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艺术都在追求音乐的状态:当这些名著变成音乐
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尤为密切,两者在情感表达、叙述方式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作家常常从音乐风格中汲取灵感,通过把控叙事节奏,使读者获得近似音乐的体验。今天这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一些被认为具有音乐风格的文学作品。
——《鲤》编辑部
1877年,牛津大学学者沃尔特·佩特在《乔尔乔内画派》一文中,提出了美学理论史上一个重要的观点:“一切艺术都在追求音乐的状态”。
佩特认为,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感官魅力,无法互相替代,但音乐是典型的、理想的完美艺术。音乐因其抽象的本质而成为各类艺术模仿的对象:它不包含任何世俗主题,因此达到了所有艺术都在不断追求的纯粹性。无论作家、画家或演员对各自的艺术形式多么投入,佩特发现他们最终都会被引向某种音乐性的目标。他们的作品不仅可以被阅读、观看或感知,也能以某种方式被听到。

《尤利西斯》
古典乐
古典乐结构严谨、情感丰富,这种风格在文学作品中通常体现为复杂的叙事结构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古希腊的文学作品和英雄史诗对古典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到了现代作家们又常常从古典乐中汲取灵感。
例如,《尤利西斯》复杂的语言形式和多重主题的交织可以被看作是古典乐的文学表达。纳博科夫的作品以复杂的结构、精致的语言和丰富的隐喻著称,常被视为古典乐或者巴洛克音乐的文学对照。

《宠儿》
爵士乐
作为一种源自非裔美国人社区的音乐形式,爵士乐涵盖面极广,难以准确定义。它最核心的特点包括即兴、节奏感和多样性。在文学中,爵士乐的特点体现为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以及语言的节奏感。托妮·莫里森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家,在《宠儿》《爵士乐》等作品中,她通过非线性叙事结构、跳跃的时间线和多重视角,捕捉到了爵士乐的即兴感和自由感,小说中的语言也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性,像是对爵士乐的文学演绎。
另一位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创作也深受爵士乐影响,他的小说《另一个国家》中的人物和情节充满了爵士乐的氛围,作者在采访中表示“我无法抗拒以爵士音乐家为榜样,并尝试以他们的方式来写作。”

《万有引力之虹》
摇滚乐
摇滚乐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从一种音乐形式逐渐发展为文化和社会运动的载体,成为世界文化潮流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充满激情、反叛精神和社会批判意识的音乐形式,摇滚乐不仅改变了音乐的面貌,也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虽然常与爵士乐联系在一起,但它的流动性、反叛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也体现了摇滚文化,这本书也成为了摇滚乐世代的象征。
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中充满了摇滚元素,这部小说不仅常常引用摇滚乐的歌词,还以摇滚乐特有的歇斯底里的叙述方式展开。
珍妮弗·伊根的《恶棍来访》以摇滚乐手、音乐制作人等为主人公,其拼贴的、非线性的结构在形式上也与摇滚乐自由的风格相呼应。

《喧哗与骚动》
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带有强烈的叙事性,主要描绘的是乡村地区的日常生活、价值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些内容在那些描绘美国南部或中西部生活的小说和诗歌得到了呼应。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就深受南方乡村文化影响,他的作品多以约克纳帕塔法这一虚构的县为背景,通过对小镇和乡村人物及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社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并探讨了种族、信仰、身份认同等问题。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电子乐
电子乐以其创新性和技术性而著称,常常探索未来主义和科技主题。在文学中,这种风格表现为对科技和未来世界的想象。一些赛博朋克作品,如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和菲利普·迪克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或许可以被看作是电子音乐风格的文学表达,这些作品以其对科技的关注和未来世界的描绘,展现了电子音乐的前卫性和实验性。

文学和音乐的互动提供了更丰富的艺术体验,这种互动是多维度的,不仅体现在内容和主题的交融上,也包括形式和风格的相互影响。
设想一下,如果把你最偏爱的文学作品变成音乐,会是哪种风格?
撰文:石凡
© 本文版权归 鲤NEWRITI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鲤NEWRITI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写作为生的“怪”女人说:不要轻易尝试写作
- 致敬劳动者的春天:皮村文学小组诗歌图鉴 (2人喜欢)
- 如何让悬疑故事的主角孤立无援? (1人喜欢)
- 许多事,当我们明白时已经太迟
- 另一个西蒙娜:薇依与波伏瓦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