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上学记
1、暑假努力了两个月,开学一看,一年级上的数学基本学完,语文的内容虽然增加了很多儿歌和经典小散文,但是识字拼音基本不成问题,只有英语一穷二白、从头开始。开始从语感开始培养,从DIDI's day 开始熟悉读音和日常用语,每天早晚看三集,每周基本再循环复习一次。后期准备从raz和牛津开始自我成长。
2、跟着王德峰教授看了一下囡囡的八字,才明白本命是庚金配魁罡,伤官+食神,正印配正官,大运也不错,忽然看她就顺眼了很多,也明白对她强硬是没有用的,开始改变策略,采取怀柔政策。
3、尽管提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设和认知准备工作,面对每天的课堂复习视频任务,有时候还是有点急于求成。昨晚才说了“天地人”三个字忘了组词,就气得不肯配合录制视频了,真是伤官的妈对着伤官的女儿、针尖对麦芒的直爽和硬刚。
早上反省了一下,有没有必要需要跟着老师像是复制一样的熟读和复习,不能有一点点的偏差,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识字读书、学会用一种语言符号去思考和表达,而非复制粘贴一个机器人娃娃。
4、校队的四个组都没能参加,有一点点的失落,按照她自己的意愿报了篮球和戏剧表演。
5、这段时间对于教育的思考,被王德峰教授总结成了几句精辟的句子:
a、教育的原则之一:以性灵引领理性
b、我们要教给孩子的首要两点:人生的信仰、心灵的力量。
c、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是否出了问题,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情感问题应该排在身体健康和学习是否优秀之上;
d、当下的时代和社会有很多病症,我们都被裹挟其中,需要保持必要的清醒和警惕,需要重新学习做父母,排除种种病症对我们的干扰,回归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本来价值,途径就是在“致良知”的实践中进行。
7、20240911 囡囡今天回来说在学校门口掉了第一颗乳牙,我一看,终于成了一个“缺了门牙、说话漏风、门面有点不雅”的小孩。
8、20240925 孩子的嘴巴太利索了,有时候一个建议会有十个反对的理由,头大。之前学习琪琪奶奶的经验,买了一把戒尺放在书桌边进行威慑,没想到今天就派上了用场。事情大概是:晚上习惯性的洗完澡让复习一下白天的功课,结果说拼音全不会,不想读。我一看,是六个元音字母的四声调打乱练习,再看看囡囡一副义正言辞的样子,马上从书架上拿下戒尺,在桌上噼噼啪啪地敲了起来,于是,也没敲几下,眼泪鼻涕地直流了起来,最后也没心软,在一声声啜泣中慢慢读完了练习。
她可能不知道,戒尺其实主要是妈妈用来惊醒自己的,上面写的是“莫生气”箴言,全文是: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
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9、准备了一个食谱,列了肉包子、糖包子、汤圆、意大利面、咖喱饭、三明治,排骨焖饭、葱油面、八宝粥、牛肉汤粉;目前看来基本能应付早晚餐。每天睡觉前,由囡囡自由点餐,第二日执行。感谢学校管了午餐,要不真是太为难老母亲了。
10、20241002 戒尺的效果非常不理想,不仅搞的气氛紧张,而且学习效果一点也不理想。于是,使用了两次后就放弃了,放在柜子里藏起来不让孩子看到。还是只能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推着往前走。多多鼓励、放松心态,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对了,孩子的状况也好很多。
主要还是自己要修炼自己的心态,万事都轻拿轻放,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11、前几天囡囡回家,很得意地说数学太小儿科了,都是幼儿园的题目;老母亲一激动,又想起“博士晴妈”的抖音课堂,准备再接再厉接着数学启蒙。因为隔了两年再来听父母课堂,所以还是从第一节课回顾了一下,发现有些漏掉或是改变的课程内容。练习了“一眼识数”、“20以内快速加减法”,发现基础很牢固;而“认识时间和钟表”的内容拉下了,于是,买了两本推荐的绘本进行学习。
重看“父母课堂”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数学学习就是在游戏中体会数学、几何、运算和逻辑的快乐,不仅想到,其实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游戏的态度来快乐地处理,而不是苦大愁沉地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
12、囡囡的小同桌是一个快乐的小胖子,不仅思维活跃、常常搞笑,而且为人有当担、懂得维持班级秩序、懂得谦让女生,囡囡每天回家都会很开心。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13、20241017 自从自己从心态和精神上放松后,跟囡囡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她在学校适应得非常好,不仅每天跟同桌是死党,还跟前后桌都成了好朋友,在兴趣课上,还发展了自己的“闺蜜”。在学习上,也印证了我之前对她的判断,接受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非常强,而且在学习上有洁癖,无论是练字、写作业、跟读拼音或者英语,你不去管她、也不故意暴露自身的期待和焦虑,她反而自发地对自己严格要求。
好像真是印证了前几日的反思,生命会自我成长,你需要做的只是期待、发现、托举,而不是控制。
另外,大概也跟她的八字相符,性格上的善恶分明、急公好义,让她很快地当上了“课间安全管理员”的工作,还把同桌和后面的男生发展成了自己的助理,每天都回来说自己“操心得不行”,真够“心累的”。我有点好笑地看着她,劝她跟老师辞职,她却一本正经地说,这怎么行,老师说了,班上人多,课间不能打闹,而且经过他们仨的努力,最近两周,都得到了流动红旗和“三个优”。
她单纯地相信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认认真真地执行着,每天都过得似乎充实又自我满意。这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
14、20241130 似乎总在两端摇摆,一端希望给囡囡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端又每每迫于现实的压力,催着她学会自我预习、学习、复习、练习各种技能(要练字、练计算、练拼读、练英语对话),也因此,有时候对她无比宽容,有时候却是急吼吼地不停提醒她要干这、干那。
前几天带着老二在游乐场玩,看到一对母女在旁边互动得无比和谐和开心,忽然发觉,好久没有和囡囡这样的相处了。从她三岁开始,在先后逼着她学游泳、学轮滑、学花滑、学舞蹈、学画画、学书法、学编程、学逻辑思维后,我跟她之间的关系似乎就一直处于对抗当中,也在她一次次对抗和放弃中,我的期盼一次次地落空,也因此,对待她的方式,也逐渐暴躁和烦躁。
也是这半年,看各种修行的视频,我才让情绪慢慢降下来,学会无论她怎样,都尽量和颜悦色地对待她;也慢慢去学会,让自己的心和大脑安静下来,学会有时候可以无条件地爱她、相信她、依旧对她的未来充满期待。
加油、加油,还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囡囡逐渐进入自我学习和管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