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加一些限制性
桂林的夏天在漫漫离去,从山间的树木到校园的温度,从明艳的翠绿到辉煌的金叶,秋天是伴随着体感、声感到来了。
一周的时间里,阅读完了五本感兴趣的书籍,大部分是读库出品的书。读库的书,让人有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在非虚构的现实写作中,更能感受到文字的亲和力,即使是大白话,也能让人感受到知识在眼眸间流淌的快乐,再滋润到脑海里的清甜。每看完一本书,在手帐上记录书名、在日记上思考内容,都是一种来自心流的愉悦。
南汉山城,是在《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这本书中了解到的,讲述了朝鲜仁祖对皇太极俯首称臣的故事。首次听到现代的满语,感觉十分新奇。可怜朝鲜小国,终其国运都要依附其他国家,但是作为小国依附大国也何尝不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为了生存,他们的信仰和气节可以丢掉。
在健康方面,没有放松太多,一星期完成了4次30分钟的有氧活动,保证了一定的运动量,但是相比之前减脂时期的努力,相差还是很多。最重要的是力量训练完全被放弃掉了,但这又无可奈何。最近的重心是科研和看书,相比科研,更多的还是看书——阅读。对比数个月前的我,阅读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更科学的认知。相比很多同学动不动就“鄙视”“恶心”“疑惑”“不能接受”的事情,我已经能理解很多内在的原因和原理了。

不像高中时期的我,对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无畏的反抗精神——“杠精”精神,以自己的无知和猜测作为骄傲,更作为谈资。现在的我,对于任何问题首先会思考:这个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不随大流奔走,是我现在最快乐的自由,能在图书馆中阅读,是我最大的幸福。长大之后才懂时间的宝贵,因为长大之后才知道自己想要的路在哪,想走的路原来有那么多条,用有限的时间走好每一条可走的路,体验不同的事物,再把他们融合成只属于自己的大道,是多么珍贵而困难的事情呀。
所以,为了给自己的当下和未来描绘更加清晰的“大道”,要给自己加一些限制。路是走不完的,路是要选择的。把一时间要做的时间和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分清楚,把能力和娱乐的资格分清楚,把可舍弃的东西和不可放弃的东西分清楚,这片“大道”也就没有太多中途的岔路口了。
先把大道给铺好,再在大道上不断拓宽(增加爱好/习惯),才能稳步前行,不能既走机动车道又想走非机动车道。每条路都有自己的节奏,在一条节奏上踏稳,再加上不同的和弦,才是“康庄大道”。
下星期,要分清自己的习惯/爱好/能力的主要所在,不盲目走直线、走歧路,稳步向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