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时刻
中秋节前临时决定去北京,主要是因为“不想回家、无别处可去、有老姐妹可以提供住宿和碎谈”。
然后产生了一些让我觉得可以归属到年度时刻甚至是我的人生时刻的时刻。
大前提是我上一次去北京应该是在17年春天左右,七八年的时间,北京多了一些拔地而起的新地标,多了一些提前抢票预约的规则,但总体来说,还是我熟悉的氛围。
何况我的老姐妹、好朋友都还坚守在这里。
因为老姐妹提供住宿,所以一刻也不想浪费的我选择了前一夜直达北京的高铁。下车抵达时已是深夜,老姐妹漏夜到地铁口接我。

我这个人,就是眼神好使。隔着深深的地铁扶梯,一眼看到了发腮的小白胖子(不是)。
在中间没见面的七八年里,我跟这位老姐妹也不常聊天。
但是我还是毫无负担地带着家属来白嫖了。推开门窗明几净,他说给我俩睡敞亮的主卧,我也毫无负担地睡了。
美中不足就是枕头不太舒服(不是)。
家属是头次来京,纯游客。所以这三天陪他大大小小去了一些景点。
每每深夜回家,睡前跟老姐妹七扯八扯聊一些有的没的,是我这三天最舒服也是最放松的时刻。
是的,回家。
D2路上,打车路过了北航北门。
正在跟家属说起十年前第一次来京时,正是住在北航的时候,顺风车的音乐切到了《平凡之路》。
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我们也是临时起意决定去看刚上映不久的《后会无期》。正是在北航北门附近,冰冰在我耳边轻轻剧透了一句 “sun of beach” 。
后来朴树成为冰冰最爱的歌手(可能没有“之一”)。
所以在此地此刻听到这首歌,让我非常想哭。

晚上跟冰冰吃饭时说起这个时刻的时候,人声鼎沸的火锅店BGM忽然切成了《 The End of the World 》。
这是一个多么绝妙的互文。
冰冰由此说起了方励的作品《里斯本丸沉没》 。
席间还聊了一些别的。
一晃我们相识十年,十年前冰冰是个妥帖、温暖的理工男;十年后,他跳出了一些窠臼,在做一些让自己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
为他开心。
至于我自己,十年前后,一些感受在我身上形成了闭环;同时十年前我所坚定选择的友谊,依然温柔、绵长。(这俩人的微信头像也用了十年多了。)
虽不似少年游,也没必要似少年游。
-
文森特白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0 17: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