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犯同样的错误
前两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似乎想通了一些问题。 前两天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聚餐之后,出来上车的时候下意识的自己打开车门就上车了。后面就意识到自己又犯错了——自己应该先给家里长辈开车门、让长辈上车的,然而 自己却先上车了,实属不该。 就这个问题而言说大不大 说小不小,在自己的认知里其实是有尊敬长辈这根弦的,可是 就是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完成 或者说是偏离了自己的认知。对于我来说 在日常生活中 总有一些小遗憾、小失误规避不了,总是有同样的错误或者是类似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往往是事后才会意识到这一点,结果就是悔之晚矣。也总是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却始终找不到答案。 就前两天聚餐这个事情让我想明白了,这些一而再再而三犯的错误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都是在瞬间发生的,那一刻 自己的想法和动作都是下意识的本能反应,就是人们常说的 做事不经过大脑,可是 就那一瞬间的事儿 哪里有时间和空间去经过大脑呢?我得出最后的结论就是——需要刻意 多次练习。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我们的大脑可以分为有意识和下意识(也叫潜意识、无意识、肌肉记忆、本能反应、习惯) 两部分 ,在《思考 快与慢》这本书里叫慢思考与快思考两部分,而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又叫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三部分。简单的说:有意识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和空间的思考之后而做出的决策和行为; 而下意识就是在一瞬间做出的本能反应。比如前方有一个篮球向你飞过来 马上就要砸到你了,你就会下意识地躲开,那是你在遇到危险的那一瞬间身体做出的最诚实的本能反应。 然而 那些在人们眼中为人处世很得体的人,人家是在相应场景下通过多次的刻意练习,在练习中不断改善、规范其行为 使其成为自己的下意识动作。才有了在人们眼中为人处世很得体的这个人,也就是传说中的老司机。对于那些经常犯的错误 就是缺少这样相应场景的多次刻意练习而无法成为自己的下意识动作。因此 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犯相同或类似的错误。所以 通过相应场景的多次刻意练习不但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还可以在多次刻意练习中修正偏差,使其接近最完美的状态。这就是不断试错的价值所在。这应该也是理论者与实践者的根本差距所在。