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的生平
阅毕。 买本书时,我真诚的以为该书是关于摩西的传记,哪怕阅读导言了解到格列高利的解经法时我都毋庸置疑,仍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愿意一睹摩西的一生。经历多年数次阅读的止步导论后,我决定先看正文,再反过来阅读导言到导论,否则这本书上辈子是肯定肝不完了,然而当我快速浏览完一卷摩西的历史打开二卷时,哦豁,原来,真的是解经啊,真的是尼撒的格列高利对摩西故事的解经法解读剖析啊。解经法相比历史文本解读最大的困难就是对读者理解能力的考验,如果读者没有纯洁的信仰,或是极强的代入能力,是无法理解到作者欲传达理念的,尤其是某些逻辑不通、生拉硬凑、只为传达积极观念的解读。总不能再塞回书堆吃灰吧,我不得不硬着头皮读下去。
老实说,第二卷读完后我没有任何的积极情绪,也许在“仆人的完全”中感受到了摩西作为一位领袖人物的魅力,但这也仅仅停于历史角度,仿佛是旁观者看到路人打架时只感到惊讶,而没有身体欲图参与的真情投入。正巧前段时间读完“创造圣经的城市”,了解到圣经文本的版本历史,以及希腊文化对文本的影响,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虽然少了信仰的快乐,但是多了关键词的尴尬,尤其是格列高利在解读穿越红海和十诫的部分时,那种生拉硬凑的感觉,简直尬得想嘘两下。
那如果这么结束,本次的阅读奇遇算是废了,好在由导言至导论的解析,透过降维的科普帮助我重现领略到本书积攒着的浓厚人文情怀和崇高的拨乱反正情绪,可以说这近四十页的导读部分,如同一场解经的解经,帮助我对第二卷进行了第二次阅读,也是通俗化的阅读。上帝的无穷尽性、灵性的循序渐进、圣经解经法,这三大关键词影响着书中解经部分的所有文本内核,跟寻上帝的无穷尽学习之旅与灵修知识的渐入渐深,好似由本我出发的内外两个激励手段,帮助信徒在坚定美好的同时,提纯、保质、飞升。
“摩西所深切渴望的主的面曾掠过他”这段非常快乐,是真正可以诱发人无穷思考、笃定学习的快乐,虽说解经存在硬凑逻辑的嫌弃,但在格列高利这样的教父笔下,若是愿意等到归纳综合的语段出现,解经像是化为一场灵修的盛宴,思维进步,思想升腾,思索后人便欢喜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