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跨考北师大map心理学咨询方向:“不完美”考研者的经验教训
24级上岸学姐 | 作者
psy小师姐、小陶学姐 | 编辑
注:本文独家授权发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和很多备考三五个月一战上岸的优秀同学们相比,我考了三次才考上北师大,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作为一个“不完美”考研者三年考研、两年“失败”总结出的经验教训。
1.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要早点开始准备作文
我之前备考的时候,看过一些经验贴说作文不用怎么准备,最后一个月背模板就可以了。但我后来发现,考前一个月要背政治《肖四》、要反复背专业课,背诵压力非常大。而有些机构宣传的作文模板,拿到手才知道并不是一个通用模板,而是分成不同类型的好几个模板,最后一个月要全部背下来其实很难。而且模板背下来后,拿到作文题目根本不会写,还是要自己写、反复练习才行。所以英语基础一般的同学最好早点开始准备作文(比如从6月就开始,或者从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这样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压力会小一些。我这次考研是从6月开始听了石雷鹏老师的作文课,一周听一节,然后用他的七步法进行练习。
2.不是特别擅长背书的同学,不要等收到《肖四》才开始背政治大题
肖秀荣老师一直是考研政治界的传说,很多备考时间紧张的同学会选择政治大题只背《肖四》。但我遇到的问题是,我根本背不完《肖四》。备考三年,每年拿到《肖四》开始背的时候,就是我心态开始爆炸的时候。四套卷子看起来很少,但每套五个大题,每个大题有2-3个小问,对我来说很多。而且政治知识有点不进我的脑子,我有时候背一个小问都要四十五分钟,背了还会忘记。所以我的建议是,不是特别擅长背书的同学可以十一月就开始背政治,在收到肖四前就跟着腿姐的技巧班或者冲刺班,把马原和思修这两门押题性质比较弱的科目给背了。这样收到肖四后就只用背剩下的三题了,压力会小很多。
3.专业课需要反复背诵
专业课背完发现自己忘记了,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大家不用太紧张、太害怕(我之前有点过于害怕了)。发现自己背的专业课忘记了,甚至忘光了并不意味着自己之前白学了。根据艾宾浩斯的节省法,我发现自己重背第二遍需要的时间比被第一遍少很多,背的遍数越多,重新背一遍需要的时间越短!所以只要前期背的次数足够多,即使在考试前一周发现自己全忘记了问题也不大,最后一周的时间完全可以完整地重背一遍。(我最后一周把所有的知识又全部背了一遍,这一次因为距离考试很近,背了还没来得及忘记就考试了)。所以大家可以合理地规划一下自己的复习计划,尽量多背几遍,第一遍最困难,后面会越来越轻松的!
4.少一些侥幸心理,不要把宝全押在押题上(指专业课)
考了三次之后,我发现北师大老师出题有点不按套路出牌。比如23年考了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中的同一性,24年又考了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还是考在案例分析中,分值特别大。所以不要觉得有些知识去年考过大题了,今年就不用背了。最好按照师兄的计划,从三级框架开始背,再背小框架,慢慢一步一步把知识搭建完整。我觉得押题卷的主要作用,一个是考前发现自己准备得很不充分时来赌一把,一个是作为重点提要考前再巩固一下。对于跟着BNU小组学习的同学,我觉得至少,师兄寄的那本《背诵宝典》是要完整背下来的。
5.不要追求一字不落地死记硬背
这也是我自己踩过的坑,还踩了两次。第一次是我想把师兄寄的讲义完整地背下来,结果那几天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都完不成计划,背了的知识还全忘光了,最后心态大崩。找师兄语音之后才调整计划,从完整背诵四、五级框架调整为尽可能地熟悉四、五级框架。第二次是背《背诵宝典》的时候,我追求一字不落地背下所有重点题目,结果也是很机械的记忆,效率也低、效果也不好。也是心态大崩后才调整为记忆关键词,剩下的用自己的话说,也就是加工更深一些,多一些自己的理解。(可能因为我一直是理科生,对背书实在缺少经验,才踩这么多雷)。
6.395分的分数线也没那么可怕
其实我觉得今年分数线最高,并不意味着今年是最难的一年,也不意味着考北师大的研会越来越难。
作为参加了23年和24年两年考研的考生,我觉得分数线与试卷的难易程度和改卷老师的仁慈程度有很大关系。比如23年的政治,我觉得很难,好像全是在反押题,我拿到考卷时觉得它们好陌生o(╥﹏╥)o,而今年的政治,我看到就觉得比较熟悉了,很多是在模拟卷中见过的。再比如23年咨询方向最后的案例分析题,要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析一个案例,精神分析有好多理论,我拿到题目就觉得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而今年的案例分析就比较直给,点明了用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来进行分析。而且23年我的专业课比自己估分少了二十来分(那年好像很多人估分都偏高了),今年专业课比自己估分多了二十来分,所以我总觉得今年老师改卷的时候比较仁慈。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告诉大家,395分看起来很卷很可怕,但其中可能有试题简单一点、判卷松一点的原因在,大家不用太害怕。
最后我想跟这次没有考上,还没从阴霾中走出来的同学们说——能够在失败之后调整好状态、选择继续坚持的我们非常坚定也非常坚韧,我认为坚定和坚韧是非常美好的词语,不管考试的结果如何,坚定和坚韧的我们一定能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一起加油吧!
-END-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北师大MAP考研资料库,请勿转载,转载必究。
精彩文章推荐
- 人到40+,在CARE项目和MAP考研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 毕业20年后,我再次考取了研究生
- 备考北师大MAP,中年文艺女性的找虐之路
- 三跨考生,年龄40+,工作20年上岸北师大
- 【考研经验】不惑之年,上岸北师大MAP,上岸没有捷径,全力以赴而已
你们的每一个赞,都是我更新滴动力~
“点赞”+“在看”,全部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