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话的需要

不想说话,也没有说话的需要。入秋后,上下波动的声调会引起本就干燥的城市火灾,变得混乱不堪,太过炙热,并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让人缺氧,窒息。
这一切都早已显而易见,脆弱的空气早已过载,愈发难以负荷那些即将从口中迸发出的词语,即使是小心翼翼地多讲一个词语。这些词语挤占了太多空间,压迫着,敲击着氧气往下坠,坠入脚底,掉入泥土,落入深渊里。我不想再次被困在浓烟滚滚的火灾里。
或许这是人们偏头痛愈发严重的一个原因。潮湿燥热的空气中惴惴不安的词语真的太多了。脑袋不是胃,它不会把所有东西都消化掉,它会留下些东西,甚至是滞留着,直至通道关闭。
我的脑袋变得很热,几乎接近到达熔点。「不得不说」与「不吐不快」的词语重复上演,逐渐变得单调——就像一群夏日正午趴在树上的蝉,挤压着空气,强迫热气钻入耳道,加热大脑,直至沸腾几近融化。即使置换词语的排序组合成不同意义,变成不同语调的句子,也无法改变大脑过载这一事实。
那些从早到晚的人事物,讲过的那些单调词语,最终产生的复杂情绪,皆无变化。过度在意,反而变得有害,引起混乱。
该说的话早就一劳永逸地讲完了。
而现在是这样的:
我的词语变成了一种奇怪的音符。它是圆润的、多孔透气又柔软细腻的,不像方正严谨毫不透气词语似的形状,它温柔地藏在秋天的树林与山坡中,风洋洋洒洒地指挥着一切,湖水波动的水纹负责低音部分,洒落下来的树叶负责中音部分,渐渐把落在深渊里的氧气揪了出来。词语被迫,但理所应当地,不情愿地回到阴暗的腹部。
我也想把词语变成一种爱。这种爱从阳光中获取,流入大地植物的体内,再变成一种沉默的爱意——就像它们制造的氧气、绽放的绿色,散发出来的气味。
这种爱无须过度修饰词语,无须谄媚送秋波,无须百首弄姿,无须任何调情。只要把门打开,挪开障碍物、堤防与某些阀门,让那些词语静静流出就够了。
湛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小红书运营——先从社交媒体平台的底层逻辑思考
- 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 (2人喜欢)
- 数据不会告诉我们的|消费者未必知道TA要什么 (1人喜欢)
- 70 (1人喜欢)
- 2024,只是家在何方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