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当代诗的笔记
中国现代诗发展史
若我们纵观艺术史,很容易发现,不同形式的艺术在发展到20世纪时,纷纷将重点转向了形式而非内容上的探索和创新。这个现象不难理解,首先,值得被反复写入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在之前很多个世纪里,早已被前人写遍。此外,20世纪世界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和文化冲突,催生出人们的愤怒、焦虑、对传统的质疑等感受。随着现代主义运动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形式和规范感到厌倦,觉得它们无法准确反映现代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探索新的表现形式。20世纪现代化的浪潮,在欧美文学、古典音乐、摇滚乐和绘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中国现代诗——这篇文章的主角——由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影响,直到20世纪末期才开始蜕变。
到目前为止,中国现代诗形式上的两大构成是意象诗和口语诗。诗人伊沙在今年的新余作协的一次诗歌讲座中,把食指在1968年创作的意象诗《相信未来》定义为中国现代诗的一个开始。在1967年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现代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基本上是在形式上向西方的跟进和弥补。口语诗于1982年诞生,始于王小龙在《纪念》里写出这样的句子:“我总是从半夜就开始排队,但是红肠总是卖完”。“红肠”竟然出现在诗里,这件事震惊了不少作家,因为当时大家都觉得红肠是不能入诗的。随后,王小龙在1983年又把出租车写入了诗中,同样对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食指和王小龙,分别是中国现代诗形式上两个阶段的开山鼻祖。
口语诗在1980年代中期达到第一次高潮。在1986年《诗刊》青春诗会专号中,于坚的诗登上头条,标志着口语诗的热潮开始。然而,这股热潮很快降温,原因是1989年海子的自杀事件。尽管海子生前在第三代诗人中不算最有名,但他去世后影响力迅速上升。海子的死对整个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许多口语诗人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怀疑,觉得可能只有海子那种诗才是永恒的诗,口语诗可能只能短暂流行。所以,当1990年代开始的时候,口语诗已经凉了。在1990年代,中国诗坛经历了从诗歌运动向个人写作的转变,开始注重文本的独特性和个体经验的表达,许多诗人通过极端形式的文本创作表现自我,标新立异,探索形式的创新。
在少数诗人的坚守下,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伴随网络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第一现场,口语诗的第二次浪潮开始了,并且此次浪潮延续的时间很长,直至今日。口语诗逐渐取代意象诗,成为了中国当代诗坛的主流。这一变化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诗人意识到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我们的诗歌不能写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落伍了”“诗歌需要表现时代的特征,要有当代生活的质感,否则会被文学史淘汰”等。
中国当代诗坛文论选录
1. 沈浩波《什么是诗?》
- 对于大众读者而言,判定一首诗是不是诗,看的是有没有诗意。诗意通常被理解为优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情感。而在先锋诗人圈子里,诗的本质不是诗意,是诗性。诗意只是随着其诗性的呈现而自然产生的附着意味。
- 诗性不在语言层面,更不在情感层面,所以当然不在传统的诗意层面。诗性在于事物的真相和本质,在事物本来样子(“真”)的显现。所以当代诗人认为,“诗无处不在”,“诗在日常生活的所有瞬间”。诗人要尽可能地接近、抵达和呈现这个“真”,但实际上,“真”不能被完全抵达的,只能被无限寻求和接近。这种寻求、接近和试图抵达的过程才是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诗性基础上的现代诗意留出了巨大的空间。
- 让事物本来的样子呈现的过程,就是一首诗。努力抵达,并将所能抵达之“真”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具体的过程,是形而下的,是结结实实的,可感可见可触摸可把握的;而我们与绝对之“真”遥不可及的距离,是抽象的,难以言说的。
- 诗意是诗的表层。有时,诗性和诗意是相互伴生的,诗意是在诗性的呈现过程中自然展现出来的;有时,诗意是在坚实的诗性基础上被诗人再次用语言和情感凸显出来的。
- 生活本来的样子,本身就充满了诗性。这样的诗性,具体而结实。当诗人重回普通人的身份,生活本身和事物本身,才会真正显露诗性的光辉。
2. 杨黎评沈浩波
这是比较艰难的五年,至少对于我,那是非常艰难的五年。对于诗人沈浩波而言,我看了他的五年诗选,知道他也同样有一个艰难的五年。虽洋洋五百页,看似超然,其实脾气很大,很冲,不发不行。
当然,这脾气还发得悄悄咪咪,不能太张扬了。不然会发不出来。这就是一个不能乱发脾气的时代,我们都会换行另处。
但不论怎样,这五百页的诗集,依然可以痛快读完。**这是沈浩波的诗歌特点,它们一直都很能读,耐读,这在当今诗歌世界里,几乎是一条突出的优点。得认。**从《心藏大恶》到《花莲之夜》,再到这《五年诗选》,我都读过,甚至读完,甚至还依稀记得。这是应该的吗还是难得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对我这是应该的。这是一首好诗必须具有的前提。诗歌写得不好看,看不下去,好像早已理所当然。再当然,这对另一些诗人,比如浩波,这完全是不可原谅的。对我也是。
沈浩波的诗歌之所以好看,是因为他听从了他内心的四要素,就是向下、真实、身体和瞬间。向下,使他的诗歌不端起,有体味。起笔就要抓人。而真实呢?真实是一种情趣,这种情趣保持了内心所有的喜悦和悲伤,它不依不饶,不受影响。这让真实多了色,少了理。基于上面两点,它们确保了沈浩波在写自己的诗,他不是时代的代言人,也不为天地立心。而我在阅读他的诗歌时,我会突然一笑,原来他和某某没有搞过。
我也是这样的诗歌态度,或者说我习惯这样的诗歌给养。
浩波还是有他严肃的一面,那就是他的身体。关于这个问题,我与他争论过好多次。从他还是下半身开始。**我说身体是语言的一部分,他却非要坚持身体的独立价值。**我们争了好久,从后海就开始,一直到亚运村。二十多年了,反正不没变,他没有退让,我也没有。不过近两年,他的身体穿上了语言的外衣,我的语言也已经身体化了。他越来越实在。
我非常高兴的是看见浩波把瞬间提上来。这个转瞬即逝的短暂,终于成为沈氏抒情的基本格局。换句话说,在瞬间感觉出来前,浩波的诗有故事,但没细节。而有了瞬间后,这些诗瞬间有了细节。细节,是真实的保证,更是故事的生命力。
3. 后乞选评
(1)后乞评杨黎
- 废话诗学就像一条鲶鱼,它从任何试图抓住它的欲望手中溜掉
- 写诗就像说话,实在是困难得要死的一项目标,总是在看见人话的时候才想到,原来自己不爱说人话
(2)后乞评盛兴
- 没有任何语言带来的诗意,语言和事实之间没有任何距离,事实和诗之间也没有距离,三位一体
(3)后乞评方妙红
-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方妙红写作的特别和可贵之处了。那就是她非常本能地做到了,从不挣脱生活河流,试图上岸。她身处生活之中,所写的全是生活直接呈现出的样子。她让生活自己为自己说话,自己讲述自己。因为生活本身复杂,于是她用如此简单几句勾勒出的一个小事儿,本身也就具有了无限的复杂。从这一个切口,我们看见她的整条生活之河。
- 她所实践的,是一种“无我”的写作。她完全是一个生活者,而放弃了作为写作者的那个自己。她并不利用语言本身带来的魔力,不让她的诗看起来像是诗。语言的魔力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它让诗人似乎可以凭空捏造一个世界,一个文学的世界,至少可以给生活加入诗意的调料。能够完全抵抗住这种诱惑是困难的,对一个现代人来说,困难在放弃理性。对一个诗人来说,困难在放弃语言。但方妙红都做到了,我想这本身就是一个天赋。她跟她的生活零距离,她也毫不把写诗当做一件特别的事情。她仅仅是生活着,有丰富的直接情感(有直接因果的),却少有反思性的情感(对人生、爱情等等不切实际的空虚话题的反思)。
4. 韩东《分行术》
一、现代诗歌的外在形式或样式约定俗成的是分行术,简略地说,现代诗歌就是分行术。
二、内在诗歌或者作为本质的诗歌或者诗意,仍然是我们的追索之物,仍然缺如。
三、反对陈腐的诗意并不等于反对诗意,不等于反对所有的诗意,更不是反对全新的诗意。后者恰好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的。
四、在承认分行术的潜力和全新诗意确有可能的前提下,如何将二者结合(分离也是一种结合,暂且不论),使内在诗歌在语言的层面呈现得更加完美,被锻造得更加颠扑不破,是现代汉语诗人理应思考的一个问题。
口语名篇摘录
早茶丨杨黎
我很早就知道
我是我外婆捡回来的
但我从来没问
甚至也怕听别人说起
我是我外婆捡的
这构成了我对
我的来历的迷离和羞怯
公元1985年
我外婆去世
她没有说
公元2000年
我爸去世
他也没有说
而2020年
最寒冷的冬天啊
我妈去世了
她也没有说
这一切
成了我发誓要回到
1962年的原因
偌大一个中国
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抛弃我
六十年了
也没有来找过
忧伤的故事丨杨黎
下午三点,老婆说
她要出去喝咖啡
晚上六点时
她发微信,说不回来吃饭了
现在
已经半夜11点
她还没回家
你说我咋办?
在山中|沈浩波
车上的五个人
都陷入了沉默
谁都不知道他会
将车开到哪里
什么时候停下
刚才我们
已经有过争论
三点的时候就有人说
我们可能走错了
但他淡定地说
放心吧,没错
四点时吵得更加激烈
但他的双手
坚定地握着方向盘
令我们的争吵
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已经五点了
天色向晚
浓密的树荫
令盘旋的山路
变得更加昏暗
我们四个都已经知道
他开错了
我们也知道
他知道自己开错了
并且他肯定也知道
我们知道他开错了
没有人再说话
车上一片安静
汽车如同无人驾驶般
继续前行
车过济南丨沈浩波
现在我到济南
会约于恺、黎浔、盛兴
还会问轩辕轼轲
要不要从临沂来
以前我去济南
还会约宇向
但宇向离开了济南
每次去济南
都会喝很多酒
有时喝得大醉
有一次
酒后撒疯乱骂人
后悔至今
当我还不认识于恺
盛兴还没有调到济南时
我到济南
跟谁喝酒?
二十多年前
我第一次去济南
跟谁在喝酒?
是谁告诉我
济南有一个年轻的女诗人
叫宇向
写得特别好?
他去哪里了?
诗人岩鹰
去哪里了?
我们是怎么就
不再联系了的?
那时的岩鹰
就像现在的于恺
酒量特别大
从晚上喝到凌晨
死活不放我走
喜欢他写的诗
也喜欢他这个人
后来怎么就
没有联系了呢?
我没有问过轩辕轼轲
也没有问过宇向
也没有问过盛兴
我记得有一阵子
岩鹰对盛兴
就像对儿子一样好
苦行僧|沈浩波
那女孩儿说她喜欢
苦行僧一样的男人
只要一想到那种
禁绝世俗欲望
一心追求真理的男人
她就充满了欲望
但是哪里有这样的男人呢
我说西安有一个叫玄奘的
她问玄奘住在西安哪里
我说他和大雁塔融为一体
她说她要去西安找玄奘
我不禁想象了一下
她怀着饱胀的欲望
想操大雁塔的样子
荒野里的红灯|盛兴
绿灯亮了
我一个人穿过马路
这是一片荒野
几座脚手架
没有一辆车
刚刚等红灯时
几个工人
径直走过去
其中一个
回头说
“傻逼”
朋友你看到了|盛兴
好几次和东哥在一起喝酒
我都说看到了生活的本质
他看起来并不嫉妒
而是有些幸灾乐祸
这些年|韩东
这些年,我过得不错
只是爱,不再恋爱
只是睡,不再和女人睡
只是写,不再诗歌
我经常骂人,但不翻脸
经常在南京,偶尔也去
外地走走
我仍然活着,但不想长寿
这些年,我缺钱,但不想挣钱
缺觉,但不吃安定
缺肉,但不吃鸡腿
头秃了,那就让它秃着吧
牙蛀空了,就让它空着吧
剩下的已经够用
胡子白了,下面的胡子也白了
眉毛长了,鼻毛也长了
这些年,我去过一次上海
但不觉得上海的变化很大
去过一次草原,也不觉得
天人合一
我读书,只读一本,但读了七遍
听音乐,只听一张CD,每天都听
字和词不再折磨我
我也不再折磨语言
这些年,一个朋友死了
但我觉得他仍然活着
一个朋友已迈入不朽
那就拜拜,就此别过
我仍然是韩东,人称老韩
老韩身体健康,每周爬山
既不极目远眺,也不野合
就这么从半山腰下来了
两行眼泪 | 吉木狼格
我的朋友李中茂
喜欢看风景
他是个画家
常常被风景感动
那年他和家人
来西昌过年
吃过晚饭
我们到邛海边散步
天上布满星星
一条星带横跨夜空
不用说那正是
我们身处的银河系
我见他昂着头
两行眼泪
顺着脸颊流下来
我赶紧转过身
装着没看见
从那以后
我一直期待着他
什么时候
把西昌的夜空画出来
说一说酒后抑郁 | 何小竹
多年前,我写过一首诗
酒醉后的第二天
写到了酒后抑郁
前不久跟中茂一起喝酒
他说,真的有酒后抑郁
这意思是,他以前是不相信的
当我说我有酒后抑郁的时候
他以为我在扯把子,不屑一顾
现在他信了
他说,情绪很低落
又说不出为什么,很烦
嗯,这就是酒后抑郁
它表面上是喝多了酒
实际上,是一种虚无
乘虚而入
第十二首诗| 何小竹
出小区,过十字路口,去沃尔玛买糯米
开始不想去,后来去了,心情好起来
不仅买了糯米,还买了辣椒和耗油
“很多正常的人是觉得自己的正常很乏味,
想要怪一点,但承受不起怪的代价,
那么看着别人的怪,也不失为一种调剂。”
在豆瓣上看到别人引用我的一段话
却想不起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说的了
但的确像我说话的方式
分析她的姿势,与以往有些微妙的变化
这或许也是后遗症之一
淋浴喷头的水洒落在地上,先是冷的
之后水温逐渐升高,热气弥漫起来
谈及气候对人的影响,人为地改善一下环境
由外及内,也是可行的
昨天的聚会是否如猜测的那样,话题围绕着死亡
就季节而言,已到转换的时候
准备好春天的衣物,下一次聚会
就该讨论出行的计划了
火炬 | 西余
最近每天都喝很多的啤酒
然后感觉到胃疼后血红的寂静
我已经失眠了一个星期
没有人给我发消息
守着一个被拉黑的微信号
听曾经的语音
这让我厌恶自己
就像厌恶这一瓶劣酒
以前,我喜欢
将瓶子里的酒
倒出来,然后将瓶子
砸个粉碎
但现在我只想
买一支蜡烛
插在瓶口上
我确实梦见过这种场景
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天台
我为我举起了火炬
记忆海滩 | 西余
海浪把沙滩洗的如女人
小腹上的皮肤
我愉快地脱掉鞋子走过去
脚底有些羞怯
和每个去到海边的年轻人一样
我也在这里留下了一行字
“我爱你,xx”
看海看累了,躺在一块石头上睡了会儿
醒来只剩下一个“我”字
我是谁?我问
吞金兽 | 邢东
车里很整洁
他说是新的
这是他第二天出车
我注意到
副驾遮阳板的
塑料还没拆掉
他跟我聊起来
说起之前的营生,过去的三年……
生活之不易
他突然提到
吞金兽
我迟疑了一下
他补充说,我家里还有两只吞金兽
我明白他的意思,是说
他有两个孩子
开销很大
这说法很形象
我的迟疑是因
没料到
他会在此处使用修辞
主业 | 吴晨骏
韩雪对我说,写作是你的主业。
他给我指明了方向。我会努力写作
直到写不动为止。我会戒烟
戒酒,默默地待在乡下
沉入小说世界,与虚构人物一起拓荒
与他们同喜、同悲、同命运。
偶尔我返回城里,与城里的朋友们
狂欢,就像前几天,我在南京城里
奔波于各个茶楼酒肆之间。我中午
出门,半夜醉醺醺地回到小区,在
月亮和星星的照耀下写诗
太宰治| 吴晨骏
为了写《斜阳》
太宰治找他的情人
要来她的日记,抄到书中。
《斜阳》中的女人与她的情人
见过两次面,第一次他俩亲了一下
第二次他俩做了爱
那女人因此怀孕
她腹中的新生命给了
她活下去的希望。
写完《斜阳》的第二年
太宰治就自杀了
我搞不懂太宰治为什么要
拉一个女人陪他自杀
难道这样做会让自杀
不那么残酷?我不知道
太宰治在与那女人捆在一起沉水前
有没有把自己灌醉。
他该多么绝望
一生自杀了5次。
休假| 孟秋
我和三四个人说过
今年休假会去巴黎和伦敦
两个城市各住五天
五天之后
连接它们的是一条海底隧道
而连接我们的始终是
厌恶之后的一种解脱
一种假想的胜利
是的,十天之后
厌恶将重新开始
失败主义将重新占据主流
而在巴黎和伦敦
一定也会有心事重重的人
我不会和他们说话
我的英语只够问路
放弃| 孟秋
你有什么好孤独的
看看这头大象
在西双版纳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胖起来
眼睁睁看着自己一口一个南瓜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开象群
在这个月圆的夜晚
缓缓走到一家按摩房前
是的,就是这样的一头大象
这样的一个大家伙
还没来得及撞毁门框
就已经放弃了
这样的一个早晨 | 朴素
坐于长椅,听一位牙齿掉光的老爵士的歌
他深陷的两腮,轻微翕动
咬词很准,但我确定他漏气,尽管他
可能装了一口精致的假牙
气息从肺部出来,就开始分岔
除了明察秋毫的我,谁也不会有这么
无聊的触角
如果我不想到爱情,我就是这个颓废的
早上的一角
“我蛮喜欢冯青春这组诗的。他叙写的爱情真的很甜很让人感动。”黑瞳说
那些诗能像火石、让人死灰复燃么
我跳了一下,又淹灭在这个我不愿意出去的世界
清明在春天 | 黑瞳
是草木最旺盛的时候
是干涸的泥土再一次涨潮
双脚深陷
出苗裂开一道石头缝
根须往更深处盘踞
好像所有归去的
都会再回来一次
你再一次站在墓碑前
告诉你并不是全都这样
告诉你时间是存在的
你的记忆越来越浩瀚也越来越荒芜
拔掉多余的杂草
已经远去的人不断褪色
渺小
变成灰褐色的飞蛾
在清明那天
扑到你的灯下
被你请出去
你不能忍受
一只飞蛾和你
呆得太久
冰|方妙红
之前他的自行车
一直停在同一个地方
自行车在他就在
自从北京下了一场雪
就再也看不见他的自行车了
一个月过去
那里堆起的雪还没化
变成很脏的冰
灵堂 | 方妙红
给我爸打电话
他正在伯母的灵堂
他说伯母四天后出殡
我哦了一声
然后有点想哭
“我跟那个男生分手了”
他迟疑了一下
“这里都是人
下次再说吧”
去中国丨劳淑珍
全是新鲜
灯光、先锋
Chatgpt
回到丹麦
又是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
地球完蛋了
可中国
似乎没有
这种感觉
这种恐怖
他们都很忙
精神病院丨王小拧
我趴在窗户外
往里面张望
三个老人围着一张
刚擦干净的桌子
其中一个
发现了我
我朝他挥了挥手
他也朝我挥了挥手
我看到他眼中
满是疑惑
我想告诉他
要是有一天
我坚持不下去了
就进去和你们一起
玩纸牌
黑色燃料丨后乞
我在痛苦中摸爬滚打过
练就了一副
黑暗中点灯的本事
浓浓的爱意渗出我
如油脂渗出鲸鱼的皮肤
谁点着一根火柴靠近
我就通体燃烧
在飞机上想念丨后乞
因为你不敢坐飞机
这次起飞之后
我也认真地看了一遍
安全须知视频
视频里演示逃生的人
在不真实地微笑
在巡航高度之前
需要一直扣好安全带
不能做这不能做那
我替你在这段时间里
屏息等待
终于飞上高空
小窗里只剩一片纯蓝
我闭上眼睛
忽然想把邻座旅客
压在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