa Major)中的 Merak 和 Dubhe 两颗星延伸至天空中央的线,可以很容易定位到这颗星。 Nuutuittuq 的意思是“从不移动”,显然指的是北极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固定。在 Igloolik,一些人也用复数形式 Nuutuittut 来称呼它,这包括了小熊座中的另外两颗星:Kochab 和 Pherkad。
【然后列举了各个地区对北极星 Nuutuittuq 的其他命名和含义(不翻了)】
此处友邻也引用了这部分中的一段:

这段实际上是对MacDonald的误解了。因为MacDonald在那之后又详细写了“使用Nuutuittuq描述三颗星”的情况:


对Niviattian Aqatsiaq(访谈的长者之一)来说Nuutuittut指的是由北极星、勾陈一和破军四构成的三星星座。天球转动时这个星系保持不动。不同地区对星系的分法很不相同,而将该星系中作为代表的北极星固定不动描述为该星系固定不动也不能说明观测有什么谬误,并且区分了 Nuutuittuq单数(星)和 Nuutuittut复数(星系)两种形式,听起来简直有理有据做出区分,那么如何得出“综上所见,因纽特人不是积极观星者”这一结论的?事实上 John MacDonald 在书中也提到了很多研究者会因为因纽特人的星星传说与天文学缺乏系统描述而轻率宣称因纽特人没有星星传说。
"No systematic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describe the star lore or astronomy of the Inuit, or even, in any complete way, to relate Inuit star and constellation names to their European equivalents. ",“ All this has lulled some recent writers to declare, confidently, that Inuit "have little in the way of star lore"(Ruggles and Saunders 1993:3) ”
而对于观测环境的恶劣,友邻同样叙述用了 John MacDonald 书中的叙述。但和友邻不一样的是,MacDonald 不仅没有因此得出“因纽特人观星不积极”这一结论,反而在列举了观星条件种种恶劣后给出了和友邻截然相反的评价:
必须强调的是,因纽特人的天文学知识及其在技术、文学和精神需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他们世界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充分体现了他们非凡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值得高度赞扬。

接下来我们继续,在友邻的论证中还有一段是这样的:

前面也说过了,地区观测条件差,并且星星因为其特性并不主要用于导航,在我的广播中也提到过因纽特人用于导航的方式主要是风和雪那么在仅有33颗认知恒星的基础上,为什么单单对北极星认为可能不具备相关知识?加上还有极昼的存在,其他星星是因为有“导航的实用价值”才被记录的吗?
同时关于取样的说法,友邻引用了 John Macdonald 在其论文Inuit Astronomy的话 “Inuit views of the sky are rapidly giving way to the encroachment of western perspectives”来试图论证取样污染,但这其实是有点断章取义了,这段原话如下:

重点在于指出过去50年中,大多数民族天文学都受到了西方观点的侵蚀,并以因纽特儿童举例:不知道自己的传统但能说出欧洲星座名。这段论述对于任何一个有天文学的非西方民族来说恐怕都差不多,我在此不具体举例。所以这才是为什么取样都在找因纽特长者的原因,那又如何说明他们的知识来源都“一定”被污染过?
而让我们回到 John MacDonald 的书来看看长者们的说法:
首先大多数长者们承认了自己的天文学知识不如自己的长辈们丰富,并都强调了这些只是个人经验(那应该也就包括了那位说自己从1930s的探险家哪里获得知识的长者)并且很多故事已经逐渐被遗忘。而拥有天文学知识的长者本身也属于少数。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书里的长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简单翻译一下:
Nuutuittuq,在更南的纬度地区被广泛认为是导航之星,一些 Igloolik 的长者也在这个背景下提到它,但对于其在导航中的实际作用存在相当大的分歧。Eli Amaaq 熟悉一些星座,如Tukturjuk(大熊座)、Sakiattiak(昴宿星团)和 Quturjuuk(一个结合了几个星座的4颗星组成的因纽特星座),他说道:“有人曾经指给我看过,但现在我已经无法向别人展示它的位置。我对那颗星星没有什么了解。我曾经见过它一次,但现在我不常在户外待着,所以我对它的位置没有明确的认识”(Amaaq 1989,IE-074)。
另一方面,George Kappianaq 对 Nuutuittuq 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有一颗星星似乎在我们头顶正上方,但稍微偏向北边。我认为它位于Sila( 因纽特人的天空&宇宙概念)的正中央,因为它不像其他星星那样移动。它一直被用作夜间的导航工具。当有人在浮冰边缘被移动的冰带走时,它可以用来确定陆地或固定冰的位置。众所周知,Qallunaat(欧洲人)在横渡大洋时也使用了这颗星星。据说这是他们唯一的导航工具。这是在只使用帆船的时代。据说这颗星帮助他们沿着一条航线前进,而不是盲目航行。我从我的父亲的继父Nakungajuq 那里听说过这些。作为因纽特人,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使用这颗星星来帮助导航。它就是那颗不动的星星, Nuutuittuq。”[Kappianaq 1986, IE-071]
Igloolik 的Abraham Ulayuruluk 回忆起他第一次听说 Nuutuittuq 时,以及他如何亲自验证这颗星星的静止特性:
“我对这颗名为 Nuutuittuq 的星星产生了好奇……所以,在我们的uquutaq(一种被风吹出的雪堆)的背风处,我把一根鱼叉对准这颗星星,看看它是否会移动。第二天早晨,我检查了一下,发现 Tukturjuk(大熊座)的星座位置完全改变了,但鱼叉仍然指向这颗星……我发现了这颗静止的星——Nuutuittuq!”[Ulayuruluk 1992, IE-211]
可以发现作者尽量给出了几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来说明北极星在长老们口述史中的差异。有人不太了解,有人了解并知道欧洲人用它,有人了解并验证了其不动性。
相当有趣的是,Eli Amaaq所说“无法指出北极星”被反复用来说明因纽特人对北极星不甚了解,但若议题是因纽特人对北极星是否有起名字,则这段访谈反而可以用来证明,即使对不用它作导航的因纽特人,北极星亦有名字——否则访谈者该如何询问老者知不知道北极星,而老者又如何回忆起“曾有人向我指过它一次”呢?
当然,对因纽特人口述民族天文学史来说,每个人的叙述都偏向个体化,但至少就该访谈而言,几乎所有人都对北极星有所了解。
那么针对友邻广播中提到的对北极星没命名做论证的主要人物——探险家 Robert Peary,John MacDonald 对他在著作 Northward Over The Great Ice 中指出的这段“因纽特人没注意到有一颗星是其他星运动的中心”也是持批判或者保留态度的,为什么在友邻的广播中却又要将Peary的论述奉为圭臬呢?并且,就算是Peary自己,在他的后期的另一本书The North Pole : its discovery in 1909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Peary Arctic Club.中也去掉了这一描述,而改为了描述“知道的内容”而非盲目判断“不知道的内容”。



事实上,若我们阅读Peary的原文就能知道,他说的并不是因纽特人对天文学所知甚少——他们对北斗的勺子、猎户座的腰带、双子座等各种现场常见的星与星座都作了描述,使用的是因纽特人自己的星座分类方式。可以看出,与Peary交流的因纽特人也发展了其自己的观星体系。只不过,他们并未发现北极星不动,亦未发现行星与恒星的区别,这可能是观测条件所限。考虑到Peary是探险家,他做的也不是系统性的访谈,他得出的结论或许片面也未可知。
最后,友邻给出了一些结论:

对于格陵兰语的北极星来说,友邻提出了它叫“Avangnata uvdloria”,但不知道友邻是否注意到,在提到这个词的书或者论文中,对它标注了“modern”,也有文章给出的观点是“像因纽特人这样敏锐的观察者很容易注意到”(本文来源于丹麦的Steno Museum,对 John MacDonald的书进行了归纳整理),如果说友邻可以说“一些普及原住民天文史的网站(比如Canada under the stars)简单概括后的常识是:“Interestingly, the existence of the North Star appears to have been unknown to the peoples of the North.” ”,那么是否我也可以说一些普及原住民天文史的网站对此观点并不赞同呢?

综上所述:
由于缺乏书面记录,且大量资料源于口述的民族史,而这类口述都带有一定的个人化色彩和个人经历局限,那么关于不同纬度的因纽特人对北极星的态度我们大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对于大多数因纽特人来说,北极星并不是用来导航的,实际上大多数星星都不是用于导航的。尽管北极星在许多不同的群落中都有名字,但我们仍然无法确定生活在“最靠近北极”的因纽特人是否曾给北极星取过一个名字。
PS:
相关友邻的广播 https://www.douban.com/people/muhuan/status/4698015698/
https://www.douban.com/people/aliceandbob/status/4700913447/
https://www.douban.com/people/fengs/status/4700928389/
https://www.douban.com/people/202844410/status/4701897887/
PSPS: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顺手发现格陵兰语中,北极星可能有其他的名字。 图来源于应该是给儿童看的绘本,虽然运用了西方的星座连线方式,但是对北极星的名字是另外的标注与不同的含义。在无法确定来源的reddit网站上也有人提到了这个名字Qaasuitsup Ulloriaa,据说是冬季黑暗之星的意思。我不懂格陵兰语,无法确定,也希望有了解的友邻多多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