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 扶风山阳明祠 #阳明行迹 13
扶风山在贵阳城区东面,因其山石呈螺状旋升,形似田螺,峰如芙蓉而得名。山上有阳明祠、尹道真祠、扶风寺,组成“两祠一寺”的扶风山名胜古迹景区。
除了阳明的开化之功外,还有尹道真祠。两祠相对。
尹珍,字道真,东汉毋敛人(今贵州独山、荔波一带东汉时称毋敛,正安县境又有毋敛坝)。尹珍身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贵州,眼看家乡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于是不避艰辛,千里跋涉到当时首都洛阳,拜大学者、“五经无双许叔重”即许慎为师,学习《五经》,后又拜应奉为师,学习图纬,终于成为著名学者,历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尹珍成名后,不忘家乡,回到今贵州正安、绥阳一带讲学授徒,为改变贵州落后蒙昧面貌作出了贡献,以致“凡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被公认为贵州第一位教师。
阳明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祠内林木葱茏,根雕、盆景千姿百态,桂树浓香四溢,碑刻甚多,曲径回廊,清幽宜人。祠内现存有王阳明先生朝服线刻大像。日本东宫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赞扬王阳明先生的七言绝句:“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另外,祠内左右两壁还嵌有王阳明先生的《训士四条》和《论语四条》木刻。
阳明祠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原址在城东白云庵,隆庆五年(1571年) 迁建于城东抚署左, 清雅正时改为贵山书院。清嘉庆十九年 (1814年),贵州巡抚庆保重修扶风寺时,曾在寺南新建阳明祠,未竣中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贵州提学使张輶会同贵山、正本、正习三书院院长等续修竣工,至此,祠址始定。光绪五年(1879年),贵阳唐炯、罗文彬等重修,四川总督丁宝桢等捐资襄助。建成以后,一直是贵州省传播阳明学说和传统文化的重地。

阳明祠内现为阳明陈列展,见到了几幅未见过的字(复印件),散于中国各个博物馆,也有在东京的何陋轩记原件(真识货)。


在阳明祠时,在这棵古木之上,见到了来贵州的第一个日头,此时病也大致痊愈,心情大好。

是为记。
🪴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松江 方塔园-经幢-醉白池 (3人喜欢)
- 廊坊博物馆 (5人喜欢)
- 漫步北海公园 | 陌游记#31 (2人喜欢)
- 石家庄 毗卢寺 (13人喜欢)
- 保定 淮军公所-直隶总督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博物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