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中华帝国与罗马帝国
论语·人类全史
其实,古代的学者已经看到了大唐的问题。他们指出,自唐以下,中国乱了持续两百年还不止。从安史之乱,历五代十国,直到北宋,还要给唐朝留下的屎擦屁股。国家政治再也没有走上轨道,地方军政势力割据,老百姓怎么生活?这样该死的王朝,不成体统的混乱,绝对不能算好。陈寅恪说过,唐朝没有礼法,故夷狄、禽兽之事,不以为意。所以,大唐本质上是一个红胡子王朝,缺乏教养,上不了台面。这样的朝代,是搞不好的,随时都会出偏。出偏就会出事,这是常识。唐朝没有政治可续性,太宗本人完全没有政治自信,陈寅恪还描写过。而儒家思想的基本性格,就是极度自信,此自信缘于认知透彻。这就可见,唐太宗心里没底。一个心里没底的人,能够领导国家长治久安么?笑话!充其量,他只有能干,但是缺乏政治学养。精明能干做老总合适,为万世开太平,远远不够。所以从武则天就开始乱了,唐朝搞得很乱。那个女人也是精明能干,权力欲,但这是不够的。嘉靖皇帝曾经问身边的大臣,天下为何常常乱而不治?人类全史,无非治乱而已,至少人们关心这个。结果大臣无以答。实际上,嘉靖皇帝之问,本身就是答案,或者提示。它告诉我们,没有人学,是治理不好的。这是解释中、外历史的总的一条。
就拿唐朝来说,《十三经注疏》基本上在太宗朝就编出来了,主体部分有了。但是知行脱节,大唐并不是一个儒家化的王朝,而是隔得很远。一部《贞观政要》,我们今天来看,多么肤浅啊!无以复加。为什么儒家思想那么丰富的内容,却没有派上用场呢?这就触及到了根本问题,即、中国人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高分低能。这是华族致命的问题,它说明,该民族不知己。我们讲民族精神,一个不知己的民族,等于说,它在战略上注定失败,是没有胜算的。而且是随时出偏、出事故、出状况。说到这里,就提醒了我们一点,如果形象化地来打比方,可以说,儒家思想好像一条高速公路,人学大道。或者说,我们把人类全史看做是一条高速路,那么,每个历史民族、历史国家、历史政治、文明单位…它们都好像是,在这条路上跑的实体。所不同的,就是每个历史实体,它们随时都会从岔道下高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惟独中国单位,一直还在高速路上,孤独前行。几起几落,可能有时候下去了,但是又上来了。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在人类史、文明史这条高速路上,一直前行呢?玄机就在、儒家思想。为什么只有中国治、乱循环,就因为,儒家思想老在里面掺和。以前,人们以为,一治一乱是中国历史劣根性。现在看来,这只是中国活下来的原因和根据。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掉下去了,还爬得起来。跌倒了,还站得起来。而其他的历史单位,死了、就活不过来了。这就是说,人类各单位,只有一条命。而中国这只猫,却有九条命。举例来说,惟独能与中华帝国相比的,只有罗马帝国。但是,意大利人自古罗马衰亡后,就再也没有起来过。而且,意大利民族国家,就连整合、独立都难。看过意大利通史的人,都知道这一点。长期就是,几个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别国统治。为什么会如此呢、对比如此强烈?就因为,它没有历史再生力。而这个历史再生机能,只有儒家思想能行。中国所谓的治、乱,都是因为儒家思想,开展不充分所致。这就像早期的电视机,信号不稳定,就一定会乱跳。后来技术成熟了,人们就能四平八稳地看电视了,这是同样的道理。尽管意大利有文艺再生时代,但那只是美术、音乐、文学方面的。对此,意大利人心知肚明,人们知道那个不管用,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