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记京都篇 Day3
7.20 Day3 京都
此日早饭为前天晚上买的超市面包,两人轮流洗澡分批进食,其间c被迫在酒店房间内用手机艰难处理大学抽象事宜,完成后终于出门!
原定上午前往京都水族馆(二人在做攻略时在网上看到京都水族馆正在出售水母形风铃,透明灵动的形态令人着迷),因而乘坐公交车到离水族馆较近的西本愿寺前站。下车之后马路对面即伫立着一座规模巨大的寺庙,即西本愿寺区域。该区域甚至被护城河一类的东西水渠遗址围起,规模几乎堪比六年前来过的二条城。(顺便一提因为z上次没去所以本次原定也计划在京都最后一日下午参观二条城,但因某些不幸的原因而未能成行)
平安后期、镰仓和室町时代中,寺庙似乎曾是集宗教和政治功能于一体的地点(有点类似于中古西欧庄园制中的领主庄园,印象中平安时代和镰仓时代天皇曾多次于寺庙躲藏,寺庙也具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所以护城河兼有防卫功能。
首先进入了一片较小(但实际上也很大......)的寺庙区域,至今仍未搞清这块区域的名字。与西本愿寺只有一墙之隔,灰色小石子铺就的地面上几乎空无一人。


走出后顺着护城河往反方向行走片刻才来到真正的西本愿寺,其正门与二条城极尽相似,都是类似于字母Ω的屋檐形状和细密层叠的瓦片堆叠而成。

比起西本愿寺,似乎东本愿寺较为有名。原以为此处的东和西代表关东关西,结果事后查了一下才发现其实东本愿寺就在一个路口对面......(东本愿寺似乎是教派斗争中一派通过依附德川家康实现独立的产物)
而后参观西本愿寺并痛苦地脱鞋在木地板上行走,导致脚掌逝世。
路过寺院正殿时,从门缝中窥见一些立本宗教信仰人士在听讲经。和国内的佛寺不同,殿内像其它日本建筑物一样铺有榻榻米,听讲经人士在榻榻米上的折叠椅上落座,殿内柱子上还挂着各种写着今日讲座题目的电子显示屏(很微妙的世俗感.....)
但除去以上区别之外我个人认为中日佛寺总体而言大同小异,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特殊性”。只不过在这里感受不到像在成都文殊院那样的中式恐怖感。西本愿寺建筑物的室内也很亮堂,院内没有很多遮蔽阳光的植物,也不存在通向什么“极乐堂”的幽暗小门。相对来说文殊院三层建筑物中幽暗的灯光怪异的佛像和盘腿坐在蒲团上的老人们就充满了鬼气.......
个人认为这还是中日死亡观念差异所致,越是将死亡话题视为禁忌,触及到话题边缘时就越是怪异恐怖。越是将神视为凌驾于人类社会之上不可预测不可控制不可理解的客观意志,以其为中心的宗教就越是封闭、恐怖。而这里人们则常常将目光投向死亡,于是它就不再是什么遥远的事物,也不再显得如此可怖。

通过一条木制长廊后,我们得以目睹一寺中小僧男士在连接寺院两主体建筑的一条狭窄长廊上,于另一前辈僧人的指挥下进行繁复的整点敲钟活动(僧人宽大的袖子显然对举起锤子猛烈敲击大钟的动作有所妨碍,其演奏出长达两三分钟节奏复杂的奏乐)(但由于二人站在过于靠近的位置而显得非常之大声令人耳膜碎裂)

离开西本愿寺后,几人跟随导航徒步前往京都水族馆。途径一些平凡的住宅区,阴天之下有种古旧廉价电影般的质感。




长途跋涉过后,于中午时分终于到达京都水族馆。京都水族馆是位于梅小路公园边缘处的一栋实际上体积并不大的灰白色建筑。踏上公园入口处的广场,灰色天穹之下深灰色的建筑便渐渐从浓茂的公园树木缝隙中显现。


(以及公园入口处还停着一截似乎属于上世纪产物的老旧火车,现已成为旅游咨询台。
购入两张成人票两张高中生票后几人终于进入水族馆。虽然当初规划时是以更有名的江之岛水族馆为主体,京都水族馆只是因水母风铃而顺带加入了计划,但从结果而言这里才是最棒的水族馆,是超出预期地伟大。(相对而言江之岛水族馆的名气之大可能一部分也得益于它和东京离得近......)
此处并不是展示海洋生物、承担科普教育功能或仅仅面向儿童的“海洋馆”,而是在国内同类海洋馆从未见到过的,融合了科教功能和放松娱乐性质的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地界。通过每个展馆中不同的光线和音乐氛围构建出的多重深海世界幻象,从游客角度出发的展览引导和视觉上全然和谐的设计共同作用,为一切造访这里的人士提供了长达两小时的,远离人类社会和世俗负担而沉浸于幻想中的现实逃避空间。这之中梦幻的氛围不仅会让儿童兴奋不已,就连大人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吸引沉浸其中。
京都水族馆logo设计也非常极简且美丽,融合了人、鱼、水和海洋的概念,给人以极大舒适感......其每张门票上都绘有不同种类馆内鱼类的彩色插画,用清透的色彩描绘出鱼鳞和半透明的鱼类身体折射出的虹光。
立本水族馆是伟大的!!!!(像动画和小说中描写的一样伟大......c和z下次一定会再来,,)

诚如上文所言,此处馆内引导做得非常之好(江之岛和国内的水族馆请学学.......),一共有8个展厅,游客可以按照顺序从自动玻璃门单向通行。
1展厅中右侧的浅水槽中有一些淡水鱼在游曳(该展厅另一边似乎是一些钟爱将头钻到水箱角落里的生物)

下一展厅是微小的露台,面前有几个露天大水缸中有几只fur seal在水缸中在转动身体的同时反复上下转圈,动作如同芭蕾舞者般流畅优雅(很颠覆对于海豹这种生物的预先认知......印象中的海豹似乎是某种行动困难的肥硕生物。
(不过相对而言无fur seal是一种肥硕的动物)
上到二楼如同洞窟般的平台中可以俯瞰seal们的自由舞蹈,旁边的墙壁上有京都艺术大学生绘制的seal们个人写真(ta们甚至都有自己的名字)
尽管对于动物来说,此处或许并不如生活在自然世界中那么不受限制,但此博物馆还是散发出一种晴朗的自由温馨氛围,通过环境设计和艺术合作对动物投以亲切视线,展现着某种讨人喜欢的人文关怀气息......

再次进入室内,下一展厅中半包围式的水缸前看到了正在水下游泳的企鹅(企鹅流线型的身躯和迅疾的动作使游泳看起来如同在空中飞行.......不禁想起企鹅公路中那些企鹅承托小男孩与大姐姐飞行、或者跃升天空的企鹅划破“海”的震撼情景)


不知为何博物馆人士制作了此企鹅之复杂鹅际关系图(神经病啊!),二人观摩后感叹🐧家庭关系之繁杂......

通过一条昏暗的管状走廊,二人拍摄深海梦幻照片。


而后来到全馆最大展厅,完完全全令人沉醉的深海世界氛围。震撼的二层大水缸中有着美丽的金色鱼群和上升的反射着水面光芒的细碎气泡,比电影的体验感更加震撼,坐在其前方椅子上注视着闪耀的上升气泡与时不时被它所照耀的鱼群,感觉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之下都一定能够在此获得心灵的安宁.........(环境音乐也如同深海世界一般奇幻、宁静)ambient.mp3

(但后来水缸中冒出来了一位(小腿很细的)潜水员人士)


下一站再次来到室外,企鹅养育场中有一些拿着记录板身着蓝色制服的企鹅饲养员人士,和企鹅的互动较为有爱,总之很萌。。

而后到了最万众瞩目的水母馆,此为最伟大的一集(顺便一提日语的水母写作海月(クラゲ),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萩原朔太郎也曾著有现代诗《月光与海月》)
在月光中游泳
想捕捉成群的水母
手长长伸出 远离躯体
不断地向极远的方向伸展
缠绕在水草间
浸泡于月光之水
我的身体变成了玻璃之类的东西
冰冷透明的东西不断流淌
灵魂冰冻了
沉落深深海底
如溺水般祈祷。
群集在四周
不断地向着深蓝颤动
水母在月光中游泳。
以及此歌曲是对此诗的天才改编:月光と海月(萩原朔太郎『純情小曲集』より)
进入时有对于不同成长阶段水母的展示,各个缸内浮动、舞动着发光的半透明神秘生物,具有不可思议的吸引力......
(c人偷偷摸摸拿出自推小纸片与水母抽象合影)



有的水母很像蘑菇/小型章鱼,有的几乎为全透明(其中只有一个发光十字可见),有的触手像棉絮或者纱布,有的像繁复层叠的纱裙,在水流中鼓动着缓慢上升与下降的奇异之灵,让人情愿一直看下去。


此地还有名为“京都水母研究部”的谜之组织(只看名字的话倒是很像森见小说里会出现的东西......)



一些其他种类水母让人不禁担忧其触手是否会缠到一起......




此处墙上还张贴有谜之水母版性格测试。看到疗愈系草食系头脑派永远的主人公等字样不禁发笑,,

最后来到露天剧场式的海豚馆,此处背景音乐晴朗悠闲,与晴空正相配,海豚饲养员正在拽着海豚之尾与其嬉戏。二人在剧场旁咖啡馆购入两杯海豚主题冰沙(内有海豚棉花糖,菠萝块,冰激凌以及大量清爽口味的冰沙,总而言之就是非常夏天),于看台上度过了悠闲的时间。

不幸的是原以为会很精细美丽的(馆内二十种)水母风铃实则呈现较为简陋笨重的形态(且已然售罄),二人在纪念品店徘徊许久最终购置了一对经典款水母钥匙扣作为纪念。


(此水族馆之行唯一较为遗憾的是之前期待已久的鳐士并未现身)
离开水族馆后,几人乘公交车前往京都国立博物馆,在闭馆前夕冲入并参观(享受了最终的高中生免票待遇)
在山雨欲来的阴天之下此博物馆旧馆的明治古董建筑呈现欧洲质感。



今日博物馆对外开放的主馆已然移到旧馆旁边的白色现代建筑,通过玻璃门后二人快步进入参观。(然而馆内不让拍照!所以无照片)
从三层开始由上到下参观,三层大体按时期展出考古物品,从弥生、古坟时期的粗制陶器到后来工艺精巧的茶粉罐,二层则是书画物品(但由于此处是京都的博物馆,日本以京都为政治文化中心时期受中国影响较大,所以书画以文人画而非浮世绘为主,并不很有特殊性......),一层则是大件佛像和几个特展展厅。
佛像殿的打光较为伟大,高处的佛像与观音像以倾斜的角度俯视人类,向更高处的墙壁投去多重阴影,产生了更加高大的错觉,有博物馆奇妙夜之感。(部分观音像头上本以为是发冠的部分却是11个小型观音头,有点恐怖)
似乎是因人士诞辰忌辰周年的缘故,在临时展厅在举办丰臣秀次主题展览(其中包含其被敌方处决的几十个妻子(其中不乏十几岁女孩)的(疑似伪造)遗书,用华丽和服布料装裱)
而后两人听着闭馆公告广播卡着闭馆时间离开了此地。(此前z发现一张真正的博物馆奇妙夜宣传单(可以夏季夜间参观此博物馆的特殊活动)

由于未能摄入午饭,决定离开博物馆后提前在其前的街道上寻觅晚饭,看到了漂亮的傍晚天空。

最终决定在附近的鸭川制面所面馆进食,食煮得稍微有点过头的乌冬面和十分不新鲜的蔬菜天妇罗(立本的蔬菜已经老龄化了吗......)


吃完饭后决定趁太阳还未落山乘出租车到清水寺地区。此地聚集着海量洋人国人游客,因此每张照片中都含有大量人类......(二年坂三年坂亦已成为南锣鼓巷)

由于此地系c产品修学旅行之地,此人偷偷拿出小纸片并开始进行公然私宅行为(给两小纸片拍照)(并遇到很多陶艺体验馆)

此时很多店铺已濒临关闭,放下了卷帘门(立本人并不那么热衷商业经营工作.....就算是旅游景点也会准时关门),甚至清水寺在我们记忆中毫无记载的大门也即将关闭,于是二人在最后时刻冲上台阶并在塔边的平台上目睹夕阳西下场景
(不得不说清水寺的红色略显廉价,但其所占区域比六年前我的记忆中略大,山上诸多阶梯都属于清水寺的领域)






卡着彻底关闭时间离开清水寺,和诸多洋人士一同漫步二年坂三年坂街道,因为有高度差的缘故看起来比较美丽。




此处街边张贴有诸多百鬼夜行展海报,似乎是某寺院主办的展览(但因为没有事先调查的缘故所以并未能造访......使百鬼人士小纸片们与其合照)

来到某路拐角处,发现此处游人聚集。远方正在进行着最终的夕阳西下,这才意识到此地竟是日本旅游宣传纪录片中最爱用的场景......




下山途中路过比较不妙的神社,某一些幕末人士(坂本龙马与高杉晋作人士)亦在此处。
回到宾馆,在附近超市搜刮蔬菜水果和次日早饭。
此夜二人在宾馆电视上观看了抽象深夜电视节目,遇VTB韭菜大爷(一些vtb人士似乎在电视上唱跳了.....
而后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