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如何做个有毅力的人?
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如何做个有毅力的人?

拥有易胖体质,加上很容易被美食吸引,我的生活日程上一直少不了减肥这个选项。
办健身卡在我的经历中发生过很多次,但最终我发现,我没有办法通过私人教练让自己瘦下来。我经常安排自己在下班之后去健身房,因为太疲惫,或者教练安排的难度让我感到太痛苦,等等原因,最终我的运动减肥计划都以失败告终。
我一度觉得,自己真是个没有毅力的人啊。这辈子大概注定就是个胖子了吧?
后来,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自己从不锻炼到跑马拉松的经历。
我从这段分享中受到了鼓舞,开始计划并实施每天的跑步,也在几个月的坚持后减掉了十几斤体重。
是什么在影响着这个过程呢?

1 梦想在远方,但我好像迈不动脚步 或许我们许多人,都有某个一直想要,却一直没有实现的目标。那可能是瘦身,可能是学一门自己很喜欢的学科,可能是计划一场旅行,也可能是学习某项乐器、开启新的职业生涯等等。
谈到我们没有实现它的理由常常有很多,"我没有时间"、"我没有天赋"、"我不够聪明和勤奋"、"他们都说我做不到"、"我害怕改变"、"我对改变的路径一无所知"······
但另一些时候,好像我们又在某些神秘力量的推动下,完成过某项至关重要的人生规划。
仿佛是有个神秘的手,在挑选着,决定着我们可以做成一件事情或者不能。
2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从一些研究中了解到,人们不去追求他们最看重的目标,主要原因是害怕——害怕一切,包括成功、改变和失败。吉姆·兰德尔(Jim Randel)从他的实践中了解到,最幸福的人,是那些在面对害怕情绪时敢于让自己不舒服,并且发现自己能够坚持下去,知道自己尽了一切可能的努力去实现目标的人。
3 何为意志 当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意志(毅力)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从自身发现它的影子。
欧文亚隆曾在他的著作中探讨意志(will),意志是把觉察和认识转化成行动的精神力量,是愿望和行动之间的桥梁。在他的著作中,也讲述了其他先哲们对意志的描述:
康德认为意志是自主地启动一系列连续事物的力量。
法伯认为意志是意愿的所在,是内在"负责的行动者"。
惠利斯认为意志是"打破平衡促发改变的决定因素···是发生在领悟和行动之间的过程,人们把它感受为努力或决心"。
阿瑞提提出,它是责任的承担——而不是责任的觉察。它是心灵结构中有着"做出选择并使之执行"的能力部分。
总之,意志是包含动力和欲望的力量,是"努力的启动装置",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
那么,如何启动和维持这股我们内在的行动推动力呢?当我们站在山脚下,梦想和愿望仿佛坐落在山顶,而我们要做的,是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通往高峰的阶梯,朝着它前进。


1 迈向第一级阶梯 在出发前,有几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规划和思考。
(1)"你真的想要吗?" 毅力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是:你的毅力与你追求该目标的迫切程度成正比。"你到底有多想得到它?"正如里夫教授所言,如果一个人的动机源自起内心深处深切的个人信念,那么,他比那些动机受外部利益(如金钱)所驱使的人,更有可能实现他的目标。
当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能体现其内在动机的时候,他们才能体验到自己的最佳作用和纯粹的幸福,那些在生活中追求其内在动机的人,往往表现出更大的自我实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2)设定具体目标与符合实际的期望 无数研究显示:当人们用具体的条文对他们的目标进行定义后,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艾奥瓦大学的约翰马歇尔·里夫(Johnmarshall Reeve)教授描述了这样一个过程:当我们确切地知道需要去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做得更成功。目标明确是很重要的,因为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思想上的歧义和执行中的变异。
在向着目标前进之前,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前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如果你的期望值设置恰当,对困难做好了预期,在不可避免的困境出现时,你的毅力就不会消退。"生活是艰难的。"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个真理,我们就能够超越它。一旦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了它,那么,生活就不再艰难了。
(3)对自己做出承诺 "我最终要______________"(在空格中填上你的目标)。这是我们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那些把这句话当作合约的人,常常能够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毅力和决心来完成他们的目标。
2 迈向第二、三、四、五、级阶梯 当我们可以对前面的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我们就可以朝着梦想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1)保持毅力的方法(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方法)
- "凡事适可而止"
有时我们会体验到突破自己时的左右摇摆,可能会告诉自己适可而止。这样处理方式的问题在于:它需要特别作出决定,而这反过来也需要能量去控制。当你每次想吃糖果时,你都必须决定是否要放纵自己。在进行考虑的过程中,将会耗费能量——而你需要保存这些能量,以满足维持毅力的需要。当我们需要保持自律时,正确运用能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孤注一掷法"
杰克·坎菲尔德曾谈到:成功人士在他们的日常自律问题上,坚持"无一例外原则"。一旦你对某件事情百分之百投入,那就不可能再有例外。它已经是个铁定的事实了。退路已被全部封死。这会让你节省成吨的能量,省的把能量花在一遍又一遍无休止的自我纠结上,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精力用在创造其他成就上面。
威廉·詹姆斯博士,1890年完成他的杰作《心理学原理》,他说:当需要采取行动(或需要克制消极行动)时,考虑得越少,效果越好。我们越是进行思想斗争和自我辩论,我们就越会进行反思和延迟行动,而我们采取适当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不要等到你感觉身体好了才去健身房;只有去了健身房,你的身体才会变得更好。
- "分级曝光法"
霍华德·兰金博士是研究自我控制的一名英国心理学家,他的研究使他相信:毅力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他认为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我们的斗志很可能会因此而削弱。对于一个见到糖果就坚持不住的人,可以分步骤去做:
① 站在糖果店门口,透过玻璃往里看,但不要进去。
② 过几天后,走进糖果店,然后立刻走出来。
③ 再过几天,走进糖果店,在哪里停留10分钟,但不要买任何东西。
④ 再过几天,走进糖果店,只买一小块糖果。
每走一步,ta都会培养出一些抵抗诱惑的能力。随着你的自信心的增强以及当你了解了进行自我控制的感觉如何时,你就能应对更加困难的局面了。
对于上述保持毅力的方法,孰是孰非,难以分辨。或许你也有专属于自己的方法,不论如何,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一些"毅力"与"困窘"斗争的时刻
- "测量一下愿望的温度"
当你非常想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你的内部程序(为生存而存在)将开始生效,并帮助你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形成你所需要的自律能力。但如果你不是强烈希望得到某种东西,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在出现窘困局面时,你的毅力就会消退——而且无论你追求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其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
亚隆曾提到,愿望为意志提供了温暖、内容、想象力、兴味、新鲜感和丰富度。意志使愿望得到自主和成熟。没有愿望,意志就失去了其赖以为生的生命之血,在自我矛盾中走向死亡。如果只有意志没有愿望,人就是干瘪的。如果只有愿望而没有意志,人就是被动、不自由、幼稚的,就像长大的婴儿,或是像机器人。
因此,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看一看那强烈的愿望是否还维持在一定的温度。它会帮我们在遭遇窘困之时为毅力的发挥增加关键的砝码。
- “梦想实现者的真相”
丧失毅力的原因是,他们不明白,对任何人来说,要想取得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人们往往觉得成功者肯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然后他们开始自暴自弃,在困难来袭时,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和毅力。但事实却是:每一个取得成功的人都曾经挣扎过,也多次想到过放弃。成功者通常只不过是那些坚持不懈、没有放弃的人而已。
- 小提示
不要把自己的决心透露给可能唱反调的人,他们的言论很可能会削弱你的毅力。

(3)“如果你想改变世界,永远不要敲响铜铃”
在海豹突击队的训练中,有一个铜铃悬挂在军事训练区的中央,所有学员都能看到。假如你想退出训练,只要敲响铜铃就行。敲响了铜铃,你便不必早晨五点起床;敲响了铜铃,你再也不用在冰冷彻骨的水中游泳;敲响了铜铃,你再也无须长跑、跨越障碍和参加艰苦的体育训练——总之,你再也不必经受训练中的千辛万苦了。只要敲响铜铃就行。但是,如果你想改变世界,永远不要敲响铜铃。
大概有一些时刻,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开始怀疑和动摇自己, 坚持梦想的辛苦,其他人想法的撼动,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每当这些时刻,或许海豹突击队的铜铃可以提醒我们,如果想改变世界,永远不要敲响铜铃。
- 理解"惯性"
惯性是一个物理法则。对惯性的理解,有助于让我们知道我们正处在毅力维持的何种状态。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下,它才会运动。
惯性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它可以阻止人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前进。通常最大的挑战只是在第一步。
毅力是驱使人们向前进所需要作出的努力。当你坚强起来,集中所有精力,顶住任何压力,继续前进的时候,惯性便被你打败了。
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它才会停止。
一旦人们建立强大的毅力,锲而不舍地向着自己的目标或梦想勇往前进,惯性就成了人们伟大的朋友。
诺曼·文森特·皮尔(Norman Vincent Peale)博士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股力量,它能够使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很多人被生活击败,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有待形成自己全心全意的精神······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每一滴心血都奉献出来。生活是不会对那些向它慷慨解囊、倾其所有的人关上大门的。"
99%的个人实现他们理想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有特别好的天赋,特别聪明,特别漂亮,或者特别幸运,他们靠的是勤劳、决心、毅力和勇气,他们有勇气、有胆识采取行动去追求梦想,并在挫折面前百折不挠。 那些实现了自己梦想的人,通常都是因为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而有别于他人的。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生活中有什么好事发生,我们要从沙发上站起来,让它们去发生。
往期高赞回答: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从不主动联系是感情冷淡吗? 【安慰记心理小店,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 回树洞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解梦参与科学地解梦 回指南得心理咨询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