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时刻么么哒
8月的时候过了一段十分魔幻的日子,晕晕乎乎了一阵子后,一切再次进入悬而未决的状态。
五台山也是魔幻日子的组成部分。
临时起意开车去了五台山。
山里果然是清凉妙境,每天从这个顶爬到那个顶,这座庙走到那座庙,累,然而人变得黑又壮(大概是吃面食吃的)。
见到了许多美丽的和不美丽的佛祖菩萨,许下了许多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心愿。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黛螺顶的观音壁画、地藏王壁画,十殿阎罗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十八层地狱的火焰好像要烧出墙来。
金界寺的风吹铁铎,铃声空灵缥缈,让人灵魂出窍。
广化寺香火鼎盛,有人在菩萨脚下喃喃自语,泪流满面;有人在佛祖前猛拍少年的胸和背,仿佛某种驱邪仪式——四五个大人团团围着那少年,与此同时还高举手机直播,请某位“高人”指点,那“高人”隔空发话:对,顺着这条筋一路拍下去,要用力,不要舍不得花力气!砰砰啪啪拍得一旁的我心直跳,少年低头配合着,等到这一通拍打刚结束,就拧头跑出了大殿,家里大人急得追的追,拜的拜,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大显通寺有美极的三世佛和明朝的十八罗汉雕塑,因为年深日久,没有那样金碧辉煌,但更有一种温润悲悯之态;此地还有一座纯白无暇的无梁殿(完全颠覆我印象中的汉地佛教建筑风格),一座金光闪闪的铜殿(登上台阶就能近距离接触这美丽的殿阁,名字叫“铜殿”,过于朴素实诚了,事实上,它在日光下金光四射,与雪白的无梁殿交相辉映,在我看来,比日本的金阁寺还要更美一点儿)。


佛光寺是此行所见最美的寺庙,围着那座唐代修建的东大殿来来回回转了几圈,震撼于它的恢弘壮美,遗憾于只有此地还完好地保留了唐建(不由得又想起洛阳、长安,如果东西二都能保留至今,不知会有多少奇迹可待观瞻)。去到东大殿的石级极其陡峭,几乎是手脚并用才爬上去,算得上是五体投地方得拜谒古佛。据说此地是劈山建寺,所以大殿建筑在坚硬的山石而非泥土之上,没有沉降,千年不变。顶有意思的是,东大殿的门扉、墙壁上留下了不少题记,也就是古人的“到此一游”,从唐、五代至金、明、清皆有,于是想起《水浒传》中宋江题诗浔阳楼,又想起唐代那些驿站里的题壁诗。对于天涯羁旅的孤客来说,在墙上读诗,也是一种闲趣,而偶尔看见熟人甚至好友的诗歌,那是多大的惊喜;如果这首诗恰好是写给自己的,那简直就要击缶而歌了!

此行所看到的最美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在洪福寺。洪福寺不在五台山上,在一个犄角旮旯的窑洞一般的小村落里。也不用买票,也无人看守,也几乎没有什么香火,但还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沿着石阶往那窑洞里爬,世界只有蓝天、黄土两种颜色,恍惚中好像走进了《大话西游》里至尊宝站过的城墙。外面烈日当空,日光如瀑;寺内沉寂如水,菩萨笑意清凉。我呆望许久,来回看,左边看了文殊,又想着再去右边看看普贤,看了普贤,又觉得文殊的笑脸记不分明了,再折转回来又望着文殊发呆……尤其可爱的是,二位菩萨的座骑,狮子和白象,不是骑在身下,而是团团缩成小狗般,趴在案底,乖乖巧巧。队友已经在外面和看庙的大叔扯淡半天,等得不耐烦了,三番四次喊我,这才依依不舍地蹩出来,出来第一句话就是:“那殿里两尊菩萨文殊普贤你看到了没?可真是两个……”我咽一口口水,一并咽下了“大美人儿啊”几个字。毕竟刚出佛寺,说这种话未免太轻佻,于是转而用了正儿八经的词汇“美极了的雕塑作品”。队友无语地看着我,一脸“说什么正确的废话呢”的表情。



转悠了二十几所庙子,每间庙里又供着十几位佛祖菩萨,一个个鞠了躬,特别美丽的也拜一拜,腰酸腿软。我主打一个入乡随俗,到哪座山头唱哪里的山歌——进庙烧香拜佛,到了基督堂就唱哈利路亚,如果入到清真寺,我也默念安拉是唯一的真主。一开始许愿还偏小乘佛教,所求者无非:家人健康平安,小孩们聪明上进,自己能够一直一直写出故事,创作之神长久眷顾。
菩萨拜得多了,人也累得晕晕乎乎,一顿看了那么多雕像、建筑,大脑过载,许愿就直奔大乘佛教,个人已无所求,问声佛祖/菩萨好,再祝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又忽然不合时宜地冒出怪念头,我许这种愿会不会让佛菩萨心理压力太大?遂幻视幻听高台上的佛菩萨对着我摇头叹气:你许的愿这么大,要不换你上来当佛祖,看做不做得到?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我心里嘀咕:一蹴而就当然做不到,但是如果人人怀着这样的虔诚许愿,多少愿力能有点用。





抒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致我们脆弱的日常与恒久的无常 (23人喜欢)
- 《北京城里的徐大爷和北京城里的王二蛋他们两人各自的梦》 (3人喜欢)
- 四故事 (13人喜欢)
- 通灵宝玉 (186人喜欢)
- Gone with The Wind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