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外孙女摇手机
每天跑完步回家,为了让手机记录的距离凑个吉利数,如整数或“6”、“9”之类的吉利数,总会单手握着手机摇晃。我的记录习惯是,出门即开手机,跑完回来再查看手机的公里数,最后再依然手摇凑出整数或吉利数。这个习惯应该被家里的外孙女无意的发现了,她才三岁多,不知道我拿手机摇晃的用意,但学得却惟妙惟肖,不仅开像而且神似,表情都能捕捉的异常准确。也不知道孩子啥时见到我摇晃手机的,也许就是不经意的瞅见的,但过目不忘而且印象深刻。
还有次孩子上厕所洗手,洗完后小手直接在脸颊上下胡噜了几下,还被妈妈批评了几句。后来我才突然发现,孩子还是在学我。因为我洗脸后就不用毛巾,洗手也这样,而是直接用湿的双手在脸上胡噜几把。洗澡也这样,不能毛巾直接用手胡噜,既能保湿又能运动还有按摩的功效。这个习惯最初可能源于住旅馆,不愿意用旅馆毛巾又没带自己的,本是权宜之计,后来慢慢的居然成了习惯。现在已经不习惯用毛巾了,手成了替代的毛巾甚至浴巾。特别在北方的冬季,本来就很干燥,身上的水分即使不擦拭也能凉干。看到旅馆里各类毛巾浴巾一大堆,感觉没多大必要。我基本都不用,给旅馆节省了不少的清洗费用,也节约了重新布置的人工费了。
还有次外孙女在自己的玩具房里翘着二郎腿看手机,上身略为后仰,双手握手机(其实是个手机样的小模型),两个大拇指轻微上仰。开始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孩子在模仿谁,因为他们两人都不这样,后来我看到后才知道孩子在模仿我。外孙女还模仿过太姥姥刷手机和弯腰走路的样子,在形似神似的同时,再加上自己的夸张,让人忍俊不禁。
女儿与我在一起时自然会经常喊我“爸爸”,还会习惯性的加个“哎”字:“哎,爸爸”。结果之后小外孙女也这样称呼我:“哎,爸爸”,一字不少声情并茂。孩子可能认为这是我的名字呢。妈妈告诉,她只能叫我“姥爷”,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孩子不作声,似懂非懂的样子。
我喜欢跑步,跑步时穿着短裤短袖,跑后还会做做压腿、俯卧撑等拉伸动作。外孙女也喜欢学我跑步,平时出门就要大人抱着,但学跑步居然能持续较长时间。有时看自己穿着长裤,会用手挽起来到膝盖。开始还不理解,后来明白她是要与我穿的短裤看齐,长裤挽到膝盖表面就成了短裤了。真是小孩子的思维,没人告诉她却瞬间就有奇思妙想。孩子还会学我做跑后的拉伸运动,特别是手拉腿上身后仰,小身段变成了后弯弓的样子,还是我无法做到的。人老了身体发硬。看我抱腿做单腿金鸡独立时,孩子做不了,就自言自语“等我长大了做”。但俯卧撑还是可以比划几下,尽管做不到位,但也能够像模像样。
有次妈妈发了个外孙女在幼儿园的照片,外孙女正帮一个白人小男孩挽衣袖呢。应该是在洗手,外孙女正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小男孩挽袖子,小男孩也是乖乖的样子。可能白人小孩不习惯这个动作。外孙女每次大小便都要洗手,会自己踩着小凳子伸手拧水龙头洗手。先挽袖子,再按抹洗手液再冲水,动作一气呵成。肯定最早就是妈妈爸爸教的,然后自己操作,最后还能在幼儿园教其他小朋友。
当然也从幼儿园学到些不好的骂人的话。去幼儿园后,小家伙回家也习惯说几句英语,有的自己明白啥意思,有些可能根本不知道,比如把洋人小朋友骂人的话也能够顺口说出来。而这些英语骂人的话,肯定是幼儿园洋人小朋友从家里父母那学到的。肯定不是父母教的,也不需要教,只要被旁边的孩子听到就学会了。父母喜欢骂人,孩子也无法洁身自好。子不教父之过,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都是小孩子模仿的对象,其中家庭是影响最大的第一责任人。
家人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尤其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模仿就是孩子学习的主要过程,好的习惯模仿不好的言行也会照搬,因为孩子可分不清好坏。要想让孩子保持良好的习惯,孩子身边的家人们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胖小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0518 今天是我的阳历生日
- 0413 周末的大风 (1人喜欢)
- 0416 都是他人的错
- 0408 子女同样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 0404 今天清明节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