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常秀的器材论
万一哪天电影业消失了,那么洪尚秀的电影可能是受到影响最小的那个。
作为韩国乃至世界上最具作者性质的导演,洪常秀以其独到的风格和敏锐的思维创作了大量的长片,而他的创作速度也常常为人称道——一般在一个月甚至一周内完成拍摄,可他的电影却能凭借这般小巧的体量与那些耗时多年完成的大师之作在欧洲电影节同场竞技,这种惊人的效率产生了一股魔力,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影迷前来模仿这种创作方式尝试独立制片,使用极简的器材(手机、微单、单反)来拍摄自己的电影.......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的“XX洪常秀”,这几乎成为了某种潮流,也招来了许多的质疑,批评这种以独立为名粗制滥造的影片。
恰恰相反,我的意见是举双手赞成,器材对于电影创作而言从来不是门槛。
洪常秀的拍摄器材就经历了由奢入俭的过程。
在00年代的创作中,洪常秀剧组的规模还比较大,使用了专业数字摄影机(型号不可查),值得一提的是,00年代的数字摄影机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期的其他韩国导演也基本都使用胶片拍摄,这也为他后来从不避讳“数码感”的影像风格奠定基础。当然,他这一阶段的电影还明显经过了风格化调色,让画面保持特定的色彩基调。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洪还不能说是“脱离了电影业”。


进入10年代之后,洪常秀在名声正盛之时渐渐走向更精巧的叙事结构,制作成本下降,这一时期(大概在《自由之丘》前后)的洪片主要使用索尼 PMW-F3作为主要机位,这是索尼 CineAlta 系列进入4K时代之前的最后一台S35摄影机,其定位面向中端广告市场,可以通过SDI接口输出1080p RGB 4:4:4基带信号,对于独立电影来说,这样的技术规格刚刚好处于成本和画质的平衡位置,这一时期的洪片在继承00年代的情感叙事的同时又向后来的生命思考过渡。

通过观察室外画面是否过曝的方式,我个人推断洪常秀的第三次器材转变发生在《逃走的女人》之后,也就是《引见》。


也许受到疫情的影响,洪常秀发现自己的确可以逃脱出停滞的电影业来将他笔尖下的故事变成影像,于是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创作,他自己当摄影师、自己挑录音杆、自己剪辑,甚至自己做音乐,一人包揽了完整的制作流程。

在此之后,洪常秀所使用的设备为佳能XA40,虽然佳能官方给它的定位是专业数码摄影机(注意这个系列区别于CINEMA EOS摄影机),但它实际上普遍被用来录制会议或其他长时间记录。

XA40的传感器为1/2.3英寸CMOS,小于当前大部分手机主摄传感器,配有不可更换的大范围变焦镜头(29.3~601mm ),机内最高支持4:2:0 8bit的帧间压缩4K UHD视频录制(甚至无法录制满足数字电影标准的DCI 4K分辨率),甚至无法录制配置log曲线的图像。

从以上参数大致可以知道为何这些最近的洪片的画面为何看起来颇为“廉价”,他选用的器材为后期调色留下的空间少之又少,这也解释了为何会出现那么多过曝的画面。
在拍摄了大半辈子的电影之后,洪常秀就像《我们的一天》里的奇周峯一样,回归极简的制作规格,以最快的速度呈现一个故事,佳能XA40就是他的无酒精饮料。
没有了酒精,那又怎么样呢?《在水中》就是一个绝妙的回应,完全失焦的,刻意回避了清晰线条的画面让观众回归到纯粹的光线印象和文本当中,谁又在意你那精心调配的”电影感“?这是洪常秀无声的雄辩。

10.18 更正:文章里写洪常秀现在使用的设备是佳能XA40的说法是错误的! 由于洪常秀在工作中会使用atomos监视器来监看,而atomos的官网资料显示,atomos全系列监视器都不支持佳能XA35以后的XA产品,所以结合洛迦诺映后他所提到的购买设备时间(十年前)可以基本确定他所使用的设备是佳能XA30或是其改款XA35,也就是说,近年来的洪片母版都只有1080p分辨率,但我不觉得这我们观众来说是一件坏事,总应该有人来打破唯参数论的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