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段子里,总是藏着学习的密码
最近有个段子跟着3A游戏《黑神话:悟空》火了:
❝很多人不懂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学了什么,这么说… 老师:我教你JavaScript、HTML、CSS3、流行框架,以后做个优秀前端。 你:不学,不学。 老师:我教你Java,C#,各种数据库和底层协议,以后做个后端大拿。 你:不学,不学。 老师:我教你Python,C++,神经网路,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统计,以后做个AI专家。 你:不学,不学。 老师砸了三下键盘,转身而去。半夜,你跑到老师办公室。 老师小声说:我教你黑客技术、木马投放,病毒设计、解密秘诀,外带赠送各大银行的安全漏洞,保你一毕业就能黑进中央银行。 你:对对对,我就想学这个。老师,我以后发大财怎么谢你? 老师:说什么谢不谢的,你以后出了事,别把老师供出来就行。
这个段子模仿的是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和菩提祖师一段经典对白的结构,作者把它改编成了程序员版。
很多聪明的人一看,就能自己仿写。我本来想手工仿写一个出版业的,结果想了一天不太行。于是就想,我虽然不会,但是AI会啊,咱们让AI来帮我分析分析。
果然,AI给出的段子那是相当不错:

我们用同一套提示词,又测试了一下做自媒体的:

轻松拿捏。
那这个提示词怎么写呢?其实中文学得不错的,一下就能看出来这个结构。如果说你看不出来,但是你知道这是一个可以仿写的文字游戏,那这也够了。只要你觉得有人可以仿写,那这就表示存在模式。
那就好办了,你去复制原始的段子,然后找到电视剧里的台词,告诉AI:
❝分析以下经典段子的结构,它是根据《西游记》电视剧里一段经典对白改编的,分析结束后,请给我一个各行各业的通用提示词模板,让我生成这种幽默好玩的段子: <西游记原版台词> 复制台词到这里</西游记原版台词> <经典改编段子>复制段子到这里</经典改编段子>
这个时候如果不出意外,就会出现意外:
AI会给你一个学习结果:
❝请为[特定行业/领域]创作一个幽默段子,模仿西游记中唐僧教导孙悟空的对话结构: 开始时,[权威角色]提出教授3-4个该行业的正面技能或知识,每次[学习者]都询问能否获得利益,得到否定回答后拒绝学习。 [权威角色]生气离开。 半夜,[权威角色]秘密提出教授该行业的负面操作或"歪门邪道",暗示可以快速获得巨大利益。 [学习者]立即兴奋接受,表示感谢。 [权威角色]要求保密,暗示行为的违法性质。请确保段子符合该行业特点,利用专业术语制造幽默感,并突出人性中的趋利避害特点。保持对话风格轻松诙谐,模仿原对白的节奏和语气。
请注意这个输出,从纯粹的游戏的角度看,你可以不用细看,马上测试迭代。但是从学习的角度看,你在这里要预判一下生成的效果。
这时候如果你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好几个地方有问题:
- 第一条里,3-4个行业的正面技能,似乎还不足以凸显专业性。
- 第三条里,[权威角色]秘密提出负面操作,这个地方没有那个转折的话,可能会显得生硬。
- 第五条里,如果不输出那个经典的话语“说什么谢不谢的,你以后出了事,别把老师供出来就行”,段子就不太成立了。
有这个预判以后,你可以直接建议AI修改。但是我建议你不要建议,而是先用它的版本测试。因为你直接改了,相当于没有对照组了,我们虽然是要玩,但是也可以兼顾着学。
这时候,测试一下你会发现,原始的这个版本确实不太行。可能会有种种问题,我们刚才提的那几个肯定会存在。如果跟你描述得非常一致,这就说明你对这个语言有预判,这是好事。如果跟你想的不太一致,那你要思考一下发生了什么。
反正如此几次迭代以后,你对这个段子结构的理解就是很清楚的。当然,如果你嫌麻烦,可以直接迭代生成,然后告诉AI哪里不满意。我为了演示,更新了4版就得到了这个:
❝请为[特定行业/领域]创作一个幽默段子,严格遵循以下结构:
1. [权威角色]提出教授该行业的3-4组正面技能或知识。每组应包含4-6个相关的专业术语或概念,给人一种内行感。每次提议后: - [学习者]问:"这个能[获得巨大利益]吗?" - [权威角色]答:"不能。" - [学习者]坚决回应:"不学,不学。"
例如:[权威角色]:我教你[专业术语1]、[专业术语2]、[专业术语3]、[专业术语4]、[专业术语5]和[专业术语6],以后可以[该领域的积极成果]。
2. [权威角色]表现出愤怒,离开场景。
3. 转折点(必须按此描述):半夜,[学习者]悄悄跑到[权威角色]的办公室/住处。[权威角色]小声说:"我教你[该行业的'歪门邪道'或非法操作,使用6-8个相关专业术语],外带[额外的非法好处,再用2-3个专业术语],保你[迅速获得巨大利益]。"
4. [学习者]立即兴奋接受,必须用以下对话结束:[学习者]:"好好好,就学这个![权威角色]大恩大德,如何报答?" [权威角色]:"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你出了事,别把我供出来就行了。"
注意事项: - 确保每次技能传授都堆砌大量专业词汇,给人一种内行感。 - "不学,不学"必须在前面部分重复出现。 - 保持对话风格轻松诙谐,模仿原对白的节奏和语气。 - 突出人性中的趋利避害特点,但要巧妙处理,避免过于尖锐或具有攻击性。 - 转折点必须严格按照给定描述,体现学习者主动寻求"捷径"的行为。
上面这个版本的提示词,指令遵循能力强一点的模型,都能生成不错的内容。当然了,你也可以继续优化,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还是说回学习的问题。
你看整个过程,我对生成的这些笑话里提及的素材,其实并不都懂,尤其是行业外的,但是这不妨碍我用AI把它写出来,还像模像样。
这里有个启示,就是AI懂的比咱们多多了,但是AI听话,你想让它干啥,就可以让它干啥,所以要解放我们自己。不要轻易说“这个我不懂”,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后,你要多试着说,“这个AI可以”。
只要有“AI可以”这个信念,很多事都可以拆成AI能做的工作流。有人就会说了,我哪里会拆工作流啊,我没有这个能力。那我们刚才是不是刚说了,不要轻易说“这个我不懂”。因为就连拆这个工作流,AI也可以的。
所以,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把你想让它做的告诉它就好了。
另外就是,当我们把这个段子,做成一个段子生成器以后,反复这么输出,你对这个原始段子的结构是不是变得更熟悉了?这就是被AI改造的学习新逻辑。
前段时间我们推荐了一套儿童书《AI小小艺术家》,有读者反应说没有什么意思。这个想法呢,我还是想提一点不同意见。手机上现在有那么多生图的app,你就跟着书上安排好的提示词,去一张一张生成,它不仅是有趣,你这么做的过程,必然会加深对某种关键词的认知。

我举个例子,你一直用某个艺术家的风格,生成一系列的你想生成的图片,那在反复这么出图的过程中,必然有一瞬间,你会觉得你似乎有点懂那个艺术家了。
这个过程,你实际上是在逐步解读和内化该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视觉语言。你会开始注意到那些风格的独特元素和模式,甚至能够预测某些输入会产生什么样的输出。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对该艺术家及其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也能“模仿”或再创造出类似的作品。
这个就是AI时代的学习。
最后再来一张吧:

-
而已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8-31 13:43:38
-
叶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8-31 11:25:38
-
魔云兽 转发了这篇日记
现在有AI,能做的事情真是变多了。前几天看了一下curcor编辑器,这东西不止是写代码容易了,写长文也是很方便的。过几天分享一下这个。今天这篇主要是想分享一个有趣的AI学习技巧。
2024-08-31 11:10:42
魔云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让你的DeepSeek支持文生图! (11人喜欢)
- 有大模型真好,不懂代码的麻瓜也能写AI插件! (17人喜欢)
- 送你一株真的向日葵,换一点“阳光种子”给我 (81人喜欢)
- 有了大模型,我们怎么思考? (4人喜欢)
- 动动嘴皮子,AI就给我做了一个数学动画视频!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